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英《征婚启事》

刘若英--《征婚启事》

    眼科大夫杜家珍的男友失踪了一百天了,因为他是个已婚男人,所以,她也不敢大张旗鼓地去找他,只好对着他的录音电话滔滔不绝地倾诉。与此同时,她在报纸上登出一个征婚启事:“生无悔,死无惧,不需经济基础,对离异无挫折感,愿先友后婚,非介绍所,无诚勿试”。随后,有近三十个男人走马灯般登场,她坐着一辆大巴来来去去地,到茶馆和他们见面。最后,谜底揭晓,她的男友其实早就因为飞机失事而身亡,长久以来,录音电话的那头,是她男友的妻子,享受着这种因为不明就里的断绝而造成的折磨,却终于难以为继。杜家珍知道了真相,在最后,想起了应征者中唯一一个令她有淡淡爱意的陈先生。

  看这片子,单只为借着刘若英这样一个女子的眼睛看看那些男人的众生相,并由此乐不可支,就已足够了,这些男人,包括一个没完没了嚼着槟榔、飞沫四溅的工人,一个摇头晃脑的A片爱好者,一个侃侃而谈的寻找免费一夜情的恶浊男人,高级皮条客、年轻的自闭症患者、一旦投入弹子游戏就全神贯注的乐器经销商、吝啬的小学老师,等等等等,他们丑陋、猥琐、吝啬、贪婪、愚笨、沉闷,不自知,而且因为我们始终是站在刘若英的高度去审看他们,因此,他们的缺陷俞发被单另、提纯、放大、慢放、凝滞,终于到了恶毒不可忍的地步,却款款地止住了,这一点点节制也不是因为善良,而更加是因为毒辣,编导知道自己的精辟,所以点到为止,从此,那些男人就永远定格在他们口沫横飞的那一刹那,再没有回旋的余地。关于此片,一个叫卓紫的人说得好:“当她的世界里那个已婚男人遁了踪迹,她便要牵扯出一群男人来明目张胆地嫌弃他们。腆着脸前来的男人也终究不争气:形形色色,丑态百出。于是给了她理由,她可以大张挞伐,长驱直入,含着莹莹泪光诉说自己的天大委屈。这是含蓄的两性争斗,不比《罗曼史》那种光天化日下的你死我活”。

  这精致、轻倩的故事,由刘若英主演,中国的女演员里,如果还要有一位可以将这个角色演得这样出色,应该是莫文蔚,她必须集冰雪聪明、世俗世故、温暖、疏离、嚣张、沉静、喧闹、孤寂这样许多种矛盾的品格于一身,却又节制、内敛,这样的演员,能想出来的,大概也只有这么两个。许多的场面,仅仅由旁白和刘若英脸上细微的表情来推进,别的演员不是做不来,而是做不出刘若英那样的聪明丰富,如果换了陈好那一类的演员,我们大概会暗叫一声活该。而片子里那些客串的演员,也都是台湾文艺界的名人,台湾人看来,大概非常亲切熟悉。钮承泽(《小毕的故事》、《黑金》)和陈文茜在影片中扮演自己,伍佰演乐器商,金士杰(《暗恋桃花源》)演那个小学老师余文,施易男演那个自闭症男子,蔡明亮的御用演员陈昭荣演陈先生,都是惊鸿一现,却也灵光频闪。

  征婚是个具有延展性的、珠串般的故事核,陈国富大可以只凭借这个故事把影片延续下去,但是在这里,他还是设计了两条辅线,一条是杜家珍向心理学教授的倾诉,因为有了那许多实在的应征者做铺垫,所以这里的倾诉是虚的、概括的,另一条线,是她对着录音电话的倾诉,大概是为了让这一条线最后有个交代,所以有了一个意外但却落了窠臼的结尾,有人说,这是让一个王小波式的故事,有了一个席慕蓉式的结尾。

  编导陈国富是值得期待的,就电影论电影,他和蔡明亮、杨德昌、侯孝贤比起来,其实不差什么,他只是看起来热闹世俗些,又不够敦厚苍凉,因此显得不够大气。他却也不急,只说自己要拍的是商业片,2002年他那部由刘若英主演的惊悚片《双瞳》,情节、节奏、气氛,简直无一不妙,道观里大屠杀的那场戏,更是同类片子里最教人叹为观止的,看电影,也不一定非要看个庞大深刻吧,一朵花和一片海,在看电影人的心目中,大概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征婚启事》是小说改的,小说又是用真事写的,它的原著者陈玉慧多年在欧洲从事戏剧工作,通晓多国语言,“常能与外国元首谈天喝茶”,1989年11月,她在报纸上刊登出了电影中出现的那则征婚启事,随后与42个应征者见面,并把见面的经过写成了小说《征婚启事》,这小说最先改编过舞台剧,获得成功,在1998年被陈国富青睐,改编成电影。可想而知,这样一个女人,半真半假地征起婚来,等于是仙女故意下凡,印证自己的优越,所以,恐怕也没几个凡人入得了她的眼。但是,人又真是分三六九等的,跨越自己的等次,往低些的地方放眼望去,也真是哀鸿遍野,怪象丛生。再厚道些的,也很难忍着不把自己的得意说出来。(文/韩松落)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内容举报】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