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丨“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

超级产品经理

来源| 帮推客栈 ID: bangtuikezhan

   作者| Roy

无论新媒体以何种形式融合品牌营销,根基发力的连接点依旧是“内容+传播”。

内容这种东西就像炸弹一样,内容越好,引爆效果越好;传播就像发动机,如果比较精准的话效果会更好。那么“内容+传播”究竟要如何切实的发力品牌营销呢?今天我们继续深入探讨。

理解内容与渠道的含义

内容所占的角色之于整体与就好比是“1和0”的关系,无论后面再加上多少个0的话,没有内容这个1的话,你的每一个渠道每一份加载每一份努力实际上效果都是非常甚微的。只有非常好的内容,借助渠道的传播才能进行更好的拓展。

同样渠道的选择也要重视多种的不同性,每个渠道都有其自己的特性,比如微信公众号的输出是不能单纯的复制去不同的平台的。每一个渠道平台都要额外加以一定的揣摩去看什么样的内容适合这个载体的发布。

内容要抓住用户转发的点,现在其实每一个门户的客户端(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都在蓄势放大招。这些平台往往都会也很标题党的用形式去打磨,就如同刚刚说的,在微信上能引爆的内容照搬到了今日头条是行不通的,要随时去比对那些几万阅读的文章从标题到形式都是怎么做的。

内容与渠道之间的联结

内容与渠道之间还是存在几个维度的,分别为: 成本、人群、场景、目的 。

在做营销的时候,你的内容与渠道是要符合以上四个维度的。某些渠道成本非常高,当然就要采取其他的渠道去传播:以“逃离北上广”为例,投放的平台还是以文艺、情怀为目标人群,毕竟大家的价值观念比较统一,在这些对内容有利的渠道条件下才会爆发,其他的平台也不会有更好的效果。

打造内容时一定要有目的的,如果我的目的只是为了做传播,打打知名度,我们就可能要选择一些并不能够直接打入精准人群的渠道,去广泛散播就可以了。如果我们希望在短时间内提高产品的销量,就要重新选择新的方式。京东众筹就是一个综合的例子,它把内容的一些东西夹杂在了众筹的概念中,但更多的不是在卖产品而是在做产品发布的传播。

内容为王?渠道为王?

“内容为王”是现在被提到最多也是公认的一种说法,现在也正是内容的时代,产品营销渠道接内容、服务接内容、做好内容就是做好内核。但是也不得不说渠道现在势头非常猛。微信红利期过了这个是事实, 全渠道策略 就成为了新话题,要么就“ all in ”到一个平台上,赌这个平台的成长。

平台和平台之间目前倒呈现比较割裂的形势, 我们在跟某一个平台绑定的时候会发现他会有越来越多的要求让你去服从,比如竞品的屏蔽等等,这其实也是在考验你是想“保持自由之身”还是“被豢养”。

前阵子就有一个例子就是人民日报第一次发声对短视频进行了评论,这不由得让人猜想下一个风口又是什么?或者说当你看到这个风口的时候是不是说明它就已经过时了。但是面对这样的渠道悖论的时候大家又是同样的迷茫,又必须做出抉择,你是全平台还是all in其实各有各的利弊。

总之,内容要有独家性才能获取到跟你完全匹配的人群,无论你去分发什么样的渠道平台,你要去搭配它的属性才能获得相应的流量和符合它们标准审核的推荐。

内容还是要垂直在一个细分的领域,并且与渠道所匹配,不要轻易全部押宝,如今的自媒体也仅是一个平台,或是说一个舞台。自媒体中就算是一个小的创业项目,自媒体在商业的角度上来说是个流量的买卖,最后就是变现。变现的途径也就那么几个,还是要在平台上包装自己,以粉丝的期望去匹配。

内容再好终究也会遇到一个问题:你到底想做什么。你说你想做一个好号这已经很不现实了,大号目前无非是要么广告要么电商。所以建议还是写写自己的BP,找找差异化和定位。

从新媒体,聊到营销,聊到内容与渠道,通过一步一步深入的探讨,我们落实到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到底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对于品牌营销,对于新媒体,两者的结合与搭建,你有你的答案了吗?

关键字:产品运营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