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沉迷幻想,怎么办?
编辑导语:伙伴们,我们都有过沉迷于自己的幻想中,想象着美好事物,而耽误一些事情!那这该怎么办?本文作者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如何解决。文章涉及许多概念以及很多干货,记得做笔记噢!希望对你的自我管理有帮助。
这是现在社会中多数人的常态:遇到某些问题,他们每天花部分时间沉迷在“幻想”中,在大脑中出现一个“梦幻的世界”,幻想一切非常美好。
譬如:上学时明知道唯有努力才能考出好成绩,但脑中总浮幻出“考试后成绩优异的场面”而忘记当下的努力;碎片化时间想做短视频,却总在行动前幻想出“视频发出后”点赞量无数的喜悦场景。
工作后总幻想自身像那些创业大佬一样成为世界首富,回到现实一看,自己依然是公司中的一员,每天早九晚五挤在地铁中,连某件小事都做不好。
这些幻想也许刚初露苗头,也许已根深蒂固,严重者会造成思维固化深入路径依赖,最后折射到行为层面是“拖延症,不自律,爱高估”进而焦虑不堪。
怎么办?身边的人会告诉你“别瞎想,先行动”,你认为也很对;但行动不久又回到此状态,为什么?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大脑认知思维方式接受信息过度造成阈值过高。
简单来说:在做某件事前会提前透支自身“奖赏系统带来的反馈”。
习惯把一件很简单的事看得很遥远,然后从遥远状态要求当下,做不好就会压抑,越不想它,它就越出现在潜意识中。
最主要问题,你会将自身局限在某个幻想的“禁锢圈”,难以跳出。
今天,智远从认知及心理学角度,带你从根源解决了解幻想的本质背后的问题,希望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
一、幻想中的阈值
先来讨论下什么是幻想?它是一种自我意识的主动状态,如同剧本一样,一次次在脑中排练意向的形态,主要分为“积极与消极”两种。
前者符合客观规律与社会要求,所想状态在现实中可以实现;后者不切实际,犹如你想插上翅膀,天空翱翔等,但不管哪种都会让大脑对某件事期望值“理想化”。
若预期过高就会产生极强负能量,有时也不被自身所察觉;直到脑中理想剧本未按照设想进行,造成实际行动被破灭才会做出反思改变;换言之幻想就是“带着索取的美好愿望”。
那强迫幻想,进而你可理解为每次行动前都习惯让自己反复回忆,强制联想的一种状态。
如自己的行动是否正确;是否产生额外疑虑,对别人有无影响等情况发生,主要特征担心考虑不周或不够完美。
1. 那,人为什么会喜欢幻想?
总结而言人天生“拥有自由的思维方式”和想要获取“满意的状态”。
从前者角度出发,创新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综合本领,换言之,影响创造的主要因素在于知识,智力和人格。
我们每天疯狂摄取知识,以及对它的理解在脑中形成独特的洞察力,然后结合专业的技术进而对问题进行解刨,这一切是创造的基础。
所以用发展眼光看,世界要求人的思维要随机应变,举一反三,达到变通与流畅的特征;因此自由的思维方式造就我们对“各种事物产生推演,模拟的状态”。
比如:遇到复杂问题,如果不能即刻调取已有认知经验解决,你就会幻想:“我有无其他人的方法可借鉴”,别人是否遇到过相同问题等。
幻想本身是用来做基石假设,但要知道人每天都在接受新知识,大脑当中的内容不断增加,让人的幻想丰富度也进而提升;加上人的感性脑又对“喜怒哀乐”无法抗拒,这些种种原因导致的结果为“想法多样”。
它犹如诗人站在山峰高处,一览众山小的景象有感而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再说后者,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冒出所有不切实际的想法,核心都希望自身达到某种“满意的状态”,你想通过设想的路径去实践,甚至为某些事设定好最终结果。
譬如:想象着自身犹如某明星帅气有能力,漂亮又多金等;换言之积极的幻想,可以让人的思维短期逃避现实的痛苦,进一步拉近心理感的落差,从而让自身有行动的力量。
就好比,你想减肥若以数字驱动坚持不到半个月就会放弃,但以某种身材体型为画面,把期望值进一步往此状态拉拢,也就拥有付出的动力,在你的心中状态阈值很重要,它决定你是否行动或放弃。
2. 那,什么是人的“状态阈值”?
智远总结为“你期望”与“现实差距”中间的临界点。
换句话说,若理想界限过高会造成行动力降低,若临界线与现实差距过低,那很容易驱动行动力,它也是人判断事物处于什么状态重要设定。
进一步而言状态阈值两边代表不同结果,譬如,我们假设阈值为1,大于1则判定某件事不能进行,小于1尚可接受;好比举哑铃,30个可以接受若再加高于5个,可能体力就会透支。
但你不知道的是,阈值会因“持续比较”引起“量变到质变”,它也是让人幻想欲望拉高的一把尺子。
前者多数出现在训练场景中,如肌肉,体能某个动作的刻意练习后不断增加;后者是心理作用的安慰剂,让你一个持续和某个人比较,那期望值会不断拉升。
因此,不论你在任何场景里(刷手机,与人沟通)做任何事情,你的阈值是持续上升的;当然最可怕的是,阈值的上升如同自然界的熵增,几乎不可逆。
这一切犹如某些男明星的欲望,拥有金钱权利,就想要其他方面带来的快感;女生爱看恋爱剧,越追越想追;成功人士爱喝茶,好茶喝的多再品尝烂茶就难以下咽一样。
进一步而言它也包含“积极与消极”两个维度,比如涉世未深的女孩子往往有两大危险源,其一是金钱,再者关爱。
家庭富足,父母怜爱的女孩子很难被有钱大叔和屌丝男士骗走,因为她不缺钱和爱,从积极上理解它也是种抵抗能力,越高代表越强。
消极一面相对痛苦,你看那些阈值高的大佬,很多东西不能满足自身,于是他们就会陷入沉思,最终会选择在菩提树下悟道或“学习哲学”,为什么?
他们不为生计发愁,有充足闲暇时间思考,因思考而发现物质不能衡量“本质或真相”;于是也只有通过思考的升华来带来认知快感。
总结而言,阈值会改变一个人状态,让其内心幻想的持续升温,进而难以满足。
根据认知阈值理论研究的演变(2018)指出,这世界上每个人获得快乐的条件不同,对于阈值定位也不同。
有人会因一顿热腾腾饭菜而感到满足;有人会因为球队赢得比赛而开心;而有人只有活在生物链顶端才觉得人生圆满,要知道,这背后的形成与“共同体”发展差异和人思维变化有巨大关系。
二、共同体间的变化
什么是共同体(Community)?我把它总结为人在共同条件下形成的集群。大到几十亿人口,小到某个村庄;它的组成离不开“价值观,认知;情感与利益”,若利益冲突就无法形成小的“集群”。
那什么是集群?譬如不同明星的粉丝们产生的文化;一群人所在的公司价值观;主要有“自发性,短暂性与常规性”三种类型。
集群核心离不开人,因此人所在不同地域,文化教育的发展路径,步入社会后所受影响不同直接决定“人的认知高度,欲望幻想的层级”,影响不同集群形成有三个方面重要因素。
1. 先有基本条件影响
从产房出生那一刻,就决定着自身所在阶层,遇到的人地域特性;这是一个人出生的最基本单元,待拥有记忆时,你的基础认知形成来源于周边这一切。
譬如:一个出生在贫穷农村的孩子注定接受教育是不多的,老师和父母的教育会形成“根深蒂固的认知”,好比“家里穷,多挣钱”;好好学习,未来找份好工作。
换句话说,一个人小时候学习的所有内容,源于老师的学识与父母的认知,我们的认知中总有些他们的影子无法抹去。
如同富人家庭的孩子,从出生环境到培养思维的方式就不同,有些人从小接受“长大要独立做事,实现自我成就一样”。
人的大脑在25岁左右基本发育完毕,后续再教育也只是在此基础上“完善神经网络的路径”,就像建设北京发往全国高铁,道路基础布局已经完备,以后就会形成某种定势。
换言之,“血缘,地缘,身边朋友的友谊”让人对世界有套基础认知模式,后续即使涉猎新知识也是在此上进行补充。
当出现新事物需要理解时,我们会优先使用这套模式来决策,只有绝少数人有“理性的思考”但也只是站在自身角度。
毕竟多数人不具备绝对理性条件,因为相关背景,所接受到信息的全面性根本不充分。
也就是说,不同地域的人群思维模式,自身所想要的状态与理想的境界其实在开始已经被定格在某个层级中。
好比别人眼中的“你的梦想原来就想吃饱饭仅此而已呀”;27岁不结婚原来算大龄剩男;你们那里结婚彩礼为什么那么贵等问题一样。
2. 再有资本条件催生
有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值得思考,“为什么很多年轻人2万块钱拿不出来,却觉得一百万很少”,属于什么心态?
它就好比:很多大学生自己读的专科,却觉得985一本大学生无用,这背后认知形成实则是“资本条件的催生”与时代的进步。
如何理解?若某个专科生因抓住部分时代红利,短视频直播带货赚几千万崛地而起,那他的认知方式就发生巨大变化,或认为读书无用,趋势更重要。
换言之,这背后实则是资本驱动的力量,为什么?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加速器,在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产生,核心是披着“物”的外壳下某种“社会生产关系”,它是一种运动,载体是公司,背后实则代表为人与技术。
简述理解:创业者看到某种市场机会,他需要更多人来解决从而创造社会就业率,在跑动业务模式后资本入局,背后的投资就是人与效率。
人驱动技术变化,而管理的核心在于激活组织动力,背后需要文化价值塑造和利益分配问题。
前者永远离不开使用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来传达“信息”,后者只是做事所换成功,因此信息是始终跑在人思考前面的产物。
信息给人传递的是“文化价值,生活方式;情感追求等一切”,介于人本性会产生“向上追求的欲望,它可以让人拥有足够的想象空间,使期望不断放大。
譬如:你挣5000元时,公司组织内有人比你高,那就形成攀比心理;你打开其他APP,看到各种信息教你如何盈利更多,实则就形成一套无穷循环模式。
当欲望驱动想要更多时,进而造就交易的流通,总结而言,这一切犹如生态链,资本推动信息的流动方向,信息推动人幻想的空间。
3. 后有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本质是什么?分为“类本质”和“个体本质”;前者可理解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他并非单个固定的抽象物,是自由的自觉运动。
如我们所说劳动关系,直接决定你在某类别中需扮演什么角色。
后者是具体的根本性质与其他属性的内在联系,怎么理解?
从辩证唯物主义来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静止的,而是表现在运动发展的过程,它有自己特殊的运动与表达方式,进而才能进行区分开来。
由此而言,人的根本表达现象呈现为“人”,而内在联系是“学习运动造就的方式”,它是性格与过往所经历的总和,进而造就人与人的不同。
换句话说:我们出生便生活在一系列桎梏(zhì gù)之中,饮食文化,父母基因,性格和外观都无不经受着无数因素的塑造和重建。
如在少年时期,你以独一无二的自我形式与外界碰撞;到青年时期,多数人的人格定性,开始拥有有迹可循的行事风格与处事原则。
大多数人以喜欢的方式呈现这些性格,不论好坏,其造成的结果都是我们所经历过的,并习惯接受了(暴脾气,性格鲁莽,丢三落四)等一切。
因此不论好坏,大部分人会遵循本能和惯性走向去,此乃一个人的“模式”。
但人的一生终究是全面发展的过程,前期满足基本生存所需,是自然本性。
中期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从农耕社会到工业文明,再到信息技术与智能化,这无不证明人的思想与性格特征呈现“流体状”,不断变化。
因此不同人群,它既要接受外界社会变化的被动改造,也要主动改造自身,可凡是能改变自己的,一定程度上是深深感受到某种阶层脆弱。
譬如家庭处于小康阶段,但自身又不安这种命运,我就要更努力;再如我出生在贫穷的农村,不安于这种生活,我就要更加奋斗来跨越阶层。
现实中,多数人针对自身努力会面临很大阻力,进而也就拥有一切更高“期盼,幻想”,来弥补心灵的慰藉,若把这些种种行为换到心理学角度而言,它其实是种天生而来的心理寄托方式。
三、幻想中的防御机制
之所以幻想,是因现实场景中无法满足,譬如年轻时在学校与人打架,自身觉得体质如同电视剧中侠客,力大超群;可现实下你被虐的满地找牙,怎么办?
晚上睡觉时可能就会幻想,我改天一定要怎样;这些场景犹如你在工作中深受领导折磨又不敢破口大骂,也只能在心中幻想下,它是一种自骗机制中的理想化(ldealization)。
简而言之,当个人无法应对挫折痛苦与不满,人就会使用一种非现实的想象来逃避问题,在当中可以得到快感,进而应对生活所带来的压力。
进一步说,这种心理机制能满足内心达到防御的状态,主要有“投射和移情”两个方面。
先说投射(projection),把自身的个性,好恶,欲望;想法情绪等像投影仪一样,不自觉的映射到对方身上,让别人同样感受和认知。
譬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认为对方也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觉得每个人都藏着无数暗箭;一个急脾气的人总觉得人人都是火药桶。
这种心理表征有三种表现形式,分别为相同投射;愿望投射和情感投射,现实中与幻想最贴近的是“愿望投射”;即把自己的主观愿望强加给对方,或升华到经常在脑中塑造自身理想状态。
而到达一定程度,自身在行动中遇到一点挫败内心防御值就会瞬间崩塌,出现紧张,焦虑等情况,脑中不断浮现我想要,总得不到;不能急功近利却还无法安静,最后莫名的“失控感”。
再说移情(transference),通常指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付出情感而转移到其他人身上。
譬如为什么很多男女谈对象分手以后,男生再次找女朋友自身性格会发生变化?
很多人认为是前女友教育的好,这并不是最佳答案;而是男生因曾经彼此的习惯,性格所受影响产生的记忆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但移情有“正负转移两种”。
正转移如表白成功,获得恋爱感从中满足情感欲望;负转移相对会让人产生“厌恶,憎恨,敌意”甚至想控制的欲望。
现实中经常看到这些社会现象,如:员工因觉得公司管理不公平,怒删公司代码库;广场中和女生表白被拒,上前怒骂女生有问题等。
这些种种情况,其实激发了幻想的“补偿心理”;因现实中遇到的困难没有按照理想状态进行,进而激发情绪困扰,只能将内心憋着的一团火散发出来,这是理想状态。
那不可控状态什么样?形成嫉妒,扭曲的心理,表面看实则冷静,而内心极度膨胀,在不经意间就会出现爆发,成为欲望的努力。
总结而言投射与移情都是幻想形成的一环,只是从两个不同维度讲相同故事。
投射更关注自我的心理防御,进而强加人;移情更加关注两人关系,公平公正性,正向性引导能够起到疏通效果,反面教材则不可估量。
四、调整幻想与现实差
说这么多你或许从幻想的阈值,所形成的因素“先天基本条件影响,后期资本催生,时代中个人自由发展”以及“投射和移情”五个方面对此有所认知。
有些先天性基因遗传无法改变,但后期所形成因素均有机会调整,那我们到底该如何让期望和实际达到正常状态,进而让行动力提高,这里有几个方面的思考送给你。
1. 降低状态阈值
智远常说:可以和优秀的人共舞,但不要与优秀的人相比较;要试着放下内心过多的期待,将心中那些标准放到脑后,不要急着要求自己一定要达到某个目标,而要给所做事情一些时间。
我的一位朋友,他看我写作内容很有启发,于是在心中设定目标要短时间超过我;最后却因压力和急功近利想要满意结果,把自己练焦虑了。
这种场景有很多,如同你看某人做一件事如此简单,自身也要尝试,最后发现难度并非肉眼所见。
我认为,认清现实与内心预设目标的落差很重要,它是根源;这种落差可能是人际关系上的,也或许为自己的能力。
总而言之,当我们遇到“欲望与现实”相撞时,首先要看清自己几斤几两,让心态平稳下来降低期望值。
不要与自身本性抗衡,并询问内心这是我真正想要的吗?如果是,去摸索与它和谐相处的方法,进而持续迭代。
2. 给泛信息做减法
我们众多幻想均来自于“信息的催生”,或许你兴趣广泛,手机中一大堆APP公众号与社群,留着臃肿卸载又怕错过,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就像身边朋友说,我加入那么多资源群是为了寻找人脉,方便日后合作能找到“弱关系”。
我经常说人脉的本质是价值交换,你若强大就犹如峰终定律,别人终将主动找上你一样;换句话说人也是信息,我们要过滤到没有价值的信息。
如果单纯想屏蔽无关信息的干扰,原则上只需屏蔽即可;譬如关闭通知,取消关注甚至卸载APP。
但更进一步的问题可能是,信息爆炸时代我们要从海量信息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进而才不会被别人情绪化内容所放大欲望。
所以,信息不是知识你不需要获取更多;做好减法只看权威媒体的报道,精选可依赖的信息源,不追逐过热或快闪式流行信息,注重事实与轻观点;定期闭关屏蔽外界纷扰。
3. 加冕显意识皇位
有两句非常管用的话叫“关我啥事和对我有什么用”;某件事还未行动就出现幻想时本质属于精神内耗,大脑的意识构成分为“显意识与潜意识”;前者可控,后者属于控制不住的状态。
换言之你制定的各种计划,目标,都是显意识作用下进行的;而发呆,走神,幻想都是潜意识作用的。
譬如显意识说该收拾下去学习了,而潜在意识则表述为“我这么难受,还需在休息会儿”。
因此当潜意识打败显意识得到“大脑”的宠爱时,你就会陷入负面情绪的幻想中,更别说投入到工作与学习中,那该怎么做呢?训练注意力系统并加冕显意识的皇位。
这几个小习惯不妨长期坚持,分别为做事前减少干扰,明确目标;培养节奏并赋能其意义,生活里正念冥想;练习静坐,养足精神也必不可缺。
五、总结一下
让人沉迷幻想的,不过是对现实不满的状态自己又不想改变,还要透支预期。
所以试着去行动,把想做变成该做,把该做变成“主动要做”;能拯救人生的从来都不是空想,而是踏踏实实的付出。
不管理想中的兴趣也罢,目标也好,所得到的结果都是要靠努力行动的,不是吗?
部分观点学术参考文献指导:
1.论马克思《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伦理主题
作者
王智远,公众号:王智远,互联网学者,左手科技互联网,右手个体认知成长。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