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研究

95 后深度卧底 QQ,只为读懂这一届 00 后

岁月如斯,如今95年朋友已经24岁,是联合国定义的“年纪最大青年”。作为一个社会人,你上次打开QQ是什么时候?可能是昨天——因为工作需要,你不得不传一个大文件。你上次用QQ聊天是什么时候?可能是上周?上个月?去年?你停顿了两秒,有点答不上来了。95后本是QQ原住民,可能在小学机房里注册QQ,每周盼着唯一一节电脑课,大家比着“挂太阳”,充红钻装扮QQ秀,互相到对方的空间“踩踩

绕不过去的“用户访谈”

在用户研究中,我们经常提到用户访谈,用户访谈是指围绕特定目的,向受访者进行问答交谈,从而获取受访者生活、经验或情境的观点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提问者需要通过巧妙的方式获得充分的信息,帮助解决产品的困惑。用户访谈是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在此过程中,研究人员就一个用户感兴趣的话题(例如,系统的使用、行为和习惯)向用户提问,从而全方位了解该话题。与同时涉及多个用户的焦点小组不同,用户

为什么我们会捂不住钱包,一步步沦为剁手党?

作为消费者,看了本文你会知道:为什么我们会管不住预算,剁手花费超出预期的金钱?作为商家,看了本文你会知道:如何利用消费者的情绪,让消费着快速做出购买决策。作为产品或者运营,你也可以从本文中获得抓住用户需求点的方法。有数据显示,90,95后的群体有着过度消费,透支消费的特征。但同样也显示,95后的收入水平其实并没有很高。明明入不敷出,为什么却依然肆无忌惮的消费着呢?我简单地分

互联网产品的用户研究工作流程

在日益注重用户体验的今天,用户研究越来越被公司所注重。用户研究在于通过一定方式对用户进行洞察了解,给出相关建议方案,从而帮助产品进行更好的设计。在日益注重用户体验的今天,用户研究越来越被公司所注重。用户研究在于通过一定方式对用户进行洞察了解,给出相关建议方案,从而帮助产品进行更好的设计。作为一个设计师,自去年开始我就逐步在所负责的项目中融入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但我发现实际操作

8 个常见的研究者认知偏误陷阱

认知偏误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尤其在用户调研中,它的出现更容易误导研究者踏入认知陷阱,将产品与功能越改越错。这时候,准确洞察研究者认知偏误陷阱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认知偏误(Cognitive bias)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是指当我们思考问题或做决策时,大脑会有一些固定的思维倾向。这个过程多是无意识的,有时也会带来正面作用,如帮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节省思考时间,更高效地做出决

零启动:运营驱动的新产品用户洞察

如果我们正处于产品启动期,但又没有大量面对面的机会与用户直接沟通,那我们要如何进行用户洞察呢?笔者结合《精益创业》提出的“构建-度量-学习”过程,分享自己对新产品用户洞察的理解。大企业推出新产品时,可以采用很多策略导出新用户,比如说,对已有产品的存量用户进行分层、引流,或针对某个渠道的线下用户、二级用户进行推广,吸引到线上新产品等等。但是更多的新产品是这样的:创业团队的新产

用户画像系统搭建思路

“本篇文章主要讲解精细化运营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功能——用户画像系统,并将介绍如何从 0 到 1 的进行系统的搭建,思路和功能点的设计。”一、数据分析的本质是什么首先,我们需要自己明确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数据分析的本质是什么?数据分析的本质是获得信息和知识,从而在判断和决策中使用。我们设计林林总总的分析模型、可视化方案,实际上都是为了得到一个最好的方法进行信息的展示。当我们通过

再理解用户,马斯洛需求该倒过来看了

优秀的心理学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的去解释或预测用户的行为,本文笔者将带着我们回到更接近用户心流的地方,去探讨用户是怎么思考的。一、懒得想国外科学家有一个研究指出:人的大脑占据身体的2%,但却需要消耗掉20% – 25%的能量。从生物进化的角度的角度来看,维持身体的最佳状态是第一选择,所以大部分的决定或决策,依赖经验做出选择就好了,不需要进行思考,因为会消耗身体更多的能量。这

简述常用的用户行为分析模型

​在产品的设计与运营过程中,通过数据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分析出用户行为与产品之间的关联,并针对性地对产品做出改进。一、常见用户行为分析模型在数据分析的大框架下,通过对用户行为监测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的行为归结于用户行为分析。用户行为分析可以让产品更加详细、清楚地了解用户的行为习惯,从而找出网站、app、推广渠道等产品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产品发掘高转化率页面,让产

电商江湖的未来,国内 Z 世代用户消费情况洞察

我们总想说年轻人不对,因为他们不受控制,然而,我们终将被同化,我们把这叫做与时俱进……一、洞察背景最近做投资,听到很多同行经常会聊起一个词,叫什么“Z一代”,起初我对这个概念也是一脸懵逼的,脑子里都是各种黑人问号,但是在同行面前,又不能暴露自己不懂,只能和他们一起附和着(社会社会)。刚好趁这个周末,笔者仔细研究了下Z一代,发觉Z一代里面其实也孕育着很多机会,其实,研究Z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