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变异性HRV

来源:什么是心率变异性(HRV)?以及HRV能告诉你什么。 - 知乎 (zhihu.com)

什么是心率变异性(HRV)?以及HRV能告诉你什么。

木森

今天,我们继续谈关于心跳的指标。

这一期,我们讲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lity,简称HRV。

【概要先行】

① 健康的心脏拥有健康的“不规律”,HRV测的就是心跳的不规律性。

② 心跳的不规律性是由自主神经主导的;因此,HRV能够反映神经系统的健康。

③ 通常来说HRV越高越好。高HRV代表更好的心血管功能和抗压能力,而低HRV意味着更高的焦虑抑郁风险,以及更高的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④ 压力过大、情绪波动、睡眠不良、某些药物和食物,都可能降低HRV。

⑤ 持续锻炼,特别是耐力训练,能够改善HRV水平——使HRV升高。

1.什么是HRV?

健康的心脏拥有健康的“不规律”。

比如说,你此时的心率是60,这并不意味着你的心脏是1秒钟跳1下。

真实的情况可能是,两次连续心跳之间间隔1.12秒,又有另外两次连续心跳的间隔为0.86秒,只不过平均下来一分钟跳了60次。

而HRV测量的,就是这种心跳的不规律性。

如果你的心跳很规律,那么HRV就会比较低;如果你的心跳间隔差别比较大,你的HRV就会相对较高。

通常,我们希望HRV越高越好。

心跳的这种不规律性是由我们的自主神经所控制的。

人体中的自主神经调控着身体中不受人主观控制的功能,包括心跳、呼吸、血压和消化。

自主神经分为两种,分别是“战斗或逃跑”的交感神经和“放松或消化”的副交感神经。

而HRV,则能够反映你的自主神经的工作状况。

如果你处于“战斗或逃跑”的交感神经主导的模式,你的HRV会较低。

如果你处于“放松或消化”的副交感神经主导的模式,你的HRV会更高一些。

较低的HRV意味着更高的焦虑、抑郁发病率风险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而拥有较高HRV的人,普遍具有更好的心血管功能和抗压能力。

2.如何监测HRV?

要如何监测HRV呢?

一些智能手环、指环和手表支持HRV的监测。

除此之外,你也可以用HRV4Training这样的App,通过手机的后置主摄像头来进行HRV值的检测。

目前许多手机都会有多个后置的摄像头。

如何知道哪个是主摄像头呢?

打开相机应用后,试着用手指盖上摄像头。

盖上后,手机屏幕会变得全黑的那个摄像头就是主摄像头。

可穿戴智能设备能自动帮你监测HRV。

但如果你用的是HRV4Training这样的APP,我们需要监测的是静息HRV。

具体操作是,在每天早晨起来且安静时,花一分钟的时间进行检测。

需要指出的是,心率变异性会有多种计算公式。

不同的设备计算方法不同,测量出的结果也会不同。

并且,HRV并没有一个最佳的标准区间,因为它会受年龄、荷尔蒙和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没有同类人群比较时,HRV最有用的价值在于和你自己的基础值进行比较。

3.HRV受什么影响?以及有什么用?

一些环境因素,比如压力,会让你的副交感神经受到抑制,并激活你的交感神经,从而降低HRV。

如果你的HRV降低了,表明某些因素对你产生了影响,比如压力过大、情绪波动、没有睡好。此外,吸烟、饮酒和一些药物也可能会让HRV降低。

如果HRV出现了连续的骤降,有时会是患病的前兆,这提醒着你需要注意休息。

反过来,如果你的HRV的趋势在升高,说明你可能做了一些正确的事情,比如吃得很合适、睡得比较好、或进行了适当的耐力训练。

总体上来说,监测HRV能帮助你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而在以下三种时期下,HRV可能会派上更大的用场。

① 情绪不稳定期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情绪不太稳定,那么监测HRV可能有重要的意义。

在一项纳入183名研究生的研究发现,静息HRV更低的人更难调节自己的情绪。

这些人的具体表现有两个:

① 无法很好地辨别情绪,即是说,无法说清自己感受到的是什么情绪,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② 无法很好地控制冲动,常常表现为一触即怒。

所以,当你的HRV降低时,你可以检查下,自己是否存在情绪上的问题。

试着做下记录,认识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并试图找到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

当你的HRV重新回升时,说明你的情绪问题得到了改善。

② 锻炼期

如果你处于正在锻炼或有长期运动的习惯,HRV的监测也能帮助你更好地规划训练。

当你HRV比较高时,你比较适合去做高强度的训练;

当你的HRV比较低时,强度相对较低的训练会更适合你。

检测HRV能够防止你过度训练、减少你的受伤风险,让你能持续保持高水平的发挥。

③ 调整饮食期

如果你正在调整饮食,HRV也能告诉你是否朝着正确的方向。

由于脑肠轴的存在,你吃的食物能够影响你的大脑。

食物对大脑功能、认知和情绪的改善,最终能够反映在HRV这一指标上。

你可以通过观察HRV的变化,来了解你的饮食方案是否合适。

4.我的体验

我在2019年9月28日才开始养成持续监测HRV的习惯。

从总体上来看,我的HRV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中间有过几次明显的回落。

根据我自己的观察,每一次HRV的回落都和睡眠有关。

我通常的入睡时间是9:30前后,如果是在10:30后才入睡,HRV就会印上晚睡的印记。

目前的数据还有限,暂时无法去做更多的分析。

我想后续,我会有更多有意思的发现。

5.如何提升HRV的水平?

HRV的水平是一个能反映全身健康的指标。

而要提升HRV的水平,意味着整体健康的改善。

提升HRV水平,有4个方面需要注意,分别是压力、睡眠、饮食、运动。

应对压力,冥想和深呼吸训练都是很好的办法。

研究也发现,练习瑜伽能够有效地提升HRV的水平。

更多关于应对压力的方法你可以参考:《压力应对方案》

至于获取优质的睡眠,按时就寝、按时起床;白天多见光、晚上避免蓝光都是有用的方法。

而在《21条有效改善睡眠的建议》中,我为你提供了更多的改善建议。

至于饮食,这是一个因人而异的问题。但有4个原则应该是不会变的:①吃真正的食物,尽量避免过度加工食品;②获取充足的营养;③避免不耐受的食物;④控制每日进食窗口在12小时以内。在《构建你的饮食方案》中,我为你提供了更为详细的建议。

关于运动,耐力训练(最大摄氧量在60%-70%的运动,包括跑步、游泳、球类运动)能够提升HRV的水平。

还有一个有意思发现,那就是环境中的PM2.5污染物会降低HRV,但在补充维生素B族后,这种影响能够被抵消。

可以见得,HRV就像是健康的晴雨表。

尽管它是一个单一的指标,但其中汇总了许多的健康成分。

也许,还有更多有趣的事情,等着我们从中发现。

-End-

参考文献:

Kim, H. G., Cheon, E. J., Bai, D. S., Lee, Y. H., & Koo, B. H. (2018). Stress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 meta-analysi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Psychiatry investigation, 15(3), 235.

Routledge, F. S., Campbell, T. S., McFetridge-Durdle, J. A., & Bacon, S. L. (2010). Improvements i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with exercise therapy. Canadi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6(6), 303-312.

Sengupta, P. (2012). Health impacts of yoga and pranayama: A state-of-the-art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3(7), 444.

Williams, D. P., Cash, C., Rankin, C., Bernardi, A., Koenig, J., & Thayer, J. F. (2015). Resting heart rate variability predicts self-reported difficulties in emotion regulation: a focus on different facets of emotion regulat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6, 261.

Young, H. A., & Benton, D. (2018). Heart-rate variability: a biomarker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nutrition on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Behavioural pharmacology, 29(2-), 140.

Zhong, J., Trevisi, L., Urch, B., Lin, X., Speck, M., Coull, B. A., ... & Koutrakis, P. (2017). B-vitamin supplementation mitigates effects of fine particles on cardiac autonomic dysfunction and inflammation: a pilot human intervention trial. Scientific reports, 7, 45322.

免责声明:

本账号发表的内容仅是用于信息的分享,仅供学习参考使用。文章内容不能直接作为任何健康干预的依据。在采取任何预防、治疗或治愈的措施之前,请先与你的医疗提供者进行沟通。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内容举报】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