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惠券逐渐商品化

买下那几张,打折的优惠券。

01

2009年刚接触网购,那时候买东西还不懂什么优惠券。

在选商品的时候会和卖家墨迹一会,其实就是砍砍价,要么让商品稍微便宜点,要么卖家答应送点什么小礼品,印象最深的就是买双鞋至少要两双袜子,到手之后不合适就仅退鞋。

有便宜占,才会果断的下单付款。

不要质疑大众爱占便宜的心理,如果说有便宜用户却不占,无非就是便宜小到忽略不计,比如千万跑车和它的1000满减券,还是第二辆可用。

当下消费:精打细算,七天无理由仅退款。

生动描述了市场的现状,很多时候商品仅靠卷低价,很难促进交易转化,因为很多商家都在拼低价,用户对低价的感知也未必清晰,但是对打折活动却格外关注。

打折活动的核心工具:优惠券。

02

网购开始关注优惠劵,来自双十一的促销活动。

便宜多少不清楚,客单价却极高。

全平台跨店满减券,店铺单品券以及支付红包,那时候有耐心去排列组合最优惠的方案,后来规则就看不懂了,但是商品的上涨单价看明白了,在清仓式促销中,很多商品浑水摸鱼价格直接翻倍。

双十一,就被自己卸载了。

对于侧重交易场景的业务来说,优惠券是营销的基本手段,比如电商、金融、消费等领域。

典型的如P2P行业,在产品注册页面,会提示用户注册即送各种大额券,比如加息券和红包券,等到完成注册绑卡和交易的流程,会发现本金迷路了。

优惠券对于产品来说,也是重要的引流方式。

在最近几年,优惠券逐渐商品化,需要用户进行购买,这个场景相信常点外卖的打工人深有体会,买个会员送几张满减券,发现会员卖不动了,直接把券批量做成促销商品的方式售卖。

以相对低的成本,提高用户的复购率。

2018年前后外卖券还玩过裂变的模式,参考某多的逻辑,第几个人可以领到大额满减券,每天午饭之前工作群里最热闹就是帮忙点红包。

如果长期在某个平台消费,会发现优惠券的面额逐渐降低,客单价逐渐升高,换到另一个平台之后,短期会获取相对大额的优惠券,长期使用依旧会陷入循环之中。

俗称:大数据杀熟。

优惠券也许是个便宜,但未必是低价。

03

优惠券带有交易属性,难免发放的主体要精打细算。

制作一张优惠券的过程也同样很复杂,因为优惠券既涉及营销成本,也涉及促销产生的收益,本质是薄利多销赚的更多。

平台性质的产品中,首先要明确发行优惠券的主体。

比如电商业务中,店铺发放的券只能在店内使用,平台发放的券可以由平台指定使用范围;常见的全平台通用券,品牌或品类券,指定商品券等;当然也有不常见的,限时段使用券,限用户类型可领可用的券。

发放主体决定了使用范围,使用范围决定成本和收益结算方式。

券的优惠类型也是眼花缭乱,比如电商业务中的满减券和打折券以及包邮券,比如金融业务中的加息券和抵扣券,还有当下流行花钱购买的商品券。

无门槛优惠券好用,但是不好获得。

既然优惠券多少带点促销的味道,那么优惠券的有效期自然不会太久,领取后一般几天就会失效,或者在制作优惠券的时候就指定有效期,在部分场景中与活动周期是绑定的。

如果有效期很长,也代表用户的使用率可能很低。

既然优惠券都能被商品化,那么也就涉及发行数量的问题。

主要看具体的使用场景,如果是在拉新或者唤醒老用户这种长期业务中,那么发行数量接近于无限制,如果是热销品限时促销的活动中,那么发行的数量不但低,还有可能是定向用户群投放。

明确数量,方便核算投入和产出。

从整体上看,制作和发行一张优惠券,需要明确主体方和使用范围,配置优惠类型和有效期这些基本规则,然而只做到这些还是远远不够。

优惠券有了,发给谁发多少才是核心问题。

04

优惠券的本质是一种营销工具,而工具能不能用好提高交易的转化,取决于如何使用这个工具。

最佳效果就是:刚好需要正好领到。

在合适场景中,合适的时间节点上,向合适的人群,发放合适的优惠券;有个比较明显的案例,在昏沉沉的早上打开小程序想点杯咖啡,但是被微信消息耽误了,忘记下单支付。

不过两分钟:收到优惠券领取的消息。

基本逻辑:用户在犹豫不决是否下单时,产品敏锐的感知用户意图,向这类人群及时空投优惠券,并进行消息提醒,这种情况下最容易促进交易转化。

最终目的,就是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

单从场景上分析优惠券发放确实不复杂,但是在当下增量困难,存量竞争的困境中,业务需要精细化运营就依赖大量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手段,产品数字化的过程也不是三下五除二能做到的。

参与过这么一款产品,业务同时面向B端C端和G端,从公司高层意识到存量竞争和市场风险时,就开始业务数字化转型,历经近3年才完成核心业务的改造,从而提升整体的运营效率。

核心手段:线索、用户特征、业务需求,彻底的标签化管理。

这种模式下,任何用户线索更新时,都会匹配业务需求场景,极大的提升组织内部的协作和运营效率,当然也有助于降本增效。

在用户点击商品,下单支付,修改意向需求,都会触发数据层面的分析决策,并且持续的完善标签体系。

发放优惠券,就是顺带手的事。

这适用于产品运营时间长,业务模式复杂的系统,而在大部分常规的产品中,更多只是设计一个领券主页,展示用户可以领取的券,或者在商品主页进行一次分析计算,将可用的优惠券展示出来,引导用户领取。

可能没有标签化管理,但是存在用户分层的基本逻辑。

比如新人大礼包,最初不确定用户特征,会发放各种类型的大额券;比如会员用户的定期优惠券,或者部分商品直接会员打折;比如流失的老用户赠送面额偏大的券,撸把羊毛指不定就可以长期唤醒;比如正常用户下单就送优惠券,引导长期复购。

有个朋友说,点外卖两个手机号定期切换,使用的平台也是十天半个月换一个,哪个平台便宜就用哪个。

据说,可以反杀大数据。

05

优惠券发多了,会不会导致营收下降?这个说法完全没必要。

从产品研发的角度看,只是设计好各种优惠券的配置规则,然而优惠券面额和商品定价的关系,会有专业的市场或运营人员计算,公司高层对成本和回报更是极其敏感,用户数量或营收至少会得一样。

咖啡9.9卖多少年了,到底是不是价格战?

优惠券在支付时被使用即核销,不能再次使用,当然如果订单取消的话,大多数产品的优惠券也退回,使用之后的优惠券还有一个结算的逻辑。

并不是指成本分摊,而是营销所带来的收益分账,对于参与促销的商品,肯定要重新确定和平台的分账规则;比如带货促销模式,不但分账比例高,而且有商品上架的固定坑位费。

支付核销有两个关键问题:优惠券最佳组合,商品分摊的优惠金额。

对产品和研发来说,都是个复杂的逻辑,比如各大电商的双十一结算单,各种优惠满减操作猛如虎,可能只少付了2块5,所以更推荐积分加优惠券的简单模式,这里可以参考新消费品牌的优惠逻辑。

结算单直接明了:优惠金额3到5块。

除了支付核销,也存在优惠券过期失效,或者活动结束相应的券直接作废,原则上优惠券发下去就是为了被用户使用,如果不是在支付场景中被核销,那就值得去反思营销策略了。

是发错目标用户?是活动周期不合理?还是优惠券缺乏吸引力?

纵观优惠券的设计和使用流程,这是一个围绕交易场景的重要工具,如果对于这种产品的核心模块,都缺少数据统计和效果分析,无法衡量做的好与不好,那产品和用户最终可能会渐行渐远。

06

当下的互联网行业,开始尊重客观常识。

降本增效的背景下,也没有人力和财力去做花里胡哨的尝试了,实际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刚去查看产品的商城业务:

商品销量几百件,而单价过百的销量就几件。

三十岁面临失业压力,自然有消费压力,三十五岁面临失业,自然没有消费的动力,所以在产品营销设计上,也逐渐转型为积分和优惠券的简单模式,是当下比较主流的做法。

该模式的基本原理:买的越多优惠越多。

2017年那会,记得有款产品的用户不过8万人左右,但是每周一个小活动,逢年过节都有大活动,甚至为了活动单独配备了研发和运营人员。

2024年双十一的晚会都没了,以前多余的各种开支,会有用户买单。

但当下的消费心态:不求最好但求好和便宜。

作者:半问
Out of memory。公众号:半问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