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

罗胖到底想说什么?记《2016 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

2016年的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罗胖到底有哪些干货分享呢?从31日晚8点半到凌晨12点半,我没有挪过窝,守在电脑边上,笔记写了15页。早上八点又温习了全部文字版,回看了最后30分钟的分享。我想只有这样,我写出来的东西才会有些自我感觉意义上的价值,也对得起自己花的时间。以下,是我的个人一些笔记整理和所想所感,欢迎商榷指正。跨年演讲的主线是围绕着创业群体展开的五只黑天鹅。分别是

罗胖是知识服务商吗?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裂变罗胖的跨年演讲你看过了吗?有什么感受?我的朋友圈瞬间分裂了。学生们和企业界的朋友似乎对于跨年演讲非常兴奋,纷纷转发其“干货版”。里面的很多金句截屏也被单独拿出来,发到了朋友圈。学术界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许多人对此根本没有反应。我怀疑他们压根儿就没有看(甚至是听说、关注)罗胖的跨年演讲。而从头到尾看完了的人一个个气鼓鼓的。千里之外的一个学

罗胖的跨年演讲 不过是一场无知的盛宴

又简要看了罗胖2015和2016的跨年对比,生出一个观感:罗胖看起来是在示意潮水的方向 其实只是在重复讲述市场运行下的已知结果。我不想评价罗胖跨年主题的正确性。他是一个立志于以说话为谋生手段的生意人。我会在他精心准备的演讲稿里找漏洞吗?nonono 我没那么蠢。他的讲述特色是:在分析总结时,将其中的某些共性元素之一抽离出来(比如时间),着重夸大解读,锦上添花之处是造一些新词

罗胖怎么做知识服务?

盖布精兵于友军之阵,完其势以威敌也。透明《罗胖做的是知识服务吗?》一文中,我们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是罗胖在做知识 产品 , 不是 在做知识服务。很多朋友读后误解了,认为我在指责罗胖吹牛和撒谎。我绝 没有 那个意思。商场如战场,没有哪个军事家在打仗之前会把自己的全部战略意图和战术动作都通知敌方,让他们做好准备的。虚虚实实,很正常。罗胖不正常的地方在于他要倡导透明化。《时间的朋友》

罗胖说的都对,但你不该全听。

过去的一年里,逻辑思维在不断刷新我的认知。辞旧迎新的这个时间点上,深圳卫视《时间的朋友》节目 实时收视率第一 ,这让人大出人意料。惊叹,终于有一天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似乎可碾压歌舞巨星、小鲜肉。不管怎么说,至少目前有这么一部分进步的人。这可能就是历史上的一个进步,中国人跨年不仅限于看综艺晚会。还能守在电视旁、甚至到现场听听跨年演讲,分析分析当下及未来的发展趋势。2016年,老罗

罗胖跨年演讲和得到的 2016 年复盘

2016《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后得到的首次例会,罗胖对【跨年演讲】进行了复盘,提出今后要用产品逻辑做跨年演讲, 不做春晚要做奥斯卡 。同时,对【罗辑思维】、【得到】这两个产品进行了复盘,他说公司2016年最大的收获是 “去罗胖化” ,并提出了 小镇主义、管理最重要的原则 ,以及 对于“选择”这件事情的认知升级 。他提出: 未来所有的产业,本质上都是房地产的产业。 下面我将从

为什么说罗胖与李善友终有一战?

如果罗胖与李教授打起来,你帮谁?春节刚过,36Kr就祭出了认知升级领域的一记重拳,推出了主打创投的收费型产品《开氪》,同时,专注于产品与运营的三节课也把线下收费培训烧到了上海与杭州;加上去年红火的知乎,果壳旗下的在行和分答,以及主打财经的《听见吴晓波》,今年认知升级领域将会继续加温。那么,罗辑思维和混沌研习社,作为这个领域最大的两个IP,这对曾经相互导流的好基友,为什么会越

从罗胖的创业报告,看罗辑思维的用人之道

近日罗胖在黑马学吧发表了主题《从罗辑思维到得到,我的创业报告》的演讲,分享了这家只有三年却成长飞速的公司,一些很有意思的用人理念。比如招的人要 “界面友好”、“能建设性的解决问题”、“长的好看”、“从不管理员工” ,这些貌似都是罗胖发明的词。从这些理念,可以让我们一探罗辑思维的用人之道,除了罗胖这大IP之外,支撑这家一直在风口的公司的团队和员工管理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作为一

《时间的朋友》的智慧和它的迷茫

相信不少朋友都看了罗胖2017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从他睿智的洞见中,我们无不察觉一种对世界变化的群体恐慌,夹带着对未来商业机会的血腥欲望。对, 世界快速变化着,变化得我们看不懂。即使被高人“一脚踹醒”后“看懂了”,人们也只意识到恐慌的事实。 实际上,人性本就这样,迷茫是常态:不舒服就恐慌,太舒适又会堕落。罗胖是个终极观念比较模糊的人(至少是他自媒体作品中的角色定位显得模

从《时间的朋友2017》中收获的16个新认知:市场篇、用户篇、成长篇

笔者尝试从产品经理的角度去看演讲中的一些案例和洞察,16个思考粗略分成三类:对于市场的思考,对于用户的思考,对于个人成长的思考2017年12月31日晚上看了罗胖的《时间的朋友2017》,随后又听了2遍音频,真的很佩服罗胖的演讲能力,而且给我的感觉是罗胖比前两年跨年演讲表现的更好了,整场演讲一气呵成,但是细细回味,其中的一些观点和论述似乎并不是很赞同。整场演讲以六个问题、六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