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

3000 字,8 分钟帮你理清红包设计的套路

我们经常在互联网产品上见到各种各样的红包,这些红包玩法各有不同,今天就以美团外卖红包为主来拆解一下我们们运营日常接触的红包。红包的作用首先,让我们看看红包都有哪些作用?1. 拉新基于人的天性,大部分用户容易被免费或小利所吸引,商家通过红包对用户进行补贴,用户获得红包进而产生消费行为。获得新用户的同时,也起到了培养用户习惯,占领市场份额的作用,典型的如滴滴刚崛起时发的乘客红包

后台设计基础:字段设计

各位好,通过虚拟账户这个点,简单介绍了虚拟账户数据结构、账务数据结构、交易基础体系以及相关应用场景,其中核心展示了账户数据结构、账务数据结构、交易流水数据结构,数据结构中最重要的就是字段设计。那么在后续的几个章节,我们就重点说一下后台产品设计工作中的几个基础工作,希望不了解后台设计思路或者是对刚入行做后台产品小白提供一些借鉴意义。后台产品经理在设计工作中,有四个基本对象需要

一次成功的红包助力活动,该如何设计?(以58App春节运营活动为例)

春节是一年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流量的高峰期。如何在这样的节日中打造一个体验不错的活动,需要产品、设计、技术的紧密配合,这次活动的合作和产出对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那么设计在其中做了什么工作,让我娓娓道来…1. 项目背景今年春节运营活动与以往有些不同之处,在为配合整体App冲量和促进活跃度之外,希望从主体、内容、推广资源上与乡镇、同镇、老乡概念相结合收集家乡信息,

1 句文案引发的增长及背后的逻辑密码

有时一条文案只需换一个词就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背后的逻辑密码是什么呢?先说个国外有关文案增长的案例——Tickle:一家在线存储照片的工具。开始的时候,Tickle把服务描述为: 在线存储你的照片。 效果不好,后来就修改为: 在线分享你的照片。只改动了一个词,就实现了6个月增加5300万用户的壮举。后来,他们又做了一款约会APP,如法炮制。原来的服务语是:

外卖产品优惠券功能设计(一)

作者根据自己空想的一个外卖产品“来伊份”来设计用户分享红包,来主要讲讲优惠券功能流程设计。为了更好的锻炼自己的产品技能,准备实际设计一个产品的功能。自己日常使用的最多、最熟悉的产品莫过于外卖软件,并且在下单后的红包功能也确实为自己带来了不少便利,所以这一次我准备为自己空想的一个外卖产品“来伊份”来设计用户分享红包。本篇内容主要是侧重于优惠券功能的流程设计,明确用户可以在“来

数十亿红包正谋杀我们的春节

集卡分红包,实质上已是能致瘾的卡牌游戏。你可能已是一场“谋杀案”的“受害者”,却不自知。当小张(化名)逐渐意识到这件事时,两天之内他已在支付宝、苏宁易购、今日头条、银联等平台上为几块钱的红包花费了大量时间。而他告诉氢媒工场,之所以热衷于此,原因只有三个字: 杀时间。抢一个红包何须花这么长时间?“谋杀”的字眼未免标题党了吧?看到这你一定有这样的质疑。但这并非耸人听闻。小张

15亿与2亿的较量:支付宝为商业拉量,QQ为幸福生活

最近几年,春节抢红包成了互联网时代必不可少的一大乐事。从QQ天降红包雨转战到支付宝集五福,春节红包也成了一个与新朋旧友们交流感情的绝佳途径。据悉,今年阿里再拿15亿制造声势,除了通过AR扫福字、蚂蚁庄园和蚂蚁森林活动、朋友间转赠福卡等形式集五福瓜分5亿之外;还有“一字千金、红包传心”活动,通过选“帅、美、福、酷、瘦”五字送福;并与央视春晚达成合作,在春节期间发放总额超过10

产品复盘:上线红包功能,真的真的没有你想的这么简单~

最近,玲子负责了自己产品的红包版本功能的大迭代,感触和收获颇深,觉得有必要做一次产品复盘的自我思考。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微信红包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红包文化,互联网时代的红包不仅承载着表达情意的作用,更多的应用在商业环境中。正逢新年过节的喜庆日子,红包这个功能话题,还是蛮契合主题的,希望你们喜欢。我记得之前有个程序员朋友跟我吐槽过,他们之前的产品经理直接丢了8个字给开发“红包功

红包大战花样翻新,短视频成新宠?

今年的互联网红包大战,又有哪些新花样?春节将至,除了春运返乡这项独具中国特色、成为“当代新传统”的“全民运动”外,置办年货、发红包等古老的传统习俗亦正在高度发达的移动互联网加持下,“老树开新花”,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而其中,尤以近年来越演越热的“互联网红包大战”最为瞩目。距离狗年春节年还有一周左右,今年的年度互联网红包大战已经打响。支付宝、微信、快手、小米等互联网巨头纷纷祭

吸引85%中小学生,成熟的QQ如何保持生态年轻化?

如此紧抓年轻人脉搏与动态的板块布局、前沿技术的扎实支撑、丰富多元的业务集群,难怪QQ一直是最年轻、最潮流一波人群的“主据点”。据新华社报道,由中国儿童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中国儿童参与状况报告(2017)》称,我国中小学生拥有专用手机比例达75.9%,85.5%有QQ号。报告数字直接透露出的信息是——有超过八成的中小学生每天都活跃在QQ各个平台上,而他们在QQ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