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力可锻炼?误导

今天聊下成功学重灾区——意志力问题。

目前较畅销的观点是:意志力就像肌肉。你越锻炼,它就越强。

这一类比人们喜闻乐见,但励志有余,而效用有限。就像哄孩子喝药,倒糖入药汤,非但没能去除苦味,味道反倒变得更诡异难喝。

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是善弈者通盘无妙棋,是“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此处取其褒义)。

有没想过设法避免阻力发生呢?

成功学书籍为了销量,喜欢赋予主人公“人定胜天”的意志力,但科学研究明确否定了这些“戏说部分”。

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历史学从不同的角度一再证实了一个论点: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不是源于强大意志力或克服阻力的能力,而是通过重组工作环境(模式)事先避免了阻力的产生。

我认为,这一观点之所以可信,不是因为多少杰出人士符合,而是因为普通人也明显受其影响。

以互联网行业为例,“用户体验”领域有句金科玉律:每让用户多一个动作,就可能会流失10%的用户。只要你偶尔用一下某些“官僚类APP”就能领会糟糕的用户体验带来的“阻力感”。

所以,如果你做某些事,总是伴随着阻力,能不需要动用“意志力”么?反之,你喜欢的事,如果多了额外的阻力,也会变得需要“意志力”。比如,我喜欢睡前在床上看书。但前一阵外头书桌灯坏了,我只好临时将床头书灯顶上。之后我睡前就不太看书了。

为何?因为现在床头没灯,只能在书桌看,看完书我不能直接睡,还得先将家居服换成睡衣,麻烦。

小事尚且如此,何况那些“需要意志力”的事务?由此可见,解决意志力问题的关键原则应该是:不是去锻炼所谓的“意志力肌肉”,而是当你需要意志力才能做某事前,先反思下是否可以事先改善环境或重新组织工作流程,从而将各类阻力消解于无形。这才是科学接地气的方法。

那么,具体该如何操作?

下面,我分享一些自己重新组织工作流程的策略心得,从简易到复杂

一、 优化“工作体验”,消解阻力源

前面说了,既然糟糕的用户体验能让喜欢的事变得需要“意志力”,反之亦然。

我们可以通过改善作业环境,让没那么喜欢的事情启动起来“毫不费力”。

有个暗智能学员曾跟我说,他下班后常去图书馆看书,疫情后,上馆既要预约,还要求一直口罩,他突然就觉得要挣扎着才去(这符合刚说的用户体验原理),后来索性不去,但家里又看不下书。

我就建议他,可以在家里模拟个书吧的环境:书桌上摆个橙黄色书灯,不要开大灯,书灯照射范围内除了书、茶杯、文具之外不要摆放任何东西,最好再戴个静音耳塞。他试了几天,告诉我说还挺有感觉。

实际上这只是应用灯光设计“虚拟”出一种“闹中取静”的舒适氛围,咖啡店、书吧、高端餐厅也常常运用此效果。优化了阅读的用户体验,看书变成一件惬意的消遣,还需要什么“意志力”呢?人毕竟很容易受环境影响,就好比很多学生明明只是不喜欢上数学课,却以为自己不喜欢数学,这就很遗憾了。

因此,需要做正经事时,有条件的去个安静的环境,或者临时布置适合的环境,再不济哪怕是将手机静音、微信设定“消息免打扰”、折叠群聊,甚至是直接断网,都是简单有效的策略。那么,当有些行为本身的确是“负体验”时,又该如何消除“心理阻力”呢?

二、将行为与个人目标产生关联

一个有趣的例子是跑步。

无论你是否热爱,当跑到气喘吁吁时,心肺处于高负荷状态时,所有人的生理体验都是一致的——不舒适,想停下。

那为什么有些人跑完后又能燃起热情,而有些人却放弃,下次需要“意志力”才能皱着眉去跑?

究竟是什么导致了两者截然相反的结果?

动机心理的一个研究结论给到了我答案:“负体验工作”只要满足两个条件,仍能让我们保持动力:

  1. 符合内在目标
  2. 可掌控这完全契合我热爱跑步的原因

首先是我有保持精力旺盛、身体健康的强烈欲望(即内在目标);其次,跑步“可控性”很高,不用凑人数,什么时候去,跑多久跑多远,完全自主掌控。而我一个哥们说他热爱跑步是因为他觉得坚持这一“苦行”能让他充满荣誉感,而放弃会让他“看不起自己”。

这也是一种强大的内在目标。我顺带调查了下其他能坚持健身或竞技类运动的朋友,发现他们有些是有强烈的健美动机,有些是社交动机。

因此,如果你想要坚持某些负面体验(但对自己有益)的事,一定不要人云亦云的跟着他人做,而是要在诸多备选项中找到符合你内在目标的项目,或者创造条件让该活动与你的内在目标关联起来。

比如你重视社交,那就不要选择跑步、游泳这类个体运动,而应考虑加入群体运动的项目。

又比如我以前一个同事,她说自己本来不爱看书,后来热爱看书的原因是,因为她极度厌恶她领导不学无术还满脸自信的嘴脸,“不想变成那样的人”成为她爱上阅读的内在目标。任何一项活动,只要匹配上了你的内在目标,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就感”,有此奖励,就不再需要什么意志力。

目前谈的两类都属于“启动前内心需要一点挣扎,但一旦启动起来大都不难”的事项,确定性、可控性皆较高。那当我们面对更高认知负荷、不确定性更高的事项,比如写论文、筹备演讲、或工作中带研究性质的项目,面对这些「复杂持久」的事项,每天又该如何从容启动?

三、温水找状态

意志力类畅销书最误解人的观点之一就是“在早上精力最好时处理最困难的事情”。

这实际是一个反认知神经科学的下策。中小学生都明白一个最基本的应试技巧,先做容易的题,遇到不会做的先跳过,找到感觉后再回来做,往往迎刃而解。这一策略之所以有效,是由人类的记忆力机制决定的。

人类记忆的“提取”需要一个逐渐传递的过程,复杂问题需要“并发激活大量的记忆”,而先做容易的事情能逐一激活关联记忆,激活到一定程度后,认知负担就大大降低,此时再处理难题就会“变简单”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这类体验,有些事想着很抗拒,但一旦做起来,做着做着就感觉越做越顺。只要我们擅于运用这一心理特征,就能有效消解许多“意志力问题”。

比如,我以前写书时,每天都需要打各种鸡血才开始动笔,而实际上一旦动笔,写起来并没预想的那么难受。后面我就琢磨出一个技巧,每天收笔前,故意留下几段想好了要怎么写的内容(这就相当于考试时容易的题目),第二天开工时,先动笔收尾昨天遗留的内容,把这些内容填补完,状态也就起来了,再接着今天的内容就轻松多了。

同理,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复杂持久」的事项,也可以每天故意留下一点简单的“小尾巴”,供第二天“热身”用。类似道理,运动、减肥失败的人,大都一开始就设定了激进的目标。

记住,先从容易的题目做起。那么,当一个复杂项目没有“容易的题目”时,又该如何顺畅启动呢?下面我以专题写作为例谈下。虽然多数工作不需写作复杂文章,但任何复杂工作都有其内在相似性,比如都需要“探索未知领域”,所以我研究专题的思路对其他复杂工作仍有启示价值。

四、 改串行为并行,化零为整

有些人可能会将我的专题归类为“干货”,其实一般所谓的干货文大都是“带着问题找答案”,这类文章难度低,毕竟最难的部分“发现并定位问题”(姑且不论对错)都已解决了,其他都是“剪辑”。

但老读者们都清楚,我的专题定位是「未知的未知」,从表象中洞察深层问题是最难的。

如果按传统“自上而下”写作的思路,预设问题,溯源分析,推导答案……每一步都存在“卡壳”风险。比如,预设了想法,研究过程中发现错了,这时就会“卡壳”。思路卡壳时,那种“不适感”比起跑步的心肺压力简直是指数级上升。

这样的体验经历几次,那种“满满的挫败感”甚至会让人萌生阴影,以至于后续一遇到挑战的事情就退缩。这就不难理解为何人一面对略微困难的事情就容易“拖延”、“逃避”,这是人应对负面体验的正常反应。

那我们应该如何“毫不费力”的启动困境事项呢?

应用前面提过的核心原则——重组工作模式事先规避阻力。以探索式写作为例,既然明知“卡壳风险”无处不在,那我开展专题研究时就放弃线性式自上而下的写作,反之,我“并行写作”。即一开始不明确唯一主题,当前触发了什么灵感就写什么,素材量级多了,自然会“聚合涌现”成熟的专题,这就是自下而上的开展。

实践中,我手头并行运作的“想法”常常维系在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之多。如此,就不存在“卡壳”问题。

这样写作,有几个好处:一来,面对带有探索性质(即“不确定性”较高)的事项时,你当下探索的内容不可能全是你的目标内容,其中肯定不乏“有价值但不相关”的内容,这些后续往往能激发大量的启示,如果直接抛弃非常“浪费”;其次,那些最有价值的洞察,往往源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类似于“涌现关系”,你并发研究的子项目越多,可能产生的灵感就越高。

所以,我只需研究当下兴致浓厚、灵感源源不断的领域即可,而当独立专题的写作冲动出来时,我再启动,此时,由于积累颇丰,阻力感已大为消减。如此,还需要什么“意志力”呢?其他通用工作上也是类似道理。

绝大部分常规工作实际上熟练了就不“烧脑”,那剩余的时间就可以去“并发探索”那些“相关又不完全类同”的事项。

这些工作的“副产品”往往才是实质改变个人能力甚至个人命运的积累。

没有人能从零开始干一件复杂而不确定的事情。灌鸡汤“锻炼意志力”不过是误人子弟的观点,真正重要的是一开始就要学着重组或优化工作模式从而规避“从零开始”。这才是根治之道。

那如果我们实在时间紧急,该正视困境时反倒更想着拖延逃避,还有什么应急策略么?

五、先简化,找启示,再回归

人乍一面对超出认知的问题时,往往会感受到压力。压力又容易催生心理学说的“隧道效应”,越是压力大,越是倾向于保持原习惯、抑制创造力,以至于恶性循环。

十几年前我还上大学时,接到了跨校的演讲任务,当时零经验,准备时间只有两周,思路全无,那会的互联网资讯远没今天发达,网上很少相关建议。当时也是压力爆棚,只想着逃避。

后来索性硬拉着我宿舍的几个哥们,随便找个“迷你话题”模拟讲了一下。“演讲”过程中,我从他们的眼神、关注点以及之后的反馈,找到了些许感觉。再回到演讲筹备时,思路就清晰多了。

我当时无意中采取的策略,实际上就是一种“先简化,找启示,再回归原问题”的启示法。所以,简化法可说应对“限时压力问题”时的绝佳策略。一来它能破解“隧道效应”,让我们不至于束手无措,二来应对简化版的思路往往对最终解决复杂问题都会有一定启发。

就好比要拼完整的魔方很难,那可以先尝试拼一个面;数学上较难的多维问题,也可以先尝试“投影”降维找思路;要做公司年会的主持人有压力,不妨先试着在家庭聚餐时组织个小节目;设计一个复杂产品前,也可以用现有工具“拼凑”一个简单粗糙版本操作看看;……

六、结语

心理学家Kelly·McGonigal的畅销书《自控力》的确提到了一些生理、心理机制有助于提升“意志力”。比如,稳定的血糖、充足的睡眠、强健的身体……“意志力类比肌肉”的始作俑者正是此书。但这属于典型的“正确的科研数据引导错误的方向”,人一旦认可了“意志力”这一概念,就倾向于选择“硬扛”的方式,最终胜少败多。

相比之下我更认可Duckworth等心理学者的研究,有所成就者不是依赖意志力,而是事先就避免阻力的产生。

而本专题的五种策略,从简单到复杂,都是我亲验有效的体悟,再总结一下:

  1. 优化“工作体验”,消除干扰因素或改善、虚拟出更好的作业环境;
  2. 将行为与个人目标产生关联,挑选关联度高、可控性强的备选项,或赋予行为意义;
  3. 温水找状态,先做容易的题目,或留点“收尾活”供下次启动“热身”;
  4. 改串行为并行,化零为整。激活“摸鱼时间”、碎片时间,创造“副产品”的价值;
  5. 先简化,消解“隧道效应”的副作用,找启示,再回归解决原问题。

人的“惰性”就像叛逆的孩子,家长强制管控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这才是反思一切意志力问题的起点。

#作者#

李少加,公众号:少加点班。《进化式运营》作者,“基于用户视角的用户养成运营框架”提出者,互联网商业独立研究者、运营管理专家。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