从复杂的模型,到简洁的思维
大家都知道,“模型”是个好东西。
重要的报告会上,稍有经验的员工总是免不了在PPT里亮出一些专业模型,老板喜欢听,参会的同事们也更容易被说服。
知识付费时代,我们到底在为了什么付费?其实也是模型:XXX必备十大技能;成为一个XXX的人,仅需三步;10天get XXX的体系化增长方法。凡此种种,你必定也见过很多。
但模型到底是什么?它又是如何被构建的?
如果不思考背后的原因,我们顶多是一个不断去寻找模型然后去套用的工具人而已。
这篇文章,试图去探究模型背后的模型,规律背后的规律,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考的角度。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就是在头脑中建模的一个过程。
人脑根本无法存储大量的无序信息,因此需要不停的在庞大的知识库里寻找规律,总结经验,形成模型并不断优化,模型帮助我们更清晰的认识世界,解决问题。
模型,是对事物规律的可视化描述。
但模型只是一个结果,关键是我们怎么得到规律的?
为了搞懂这个问题,让我们返回上一句:模型,是对事物规律的可视化描述。
事物又是什么?这里必须要引出一个跨哲科的概念:类。
凡是世间存在的事物必定属于某个“类”。
比如家里的桌子椅子是家具,路边的小草、花朵是植物,以及人类,还有由人类重点组成的家庭、企业。再到城市、国家,地球,宇宙。从父类到子类,从宏观到微观,无限级套娃。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看,我们认识一个事物,首先是将其归类,就像把信息存储到大脑中的一格格已经存在的抽屉里面一样。
比如我们碰到一棵香樟树,首先在大脑里的反应是它是一棵树,然后是树的名字。也就是“香樟树”被储存到了大脑中“树”这格抽屉里面。
我们常说的品牌定位,其实就是在消费者心智中一个已有的 “类”上占据位置,这个“类”可以是品类(如:网校就上学而思),也可以是一个独特的场景(如:累了困了喝红牛),或者功能特性(如:神舟专车,就是安全)。
“类”是从哪里来的?它是从语言中来的。
人类自从有了语言,就开始对事物进行分类命名,将自己和万物建立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对事物有了一定的支配力。
所以当你在路上遇见一只从没见过的狗时,大脑会告诉自己,不必惊慌,这只是一只狗,和家里的那只狗差不多。
而当我们无法将事物归类时,大脑对它的感受是模糊的,这时你要么选择性忽略,比如一件晦涩的艺术作品,要么会产生困惑和混乱,比如上学时候不得不做的数学难题,初入职场时不得不面对的棘手方案。
由此可以总结一下:
万物都是用“类”来表达的,认识事物的过程就是分类的过程,而对“类”的混淆,是大脑产生混乱的根源。
01“类”是个什么样的东西?
既然万物都属于“类”,那么如果我们能够抽象出“类”的特征样貌,是不是能够指导我们去认识“万事万物”的特征呢?
沿着这个思路,我找到了计算机编程中对“类”的总结。
百度百科上对“类”的第一解释是一种编程术语,即一种用户定义的引用数据类型。用户是如何进行“定义”的?它正是人类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语言对一类具有共同特征事物的抽象。
比如小红和小明,他们的共性是人,那么他们可以被归到“人”这个类中。
衬衫和裤子,他们的共性是衣服,那么他们可以被归到“衣服”这个类中。
在编程的世界里,“实现一个类“的意思,就是把这个类(事物or行为)用代码写出来,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类”深刻理解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来看,编程中的“类”的特性,和我们现实世界中“类”的特性是相通的。编程中另外一个概念“领域模型”,即“对领域内的概念类或现实世界中对象的可视化表示”,恰恰也和我们说的模型思想相吻合。
当然本文仅仅借用编程中的概念来做分析,请程序员大大们不要嫌弃它太土太简单。
编程中“类”的特性:
编程中“类”的使用,是为了避免重复创造函数(方法),提高代码的复用性和扩展性,从而让系统建设更有序、更简单、更安全。
编程中对“类”的特性有几个总结。一是封装性,二是继承性,三是多态性。
分别怎么去理解呢?
1. 封装性: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封装性的表现是将数据和操作封装为一个模块化的有机整体,给外部人员提供一个接口,从而能够增加安全性和简化编程。
在创建一个类时,需要考虑其内部实现细节;当封装后使用类时,不需要关心其实现细节,主要使用它的接口即可。
应用在现实场景中,比如公司将部分无法内部消化的项目进行外包,就相当于使用一个可封装的类,当找到了合适的外包,我们就不用过于关心对方是怎么实现的,只要关心他们能不能帮我达成某个目标即可。
再如职场中的常用黑话SOP(标准操作程序),就是体现“封装性”的典型案例。将某类工作的操作流程量化并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让原本比较困难、风险较高的工作变得有方法可循,并且即便员工离职了,新来的人也可以通过对接SOP接口快速跟上执行,他只要在原有的SOP基础上进行调整优化,而不必发明新的轮子。
但假若这个SOP设计的极其复杂,缺乏可操作性,那么就说明SOP没有抓住该类工作的关键,没有经过深入的思考抽象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才是实际工作中最难的问题,弄得不好就是代码越写越复杂,整个系统越来越庞杂混乱,徒增人力成本。
2. 继承性:类具有层级结构
继承性揭示了“类”的内部结构。
继承发生在两个类之间:子类和父类。子类具有父类的各种属性和方法,构建子类的时候可以调取父类,而不需要再次编写相同的代码。
其核心思想是抽象提取共性。
当我们已经认识了“动物”这个父类,那么在见到某个动物的时候,即便不知道它的名字,我们也能知道它是一个动物,因为它继承了父类“动物”的属性特征:能自主运动。
所以我们在认识某个事物或者行为的时候,最重要的是,搞清楚对应的父类是什么,父类的父类又是什么,通俗说,就是刨根问底,找到问题的根源。
3. 多态性:每个子类都具有特殊性
多态性是建立在继承性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层级结构,也就不存在一个父类下的多个不同的子类状态。
多态性告诉我们子类既有父类的一般性,也有自己的特殊性,从而让整个系统不断进化。
如“私域运营”的本质是对人的回归。它继承了父类“用户运营”的一些属性和行为,但同时又在父类的基础上扩张了版图,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成为一个重要又特殊的运营手段。
想想我们在梳理公司的品牌建设体系的时候,通常是从公司战略层的使命愿景出发,再推导出品牌的系统和传播规划,虽然所有事都是一件事,但越是下层的子类越具有多态性,传播规划会随着市场环境的进化而不断改变,手段逐渐增加。
用编程术语来说就是:“我们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重写一些属性。”
因此人们总说,在变化的世界里要抓住不变的东西,所谓不变的东西,就是最上层的父类,而最最上层的父类,往往都是“存在”问题,即为何存在?若放在企业中就是使命愿景,若放在个体的人生中就是你的本心,若放在某个具体项目中就是其最终目标。如果抓不住这些本质的东西,子类行为都是在抓瞎。
总结一下:
万事万物都属于某个“类”,每个“类”首先是一个整体,其次具有层级结构,另外子类具有父类的属性或行为,且可以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这么说似乎有点抽象,对应到实际生活中,比如一个企业:企业首先是一个整体,其次它从董事长到各部门再到员工,具有层级结构;另外每个部门、部门中的每个员工在履行上一级所赋予的职责之外,还有自身的特殊性,比如员工需要遵循企业的价值观,同时他也有自己的价值体系,个性和喜好,且在整个管理系统中不可被忽视。
基于以上关于“类”的三个特性,我们可以抽象出一个概念,姑且叫它“类思维”,就是我们将万事万物看作“类”,来观察其整体结构,子类之间的关系。
一旦我们看清了一个“类”的全貌,拆解清楚了子类之间的关系,那么也意味着我们理解了这个类,从而可以提取它的模型,大脑从混乱到有序。
这个过程,是分类的过程。
所以类思维暗含着两层意思:
- 类,是事物的归属;
- 分类,是认识事物的方法。
02 分类的方法 还原论&整体论
分类是认识事物的方法。而“类”的特性暗含着分类的两大角度:还原论和整体论,即:“类”可以被层层拆解,还原成N个子类, 同时它又是一个整体,有其明确的功能或目标。
还原论认为,任何复杂的问题都可以拆解成一系列相对简单的部分,如果觉得还太大,就再分解,如果分子级别搞不清楚,就深入到原子级别,一点点直至问题解决。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拆解。
相信还原论的人,在面对一个别人看来毫无头绪的项目时总是更乐观一点,无非就是细分拆解嘛,即便这件事以前从来没有做过,只要将它拆解成一小块一小块,总是可以一个个实现的。
像Xmind思维导图,就是日常工作中很好的拆解工具,它采用层级结构,强制你把输入的内容放到某个父类下面,促使你在事物之间找到共性以归成一类,从而不断拆解事物的内部结构。不管在学习中梳理知识系统,还是工作中写PPT,思维导图都能帮助我们高效理清思路,简化问题,减轻大脑的负担。
最基本的分类拆解逻辑有这么几种:
- 二分法:即找出一个维度,把事物分成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部分。比如对内和对外;阴和阳;利与弊;是和非
- 矩阵法:把二分法再次二分,就可以得到2×2矩阵,比如工作中按照重要紧急程度分的时间管理矩阵;业务战略制定中,按照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分的波士顿矩阵。
- 要素法:即构成事物的要素组成,把一个整体分成多个部分。比如公司的组织架构图;比如一个房子按照房间类型可以分成客厅、卧室、书房、厨房、洗手间等。
- 过程法:即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流程、程序,对过程进行逐一的拆解。比如运营中的AARRR模型,用户生命周期模型;活动策划中的活动前、活动中、活动后。
- 公式法:即可以用公式表达的分类逻辑。比如销售额=流量×转化率×客单价
从理论上来说,任何复杂事物都可以进行拆解和组装,即便是一个宇宙系统。但实际上,人们认识世界是一个无穷无尽的过程,我们总是没办法全面的了解一个全局复杂的类。
全局复杂的类,比如一个企业、一个星系、人体、大脑、我们的整个人生等等。他们的共同特征是,具有很多层级结构,且子类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同时又和外部的环境有交互,保持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这让还原论的拆解组装方法也有点力不从心。
于是认知学界又提出了“整体论”,指出要把事物和行为视作一个整体,而不是分解为各种构成元素进行研究。
其实整体论和还原论并非二元对立的。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中就蕴涵着深刻的整体观和还原观。
“美国圣菲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认为,中国的老子把世界看作是整体的、无限的、永远变化的。这种思想,对于他们研究复杂适应性系统实在是太重要了。”
在面对一个复杂系统式的“类”时,我们不仅需要拆解,更要开启旁观和上帝视角,打破原有的框框和边界,跳出来将该“类”视为一个整体,从系统功能或目的出发,思考如何形成正循环(系统科学中又称为“增强回路”)。
比如乔布斯在思考智能手机的创新问题时,没有像诺基亚等传统手机厂商那样,想方设法去改变键盘的外观,材质或者位置等等,而是抓住手机键盘的本质——信息输入,创造了今天人们手中的触摸屏。
对于个体来说,我们经常思考怎样才能过好这一生?选择躺平还是奋斗?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标准答案,但这里面有一个正循环系统。如果能够真正领会,烦恼会减去大半。
在这个系统中,首要因素是意愿,因为能够驱动个人不断突破的根本动力是意愿,往大了说,是个人的使命。方法是可以学的,唯有内心的意愿,因人而异。躺平还是奋斗都没错,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人就变得比较平静,人生的系统就可以归于平衡。而不至于今天羡慕这个人,明天羡慕那个人,搞得自己很焦虑,很迷茫。
从“类思维”的角度来看,解决一个复杂问题的步骤是:
- 跳出子类,抽象出父类,即从整体上弄清楚系统的目的或功能;
- 用还原论方法拆解出影响系统目的或功能的要素;
- 提取关键要素,抓住主要矛盾;
- 用还原论方法分析关键要素/主要矛盾,找到相互关系;
- 得出解决问题的模型。
03 从复杂的模型到简洁的思维
如开头提到,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无穷无尽的概念、复杂的事物、以及被无数前人总结出来的模型,面对这些,我们并不需要去死记硬背或者生搬硬套,而是抽象出思维方式来理解,甚至构建出自己的模型。
当然,如今关于思维方式的概念也层出不穷,比如组块思维、结构化思维、系统化思维、开放思维、第一性原理等等。
当我们理解了“类”,即事物本身的规律,我想我们就不容易被种种概念的表象所迷惑。
因为人类大脑的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是环境结构的“镜像”。
为什么会有组块思维,是因为“类”可以被封装,将碎片化信息组合成一个整体,便于理解和记忆;
为什么会有结构化思维,是因为“类”本身具有金字塔式的层级性;
为什么会有系统化思维,是因为复杂“类”的结构和动态关系太多,而我们无法拆解出每个细节,而需要从整体上思考目标和循环系统;
为什么会有开放思维,因为在边界之外,永远有更大的类。开放思维,让我们不会让自己困在眼前的类别之中。
而第一性原理,就是通过整体论的方法,找到最接近本质的父类。
如何找到最接近本质的父类?查理·芒格常说,“永远用最基本的方法去寻找答案”。这是因为,最基本的方法更接近因果链的源头,更有普遍的解释力,更接近本质,因此,也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最基本的方法,往往存在于各个基础学科,比如物理学、数学、生物学、脑科学等等。这又引出了人们常说的“跨学科思维”。
请注意,当你受困于某某事物,如名利、职场、行业、情绪等等时,请记得抽身看看你正在使用的类别,确保没有被困在一个封装的存储类中。
聊到这里,也许你会发现,自上而下,所有的事仍然是一件事。
但理解以上这些,并非抵达认知的尽头,恰恰是我们理解事物的开始。只是更底层的思维可以让我们在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少一些畏惧和庸人自扰,多一些自在和乐观,如同置身于大型积木乐园中探索玩耍,开心的搭建自己的人生作品。
都看到这里了,不如在留言区聊聊你的看法~~
可参考书目:
[1]《 钱学森论系统科学》 钱学森
[2]《复杂》梅拉妮·米歇尔
[3]《系统之美》德内拉·梅多斯
作者:Lemon;公众号“柠檬了吗”(ID:bzcopy)
本文作者 @柠檬了吗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