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出海产品人的2022年复盘与展望
又到了一年一度年终复盘与展望的时间,以下我将从宏观思维、产品方法论、人性理解、遗憾与未来四个维度进行展开。
一、宏观思维
1. 顺势而为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在读一本书《天朝的崩溃》,讲述了对整个鸦片战争史的再研究。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是:在整个历史大背景下,当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进行摧毁的过程中,纵使个人有着通天的本事,都只能掀起小的浪花,而无法改变大的趋势。
借古鉴今,互联网本身是一次浪潮,在我毕业时赶上这次浪潮的后段,纵使我初期发展平平,也能够获得相较于其它行业更高的回报。
四年前进一步转型到出海互联网,当时虽有对海外市场趋势大致的感受,但更多也是一次押注性质的判断。而现在回过头看,却是职业道路上一次非常正确的选择。
我今年的认知是:中国互联网的出海趋势必然会持续上涨。其根本性原因在于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的互联网产业已经处于全球领先的水平,这种领先的技术和能力一定会持续扩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类似于工业文明对农耕文明的冲击,印度封禁、中美冲突等个别的事件只会影响到整个进程的速度,而不会改变大的趋势。
我个人当前乃至将来在职业上取得的任何进步和成长,其中相当一大部分都应归因于整个历史的趋势,而我只是顺势而为而已。
2. 心态转变
如果对于宏观趋势有大致的判断,人的心态会相应变化。过去三年也是网络上负面情绪空前膨胀的三年,打开内容类的产品,随处可见的是沮丧、不满与批评。
那么我应该有着怎样的心态?我对自己的回答是:积极且自信。
【积极】是因为回顾上下数千年历史,我仍然处于最好的历史时期中。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是局部的、短期的,而向上发展的趋势将是总体的、长期的。我作为当代的年轻人,必定需要的是奋起而积极,可有所为,做一个理性的乐观主义者。
我们当下的环境面临大量的问题与矛盾,批评家与看客们可以通过鼓动情绪来获得关注、进而产生利益。而身处浪潮之中的年轻一代,应当是积极且有为的,应当通过实干的力量来改变,改变自己、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同时也为社会的进步贡献微弱的力量。
【自信】是因为少了对于未来不确定感的惶恐,刚毕业时我身无分文的来到陌生的城市,通过自己的打拼得以安家立业,同时改善父母的生活。而具体看,我所处的行业和赛道,都仍在快速发展中。只要我是努力且有为的,结果大概率不会太差。近两年来,这种逐渐累加的自信让我在面对未知中,多了些许从容。
二、产品方法论
1. 哲学方法论
我今年在专业上最大的一个成就感来源于:我发现自己的产品方法论开始通用于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地区。
从海外的产品形态来说,我的经历已经涉及过电商、工具、内容、网赚、SAAS等多种形态,区域也涵盖了欧美、澳洲、印度、东南亚等不同的地区。其中一些属于短平快的项目,一些属于慢养的长周期项目。
这些项目至少都是在我负责的期间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和突破,那回过头来看,我也在思考为什么我的产品方法论能够跨越产品形态和区域?我的产品方法论到底是什么?
如果给个答案,那应该就是一套“哲学的方法论”。
比如当业务有多条可发展支线的时候,我会告诉大家“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比如别人劝我去模仿和抄袭某个竞品的时候,我会说“当下的环境不一样,要坚持自己的发展道路、让实践检验真理”;比如当面临不同地区用户需求的时候,我会和团队讲到“不可统一对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我的理解里,除了通用的哲学思维外,的确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产品经验。
在做每个项目的时候,我都依据哲学的方法论对项目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比如电商的时候,我更看重数据反馈,我会更倾向于在大量的AB测试中选择胜出的方案;比如做工具的时候,我满脑子都在思考什么是简单和优雅的工具,什么是调性和好的交互方式,而数据仅仅被我当作避免犯错的手段;再比如做网赚的时候,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去玩魔兽世界,将游戏化的思维带入了网赚之中……
而今年以来,我更加沉迷在对哲学、美学和历史的研究之中,在其中有所得的时候,我就会将一些思维运用在业务和产品之中,这是一个极有意思的过程。
2. 否定之否定
今年我在产品上的一个强烈感受是整个产品思维的变化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那种感觉就像是:我悟了、我又悟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一直会担心自己的思维会变得固化和僵硬,但今年来我发现自己的思维开放性更加显著。我常常会在和别人讨论的时候,加上“我猜测、我假设”的前置语,其实代表的是我并不能坚定自己的想法和认知是正确的,而是需要一个实践检验的过程。
每当我被他人否定的时候,也并不像之前那样急于争辩,而是会暂停想一下是否自己的确已经出错,是否在先前的考虑中有纰漏。
我认为一个业务的发展与否,核心取决于背后的认知高度,而认知高度依赖的是团队的人。那么怎么提升自己的认知高度呢?我的理解就是在实践中不断的否定之否定,这种否定不是刻意的自我否定,而是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的检验出认知中错误的那一部分,持续的优化和加深正确的认知,从而推升认知的高度。
三、人性理解
1. 人非圣贤
在过去很多年里,我都是极其以自我为中心的,以自己的善恶价值观去衡量周遭的世界。这种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会对应的推出一系列的评判标准。
比如认为社会管理部门就应当是大局为重和人民至上的,认为媒体就应当是公允客观的,认为父母就应当是以子女优先的,认为上级就应当是包容理性的,认为下级就应当是积极和进取的……
但过去的一年多里,我思考清楚了一个问题:人非圣贤。——这听起来完全是一句废话。
我对这句话重新的理解在于,只要是人就绝对是善恶的混合体。哪怕这个人表现出再多的正直、善良、公平、勇敢、博爱、友善,他的内心一定有自私、怯弱、虚伪、傲慢、善变、欺诈、虚荣。
我甚至试图想找到历史中任何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来推翻这一认知,但最终也是徒劳。甚至被标榜为古圣人的孔子,也在担任鲁国代理宰相后,第一时间诛杀了自己的“同行与对手”少正卯,并暴尸三日。
我在过往很多年的处事中都有种偏执的刚硬,有一种为了真理和标准可以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莽气。而当我看清楚了这一点后,我在社会的处事中多了更多的“柔”。
“柔”的原因是因为我所接触的任何人,他们的存在都不是只为了符合我心中的标准,他们都有自己的善恶两面性。而我在考虑事情的时候,更应当把这种复杂的人性囊括在内,事情才可能得到更好的解决。
2. 讪君卖直
《万历十五年》中记载了这样的一段历史:一位名叫邹元标的七品官员,他到任不久后就直接上书万历,批评其不能清心寡欲。万历在回复中用朱笔批“知道了”三个字,给他面子。
然而邹元标却变本加厉,二次上书并指责万历有错不改、故意扯谎,而且引用谚语来讽刺其装腔作势、缺少风度。最终引得万历勃然大怒,将其进行廷杖。
一个七品的下级文官,对宫廷几乎毫无重要贡献,居然以道德上的权威自居,敢于直接斥责万历,他哪里来的自信?万历的看法是,这种人之所以上书并非对于他的忠诚,而是出于私利,即所谓“讪君卖直”。这些人把正直当作商品,甚至不惜用诽谤人君的方法作本钱,然后招摇贩卖他正直的名声。
这个故事对我的冲击是巨大的,我从邹元标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尤其在我与上级关系、在与公司的关系处理中,我经常将自己标榜为道德正义、观点正义,我认为自己对业务的了解远胜于他人,站在道德制高点、用户制高点上对公司进行正面批评与言论。
难道我真的没有私心吗?难道我不是为了自己正直的人设?难道我全然都是为了业务考量?难道我所提出的标准我自己也会严格遵守吗?
——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讪君卖直”。千古以来的人性是:拿高的标准要求他人,而允许自己以低的准则行事。古来圣贤皆如此。
讪君卖直的故事让我突然之间看清了自己内在的虚荣,让我看清了自己一直以来标榜的正的东西,其背后可能也藏着另外一面。
四、遗憾与未来
去年到今年,最大的遗憾可能就是逐渐忽略了对个人品牌的建设,我给自己的借口是:自己将几乎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工作中,甚至在下班时间我也会思考工作上的问题。
但就个人而言,将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其实是一种高风险的做法。
在未来我更希望将自己近几年在出海的过程中的所思所想进行系统化的梳理,以书籍的形式进行发布。至于为什么要出书呢?我想那可能是因为心中对此有所执念,我自己是一个挺喜欢书的人,我可能认为出书这种形式是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一种里程碑式的纪念。
我除了在工作的前两年浏览过产品类的书外,近几年几乎已经不再看任何产品方面的书籍。主要的原因在于大多数的产品书籍要么是一些隔岸观火似的粗浅分析,要么是一些经过粉饰后的美好历程,缺少实战派里那种酣畅淋漓、引人深思的经历与洞察。
而我则希望将自己在出海过程中真实面临的困难与挫折、所思所想与所得进行记录和描述。那将是一本以我个人价值观为主导、有血有肉的中国互联网出海书。
以上。
作者
旺仔九号,微信公众号:杨杰出海笔记,2018年年度作者。心理学硕士,目前从事出海互联网工作。一名奋斗中的产品汪,致力于将心理学与互联网进行深度整合,一起探索广袤的出海互联网!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