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好不好,你说了不算!

好产品永远是用户说了算

如果你是创业者,那么打造一款产品是必经之路, 好的产品是与用户进行连接的最直接渠道 ,而要想持续占据用户心智、长期获取用户关注,就必须 激活产品本身的可传播属性。

有很多好产品其实是单向的,对于产品经理而言,会有那种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无可挑剔的好产品,但 这种“好”可能很难被用户直观的感知到 ,更不用说让用户自发进行传播和推广了。那么这种“好”其实是没有意义的,有点像学生在考试前觉得自己学的很不错,一旦分数下来,就发现和预期相去甚远。

那么,如何激发产品的传播属性呢?有没有什么可操作的方法可以让我们找到路径呢?

在这篇文章里,我将提供四种方法,这四种方法绝非纸上谈兵,都是经过多年实践后总结出的心法,未必适用于每一个人,但绝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一、在设计之前赋予传播性

传播性这个特质并不是想要就有的,对于很多产品经理来说,需要在打造一个产品之初就给予充分考虑,在核心功能里充分赋予传播性,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 产生想要去分享或者不得不分享的念头 ,这样,接下来的工作就相对轻松了。

最常见也是最容易想到的办法是什么呢?那就是奖励性的设定,比如很多软件里,只有分享才能使用更多功能,或者分享后可以得到某种附加价值,甚至线下很多小吃店都设计了转发朋友圈打折的活动,这其实也是一种传播属性的加持,只不过层次比较低而已。

可以说,自从有了移动互联网以来,许多商家都在这件事情上煞费苦心,玩出各种花样,为的就是能够引起用户的主动传播,目的并无二致,但手段却有高下之分。

比如曾经火爆一时的“分答”,就是从设计开始,让提问的人和回答的人都能赚到钱,这种模式是如此新颖,以至于用户无需再去受什么引导,直接就会忍不住的分享。

“分答”的玩法足够新颖

就算是那些看起来很牛逼已经无需再去忽悠的产品,在设计的时候也都充分考虑了传播属性。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iPhone,不知大家还记不记得,第一代iPhone刚出来时,有许多让人惊艳的东西,比如大屏触摸、多屏触控,以及基于互联网的浏览属性。当时的iPhone有许多方向可以发展,但是乔布斯毕竟是乔布斯,没有被设计这个维度所局限,他在设计层面之上,又加入了消费者的心理层面考量,最终呈现出来的是一个让我们惊呼的产品,我相信,如果那个时候就有朋友圈,肯定有很多人会去分享的。

二、要显著地去吸人眼球

在beats耳机推出以前,人们对耳机是有刻板印象的,认为耳机无非就是黑白色的设备,两个听筒一根线缆,顶多是音质上的差异,很难在外观上有明显的差异性。

但beats却能另辟蹊径,从另外一个维度出发,在外观设计上做足了功夫,他家的耳机不仅是听音乐的设备,更是一种配饰,一种彰显个性的外在表达方式,beats又请了很多明星,让他们一方面做广告,一方面在许多公众场合里佩戴他们的耳机,消费者看到如此与众不同的耳机,难免会产生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一旦扎下根,就会引发关注,从而为购买埋下伏笔,奠定基础。

beats耳机的抢眼设计

现在正火热的共享单车,为什么都选亮色,ofo是黄色,摩拜是橙色,就是因为在公众场合,这种醒目的配色会吸引路人的目光,大家对自行车没什么兴趣关注,但是对很多辆一模一样、颜色鲜艳的自行车却会天然的关注,这样一来,就能够在用户中引发大规模的传播。

一个产品的好,或者说其核心价值点,一定要让用户能显著地看到 ,那种等着用户慢慢去发现,去摸索,其实是相当被动的姿态,并不值得我们效仿,所谓低调,也得让用户知道你在低调,要不然,只能注定默默无闻。

三、给用户选择,或者制造选择感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在追逐个性化,以前是因为没得选,可选择的范围十分狭小,并不是因为用户不想选。现在商品和服务的种类越来越多,琳琅满目,用户心中其实是默认了选择的极大丰富,在这种前提条件下,个性化就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点。

在传统行业里,个性化做的最好的我认为是海底捞,这家火锅店可以根据不同的消费者进行不同的服务,而非其他餐饮店提供的同质化服务,我们都在说海底捞服务做的好,究竟好在哪里?很少有人能说明白,这种好并不是姿态摆的足够低、频次足够高、态度足够殷勤就能做到的,而是充分尊重了每个消费者的差异性,进而根据这种差异性来提供不同的服务。

海底捞的服务已成特色

日本有家餐饮店,提供的则是更为彻底的个性化服务,想在这家店用餐,需要提前半个月预定,之所以要这么长时间,并不仅仅是因为口味好,而是商家需要提前和顾客沟通好,确定顾客的需求,比如求婚、商务宴请、老友相聚等,再根据顾客的具体情况和具体场景,进行差异化服务,十分精准,很受欢迎。说到这里,我不由感慨起马云所说的那句:“不是实体经济不行了,是你的实体经济不行了“。确实,很多时候,当人们都在抱怨大环境的时候,很少有人能够冷静下来想一想自己的实际情况,套用那句曾经流行的话,”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还轮不到拼天赋的程度“。我想说,” 以大多数商家的用心程度之低,根本还轮不到抱怨市场的程度 “。

四、做一些超出用户预期的事情

在消费之前,我们对于商品和服务总是有所预期的,买个空调,我们预期的是能够制热和制冷;买个热水器,我们预期的是能够方便的洗热水澡。

但绝大多数消费行为都是在预期内发生的,相当一部分甚至根本达不到预期。而这,就是创业者的机会所在。

比如锤子手机就是其中高手,我们对于一款手机的预期已经越来越少,尤其是安卓阵营的手机,同质化现象相当严重,但是锤子的每款手机,其实都是在超出用户预期的。

比如M1发布会,老罗展示的one step和big bang功能,在技术上并不是什么高难度的事情,但是在用心程度和对痛点的把握上,绝对领先同行一个身位,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就冲这两个功能买了锤子手机,因为在其他手机上根本无法实现这种功能,而这种功能的便捷又具有极大的诱惑性,用户口口相传,就连那些对锤子手机不怎么感冒的人也会转变固有看法,开始对这款手机抱有期待。

锤子手机总是有超预期体验

所以,做好一款产品本身应该完成的使命,是分内之事,但远远不够,我们必须竭尽全力的去考虑,在考虑成本的基础上,可以加入哪些因素让用户产生超出预期的感受,这一点相当重要,做到了就是加分项,做不到就难以体现差异性,面对日益挑剔的用户,我们不得不想的更多、做的更多。

永远不要希望通过运营手段来解决所有问题,有些问题只能靠产品来解决,在用户被持续轰炸的今天,过度的运营效果上可能会适得其反,就如我经常强调的那样, 根本没有什么捷径,只有方向明确的路径让我们通过 ,好产品不是自己说出来的,永远都是用户说出来才算数。

作者 公子在野

关键字:产品经理, 用户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