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如何实现自我成长
成长路上有踩过坑,有平平坦坦,也有收获的高光时刻,本篇文章将分享我这7年的设计工作与成长历程,分享我在其中的心得感悟,希望能与你共勉~
一、浅谈焦虑
在一线城市漂泊,最不差的大概就是焦虑感,年龄的焦虑、性别的焦虑、未来的焦虑,尤其每天身边、网络中都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存在与兴起,为了解这些优秀的存在,以我自身视角,大致把他们划分为三类人群:
- 遥不可及的高峰;
- 可复用能量的榜样;
- 未来的自己。
究其根本,我焦虑的所在是希望能够通过借鉴榜样的力量成就未来更好的自己。
我,一名处于30+阶段的在职UI设计,也更希望能通过一些知识、经验的沉淀与积累,达到职场、生活双得意的美好愿景,过程中难免有急功近利的时候,也有踩坑放弃,或迷茫质疑的时刻,因此以本篇记录下我的经历感悟,若你正在面对同样的问题,希望你能从中收获一些解决的灵感与思路,参考使用。
二、自我觉醒
自我觉醒有七个阶段:动物本能、自我反思、管控情绪、知行合一、专注忘我、利他之心以及开悟觉醒,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心智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正视自己本身、进阶提升的过程。
如此回顾我过去几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只是遵循了本能去行动,即便知道要反思、管控与知行合一,但也会潜意识偷懒,只做到流水账似反思,负罪式谴责和flag立了又倒的程度。
想要避坑上述状况,我们可以结合设计产品的思维,去设计属于自己的曲线人生,那就需要先明确提升目的与方向,做好规划安排,再去实践中验证,找出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保持正向的心态,给予我们前行的动力。
那如何学,怎么学呢?我将会结合自身的反思与行动从一下四点进行分享:
1. 定目标
做主动成长者,有针对性的学习,这是关键的第一步,反思以往囤课、零散学习的“绕路”经历,制定有效的目标更能为我之后的行动指明方向,并且成为一种对齐标杆,避免中途偏离太远;
1)什么是有效目标
有效目标基于SMART法则理念,具有清晰、明确、可量化、强相关以及时限性这五个特点,是那些你完成之后可以勾掉,并有收获正向价值的结果,即罗列todolist清单。
例如:今天五点之前产出一版XX项目首页风格设计方案,对接XX负责人以待提案审核。
2)如何制定有效目标
赖德·卡罗尔的《子弹笔记》这本书中就有提到目标的设定方法,有效目标可以分为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执行目标及停顿目标。
(1)长期目标
选择周期:根据自己所处的人生阶段,选择周期时长,可以是五年、十年,也可选择一年、三年,我是以3年为一个长周期;
过去3年:首先罗列出过去3年内,我经历的高光时刻,例如职场中的收获成长、生活经历的趣事见闻等;
3年以后:然后重启一张新的清单,罗列3年后我希望记录下哪些内容,按优先级排序,从中选出一个最主要的目标,以一个专注点去全身心投入;
温馨提示:长期目标需要对应场景预期,让自己憧憬并有动力去实现,例如3年后我要成为行业中的设计专家、拥有圈层影响力,那达成之后我要做什么事情呢?是要积累人脉实现地理自由,还是进行知识讲座等,为目标设立完成标志与应用场景。
(2)短期目标
也叫分解冲刺目标,即短时间内完成的单个小目标,传统阶段目标会随着时间的拉长,动力逐渐下降;而把目标分解为多个独立的冲刺目标,如此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动力的输出与激活,增加目标完成的几率。
例如图中我的进度一般为三周发表一篇设计类文章,其中从选题到书写再到最后的发布,每一项都是可行的冲刺目标。
短期目标设立原则有3个:
- 从简单的开始,让自己能快速入门上手;
- 步骤清晰可行,如发表文章的时间流程,先通过网络搜索或请教有经验的前辈,了解做一件事需要哪些步骤,再制定短期冲刺目标;
- 短期内完成,常规设定为1-2周左右,最长也要控制在一个月内,超过的则需要继续拆解细分,避免时间太长而消耗自己的意志力。
温馨提示:短期目标可以让我们在单独的小目标阶段中保持一定的动力输出,并在进行下一个独立小目标时可以快速激活状态;同理在设计项目中,也可以具有“最小可交付”的思维,短期内先产出目标1.0版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再进行优化迭代的循环过程,即先完成再完美。
(3)执行目标
执行目标就是把独立目标再细分,具体到日期、时间、时长为记录,即每天的 todolist 来源;
例如7月1日,浏览内容源网站,记录10个备选主题,预计总用时1小时;7月2日,优选2-3个主题,记录主题来源,预计用时1小时;等等。
实际情况与计划不符,肿么办?
我们每一天都会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比如工作上的突发事项、任务安排变动等,当遇到自己的目标实际完成时间与计划不一样,该怎么办呢?
这里我们就可以善用截止日期这个设定,以它为验收成果与暂停反思的时间点,思考这个目标是否还值得继续,是否给自己或他人带去价值,之前完成的进度、效率如何,还有没有改进与调整的空间,为后续目标进行优化与及时止损。
温馨提示:细分到每日待办的事项中要与自己的年度目标相关联,若充斥了大部分的紧急临时待办,那么就需要自查进行目标调整啦!
以截止日期为一个验收时间点,暂停反思可以让自己更明确目标的可行程度与价值,为后续优化提供助益,也能及时止损,减少踩坑几率。
(4)停顿目标
设计类工作很多时候需要灵感,它区别于其他可被周密安排的事项,例如学习一门课,我们可以详细计划如何去听课、如何记笔记等,但设计一个项目方案时则需要灵感爆发的支持。
如果卡在瓶颈期或没有灵感时,我就会快速制定停顿目标,即与主目标无关,短期且独立,能够为自己带来成就感的小事,例如做手账排版与记录,与家人一起出门散散步,下班去超市购买喜欢的食材等日常生活中会做的事情;
制定停顿目标需要明确以下 4个点:
- 短时间可做,例如 1-2个小时就可以完成的事;
- 容易完成,提升自信心,如收拾书桌、整理衣橱、更换床单用品等,都是可以让自己获得舒适与开心的事;
- 与困扰自己的主目标无关,短暂的抽离,以新的视角与思维获取灵感;
- 停顿目标可随主目标进行或大或小的调整,停顿目标过大时也需要细化拆分,逐一完成即可;
温馨提示:停顿目标只是作为环境与思维的抽离,让自己能换个新的视角,适当放松一下,所以无需太大压力或周密计划,小到去买个菜、享受一个下午茶都是可以哒~
每天优先为你最重要的目标,安排具体的执行时间及成果标准。
2. 列规划
有了目标与方向,我们还需要具体执行的内容,首先进行能力梳理,即我们需要具备哪些能力才能更好的达成有效目标。
1)这里以UI设计师的能力模型为例,可分为3大类:
基础的模型框架仅是范围的概念参考,还需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去对标具体能力,关于市场的实际需求,最直观的方式就是搜索招聘网站,精选5家最想去的公司,找到岗位的招聘信息,汇总其中的能力关键点;筛选其中自己不具备的能力或弱项,针对性的补充提升。
2)其次就是确定学习提升的途径:
(1)自主学习
如果自己有足够的专注力与明确的方向计划,可以优选第一种途径,它可以让我们对目标有个基础认知,并能低成本快速试错,方便调整优化,或及时止损;
自主学习的方式有很多种,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专业类书籍沉淀理论基础,通过设计分享会、大厂公众号文章进行学习,还可通过一些社群、赛事活动提升自己的技能与项目沉淀,方法很多,通过实践精选几个适合自己的方式就可,然后就是交给时间去见证成果了。
(2)寻求指导
当迷茫没有目标的时候,寻找一位导师,跟着课程的知识体系,按进度去学习也是一个常见且高效的方式,寻求专业指导的前提是我们需要筛选对比,通过授课老师的资历背书、讲课方式、收获内容等方面,找出适合自己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学习;
温馨提示:切忌贪多,行业瞬息万变,就像女生总觉得自己的衣橱里少那么一件衣服似的,我们在提升的迫切渴望中也总觉得自己缺乏很多,想学的、需要学的也很多。
此时仍需要我们按捺一下躁动的内心,一个类目只精选一门即可,只要认真对待,通过体系的学习我们至少可以算是“师傅领进门”,掌握了基础理论与技法,剩下的就是“修行在个人”,需要日后在工作中通过真实项目、经历去检验、不断沉淀的过程。
有针对性的提升学习,适合自己并且有可见成果的才是真正的“好”的途径。
3. 去践行
不要在没有行动与经历的情况下为自己先设定“不行”的限制,我们把目标由大拆解细分到一个个小点,也是为了能够快速明确的上手去做;践行过程中除行动本身,我们还需要做好2点:
1)阶段复盘
阶段复盘可以看作是一种自我调节机制,在践行过程中定期反思,通过反思审视自己,让我们从目标计划本身抽离,以旁观视角思考周身的事情及其价值,是一个自己跟自己学习的过程,看清问题真相,避免重复犯错。
那如何进行复盘呢?这里我分享我学到的 3个复盘模版,工具仅供参考,适不适合还是要结合自身去应用才可!
2)奖励机制
必要的正向反馈与鼓励,也是项目执行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正如我们对游戏的痴迷,也是因为每次通关的成就感、获得的装备奖励等,让自己充满信心与激情;同样的心理应用到我们的规划体系中,我们可以尝试让它变得很有趣,例如把每个阶段、每个项目比作一个关卡,当成功通关时,可以给予自己夸赞鼓励,提升大脑潜意识的满足感。
也可以通过一顿美食犒劳自己,当完成一个中级/满级目标的时候,奖励自己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都是很棒的方式,给予自己一定的放松享受时光,还能开拓视野,从中收获更多其他有价值的存在。
温馨提示:只有正视自己,不断的激励自己,才有满满的动力去迎接想要的未来~
4. 正心态
1)心态1:勇于试错
只要朝着目标深耕,大胆尝试,允许犯错,这是很重要的心态之一。
因为我自己吃过几次反复犹豫而错失良机的亏,所以现在但凡有想法,有下一步要做什么的指向,我会优先选择去做,这样的本质原因就一个“不让想法落空”。
我所理解的面对新挑战或机遇时,我们需要以成长型思维去认知自己、观察新事物,尝试接触了解,然后在倾心经历、记录实际行动所获后,客观分析这个事物给予我们的结果,再以批判性思考去全面认知它,包括重新审视自身的优点与不足,认知自己的极限点,接受未知、坦然面对。
最后思考下一个阶段可行的提升优化方案,不断提炼属于自己的运行体系,而非再度陷入否定/肆意放纵的僵局。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把每一次的失败当做修炼。
与其询问他人“我能去做/去学XX” “我还来得及改变吗?”之类的话题,何不多关注“我想达成XX目标,目前我拥有哪些相关能力,还需要补充什么,如何有效补充”然后落实到实践中去反复验证、优化迭代。
温馨提示:简单来想,勇于试错的底层逻辑是:全力以赴的行动 – 出现问题 – 拆解分离 – 多选择方案 – 逐一践行 – 反复检验 – 达成目标 – 复盘反思 – 复用/沉淀知识体系,化繁为简,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2)心态2:长期主义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在我们的人生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愿景与目标,我们想要成长与提升,需要沉下心来脚踏实地的干事儿,经过长期的积累与沉淀,拥有扎实的基础与核心竞争力,才能带领自己突破每一个瓶颈,达成所愿;
3)心态3:利他复利
利他即自己掌握的知识能力能够帮助到他人,复利是努力使一件事物按指数增长的一种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都有一个普通人可以马上开始且时间增值最快速的起步方式 — 分享。
通过输出倒逼输入、输入促进输出的循环模式进行分享,把简单的事情反复做,反复的事情认真做,逐步建立影响力,只要一直在场,有效进行,就有机会获得翻倍成果,不论是自身、团队或者被影响到的其他人。
三、成长误区
我们总会在某些时候,对于过去自己所做的决定有所后悔或遗憾,想象着“如果当时我做了别的选择”,但幻想终归是“如果”的假设,我没有时光机可以倒退回去,索性就总结了过去的成长误区,以对标现在的行动,时时警醒自己,以避免重复遗憾的发生。
1. 误区一:沉迷知识付费
我最“疯狂”的时期大概就是20年与21年,在这之前的几年虽也有报课学习,但数量有所控制并且只注重在设计领域,例如交互、C4D、UI进阶等。
近两年伴随着疫情影响,学习思维的转变,我开始拓展了其他方面的知识接触,包括参加读书会、线下讲座、理财课、手账等一切我喜欢、觉得不错的内容,这样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两种问题:
1)囤货式学习
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自己觉得有用,就“囤”,然后根据开课日期及上课时间安排去学,我记得曾经有一年是4月底体验完python的7天入门后,报名正式课,并选择了延期9个月直到次年2月才开始,结果到了快开课的时候,我发现自己短期内又安排了其他“不错”的课,无奈只能同时进行。
但也总有取舍,而python就是被我暂时舍掉的那一个,舍弃原因定的是“暂时用不到”,然后慢慢失去热情与动力,也就不了了之了。
并且囤货式学习总会让自己处于忙乱、被动之中,形成逆反心理。
我先浅算了下20年-21年报名学习的课程数量,分别为20年17门,21年26门,这还不算额外赠送的一些福利课,这些课程安排让我除去必要的工作时间外,基本全部“奉献”给了书桌这一亩三分地,平均最多时一个月有2-3门同步并行的课,能穿插就穿插学,有重叠的部分就做下取舍。
然后再找其他时间补回来,大量减少了社交、娱乐活动,这期间让我出现了“报复性娱乐”、“阶段性摆烂”等状况。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2)零散且皮毛
没有明确系统的课程类目,仅靠喜欢、想学、觉得有用而囤,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知识零散且皮毛,我基本上是学完设计理论,接着学理财,穿插练瑜伽,时不时还会整两句英文练一练,每门课程都只是阶段性了解了体系结构的一小部分,却忽略了深挖根本。
与形成完整的体系闭环;到面对每一个可能的机会点时,总会后知后觉的想自己好像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
针对性学习,阶段复盘,建立个人的知识库体系。
2. 误区二:学 = 会
“糟糕的坚持,也好过什么都没做”,每当我遇到课时撞车或者慵懒因子冒头时,我总会抱着这个想法。
然后采取的行动之一竟是一心二用,比如慵懒因子冒头的时候,我会进入课程直播,当作背景音乐播放。
偶尔也会参与群内互动,听的过程中伴随”啊,原来如此“或者”这个我知道“的感叹,结束课程后就会觉得自己基本掌握了这个课程内容,大概率也不会再回看复习呀,或者记录笔记等等。
如此也忽略了学后的实践与应用掌握,待到下次再进入类似的课程学习时,又会旧景重现的发出同样的感叹,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许会令自己尴尬的回想到上次的课程,或许也就一笑而过了。
学了不等于会了,需要理论+实践+反思+深耕输出。
3. 误区三:早晚用得上
不论知识或灵感,先码住收藏的心理,让我的收藏夹明明上千的干货、素材,但每到项目的时候自己仍会重新检索,这种循环除了让自己的本地存储负担更大,也起不到知识的本来价值;
除了狗熊掰棒子似的遗忘,或回归“填鸭式学习”的泥沼,早晚用的上这个想法使得这些内容于我而言只空有其表,也渐渐迷失了自己的初衷,忽略问题的存在,进入恶性循环的状态。
未雨绸缪固然好,发挥知识的真正价值才是真。
四、总结
总会有一个契机促使我们发生改变,这也是自我觉醒的前提;我是从意识到焦虑带给我的影响开始,不再接受“摆烂”与“躺平”,选择一条对我来说具有挑战的道路;
在初期的启航之旅中,我确定了属于自己的有效目标,拆解罗列规划方案,并且仍在不断进行挑战的过程中,以上提到的方法与技巧都是亲测有效的内容,希望看到的你能从中收获灵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改变与提升。
最后分享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流年笑掷,未来可期。
不要过度拘泥于曾经的得失,而是要享受当下,放眼未来,才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最终心成事享!
本文作者郝小七指导http://www.woshipm.com/u/917803
本文作者@Shirley_雪 。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