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不能过于理想化

一、从今以后的产品经理,不能过于理想化

之前我以为,产品经理、UI、开发、测试、客服、市场销售,这应该是产品团队的标配,分工明确,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高效配合。但是后来的几份工作,让我知道,这种资源配置太理想化了,做一个产品或一个项目,只要有产品经理和开发就行了,甚至很多时候,产品经理也不需要。

互联网泡沫是2021年底开始破碎的,大量企业开始裁员,甚至倒闭,大量的从业人员失业,互联网人才市场开始供大于求。之前盛行的互联网公司运营模式,即用资本的钱组建专业的开发团队,做专业的产品,回报存在不确定性,前期亏损、投入巨大、风险高。泡沫破碎之后,资本纷纷撤资,很多公司把活下去作为首要任务,赚钱成为了公司的第一要义,人员缩减是降本的常见手段,虽然人员缩减了,但老板说:公司赚钱的业务不能受影响!

二、原来做一个产品,可以不需要那么多的角色

21年底被互联网公司裁员后,进入了一家传统企业做产品经理,面试的时候我问,我们开发团队的人员规模是怎样的,面试官是公司的研发副总,他回答:我们的开发是外包的,有个专业的开发团队。我继续问,那测试呢?他回答:测试的时候我们市场和运营人员会帮助一起测试。我进来后,慢慢发现,副总口中的专业的外包开发团队,就是一个人,前后端都是自己干;市场和运营人员其实就是1-2个人,测试也帮不上忙,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产品细节逻辑。那就相当于,这个项目的开发团队只有产品经理和一个开发(微笑)。

刚从互联网公司毕业的我,一开始,很不习惯这种人员配置,产品经理真是身兼数职,前期需求调研、产品设计、bug测试、产品上线培训、新客户产品上线协助、兼职客服……这些工作都扣在了我的头上,事情很多很杂,我从这家公司离职交接的时候,接替我的同事交接的头疼,他说你怎么这么多事情啊。而且并不只是一个项目,是多个项目并行,好在开发资源有限,产品经理也不会因为项目多而很忙。

根据二八原则,把工作做成100分需要10个人,那如果只需要把工作做成80分,甚至70分,只需要2个人就够了。由于资源不足,小规模团队做产品,不要求做到100分,能做到80分就行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产品并不是去市场一线与竞品厮杀,拼产品拼资源,而是点对点的项目。比如公司有一个稳定的客户,客户新增了新的需求,有很好的付费能力,公司就会考虑小成本实现,满足客户需求,达成交易。可能是公司一个稳定的客户需求,也可能是公司所在的小众行业的需求,像这种大型互联网公司瞧不上,市面上没有成熟的产品,小规模团队才能“趁虚而入”。

从上面这家公司离职后,我又进入了一家国企,国企的做事思路也是一样的。做一个项目,只聚焦于客户提出的核心需求,需要实现那些功能,只关注这些,至于前端的展示、交互都不重要,如果有现成的框架,直接套用都行,所以在这个场景下,连产品经理都显得有点多余了,只需要开发人员就够了。

三、并不是所有产品经理都能进大厂

在国内众多的企业中,大厂是极少数,同样,大厂的产品经理也是极少数,大多数产品经理根本没有进入大厂的机会,整个职业生涯都都待在中小厂。而进入大厂获得高收入的同时就意味着加班,牺牲个人健康和时间,我也996过,不是摸鱼卷到晚上下班,是一直保持较高强度的工作,那段时间是非常渴望下班和周日的,内心极其抗拒上班。网上说,996每周休息的1天并不是让你放松的,是为了让你为‘明天又开始上班了’做心理建设的,真是我当时内心的真实写照。996的工作作息,坚持一段时间还可以,如果长期如此,真的要牺牲很多。

刚毕业的同学也不要以为产品经理是个很高端的职位,你说什么开发就要做什么,决定了产品的方向,感觉很牛。我选择职业方向的时候,那时的产品经理岗位正火,网上说产品经理就是公司的小CEO,这真是盖高帽。中小厂的产品经理有多少做的是工具人,老板/领导说什么就做什么,每天只负责画原型,其实更像是个产品设计师。

我的第一份工作,就是个画原型的。需求池是领导管理的,领导每周把这周的工作内容安排下去,明确做哪些功能。接到任务后,如果是新的业务,就开始找竞品学习(照抄),现有的优化就直接按照需求描述进行修改,然后画原型,评审原型,写PRD,照着原型开发,结束。做的就是办公室产品,缺少对客户的了解,对具体业务场景的了解,需求来源就是客服登记的问题或需求,根本没去客户现场调研过,没考虑客户为什么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什么场景下提出的。而需求调研是产品经理工作的重要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调研结果也决定了产品开发的方向,如果调研有关键性偏差,会直接导致产品失败。需求调研的具体方案,大家可以进入我的主页查看我的上一篇文章,或许有一定价值。

四、产品经理最后都去干什么了

网上都说互联网干到35岁就失业了,我觉得,就算没失业,也在失业的边缘了,或者已经在降薪了。首先B端产品经理严重受到行业的限制,你如果做的是建筑行业,下份工作很可能还是建筑行业,因为如果转行去其他行业,如医疗行业,那你之前的经验就白废了,相当于从小白重新开始,薪资很可能不升反降。

在同一个城市,没有那么多相同行业的公司等着我们跳槽。等我们有了家庭,除了行业的限制,还有城市的限制,找工作时都会把目标城市筛选为定居城市,除非你想和自己的家庭异地分开。把行业和城市这样一筛选,你会发现,可选的公司就不多了。所以如果我们做B端的产品经理,选一个大赛道,很有必要,增加我们后面的选择。

虽然产品经理特别吃经验,一个新手和一个老手相比,在大多领域老手的生产力是新手的很多倍,但抵不住年级大了。上份工作接替我工作的产品经理,每份工作都在同一个城市,所做的行业也比较杂,做过管理层,待过国企,但今年39岁了,被裁了几次,前段时间空窗期了半年,来了我们公司,据说给出的薪资只有他期望薪资的一半,这就是现实啊。产品经理干到最后,有去跑网约车的,有送外卖的,有创业的,有考公的,有进传统企业或者国企躺平的……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后路考虑,个人自身情况又不同,所以没有标准的发展路径,只有因人制宜才是最合适的。

五、给产品老人的一些建议

1. 永远贴近业务

在工作中你会面临一些微妙的选择,是纯做管理,搭团队管人,还是更贴近业务。这两者往往不互斥,但是很多人会不自觉的偏向前者。所以经常看到一些朋友的焦虑,虽然纯做管理相对要轻松一点点(很多时候也未必有多轻松),但是自己的那把剑容易钝。贴近业务是很考验人的,也很累,但是能够让自己始终在一个好的节奏上。

2. 注意警惕自己的体制耦合度

所谓体制,在各种地方都存在。比如你在一家大公司里工作,你会发现很多时间其实在处理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工作,这个比例不低。你在这里的时间越久,越是熟门熟路,知道该从哪些部门争取资源,如何搞定各种各样的关系。但是反过来,你也会让你的体制耦合度不断增加。等某一天你到了另一个地方,会发现自己原本得心应手的工作,对于新的工作价值不大。

3. 平台能力不是个人能力

在一个平台上,这个平台会让你具备很多力量。需要明白这些力量未必是自己的能力。你在一个好的平台上能够使用的资源,可能到了另一个相对小的平台上,就用不起来了,这时候自己真实的短板就出来了。我见过一些在大企业工作的朋友,在创业公司时很痛苦,因为感觉自己很多地方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4. 扎扎实实积累资源

很多人不理解资源的含义,以为认识一些人就是资源。其实你得成为一个网络里的节点,不能是单向的,得是双向的。我见过一些人动不动说和这个人熟那个人熟,什么叫熟呢?如果你请人帮忙,如果你需要找人合作,人家能否信任你?你做过什么事情、有什么积累值得对方信任?这是从内到外的积累,不取决于能说会道。

5. 讲原则与结善缘

首先在公司里工作,要做好事情,讲原则,这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在行业里能够顺手帮忙的,尽量能够帮忙,这是结善缘。因为很多时候你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可能今天别人是找你帮忙,过两年,就变成你要找别人帮忙了。有些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认为自己今天的积累已经足够,但其实如前面所说,很多时候是公司和平台的能力,而不是个人的能力。在这种认识下,一些人甚至会有意为难、做一些损人未必利己的事情,现在可能还觉得挺好,某一天就会吃亏。当然这里有个最基本的点,就是要有原则,在为公司、产品做好事情的前提下去结善缘。

6. 分的清时和势对自己的影响

很多人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而低估时和势对自己的帮助,以至于做职业的决策时产生偏差。很多人认为自己做的好是因为自己能力强,但是这是全部原因么?其实很多人是因为在正确的时间点跟上了正确的趋势,或者进入了正确的公司。当然能力肯定不会差,但是要明白很多加成其实来自时和势。如果今天再重复一遍以往做的事,还会如之前一样顺利么?未必。要正确认识这一点,一方面,寻找时和势,让自己顺流而上,另一方面,避免判断错误的时和势,认为参考以往,自己的能力已经足以驾驭。该保守估计的时候要保守,不要因为自己以前能做得好,就认为自己今天一定能做得好。

7. 找到一些机会,往往是概率事件

一个经理人的早期经历,挺值得借鉴。在投行工作时突然整个机构遇到问题,他被裁员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两个星期的时间,投出了两千份简历,最终他拿到了一个 Offer,后来一路成了投资圈的佼佼者。这里的重点,是两千份简历,拿到一个 Offer。这就是个概率事件,你不需要到处受欢迎,你又不是人民币,你只需要一个机会就足够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