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Pro 10.5 with iOS 11 体验报告
本图来自苹果官网
如果说2016年我购买iPad Pro 12.9寸的主要动力是Apple Pencil了话,那么这回,iPad Pro 10.5寸官网开售后,使我第一时间下单的临门一脚则是iOS 11。
iPad Pro 10.5
当初买12.9寸的iPad Pro是为了重拾旧趣——画画。但是说实话,作为一个业余爱好,单纯画画并不是高频场景。那么当便携的生产力工具呢?还是算了吧。我相信用过的人都有同感:无论是在飞机上,还是会议室,还是咖啡店,从一个电脑包(注意:很多能装A4纸的公文包是装不进去12.9寸iPad的),拿出偌大的iPad,怎么着都让人觉得有点呆愣。所以12.9寸的真正定位应该是设计等专业领域的非便携生产力工具。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小众需求。
苹果后续又推出了9.7寸的iPad Pro。对于生产力工具而言,它屏幕略小,但更重要的是,它的区分度不足以拉开Pro系列和原iPad系列的差别。所以在其出现后,iPad产品线变得混乱起来,媒体纷纷表示傻傻分不清。
这就可以理解,年初传言苹果要出屏幕比9.7寸大出20%,尺寸却一摸一样的窄边框iPad时,绝对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也在WWDC之前,赶紧卖掉了12.9寸iPad(由于空置率极高,成色全新,卖了的钱正好够买新款:joy:),攒齐银两静观其变。
现在终于拿到了10.5寸的iPad Pro,一度被诟病的9.7寸也短命下架。对比而言,尺寸还是比9.7寸大出了一圈,长了10.6毫米,宽了5毫米。这也就意味着,边框虽然是窄了,但还称不上是窄边框,官网上也并没有提到窄边框这样的宣传词。
总之,从外形上来看,远远没有传言那么夸张。早期传言甚至吹嘘会用全面屏设计,取消Home键。但显然,即便有这种设计,肯定也会最先出现在更重要的产品线——iPhone上。但是,即便如此,尺寸略大,重量一样,厚度更薄,屏幕却增大近20%,眼前的iPad Pro已经足够和前任划清界限了。
又是突出的摄像头!这次iPad Pro采用了号称平板电脑中最强的摄像头,应该就是iPhone7的那枚。但代价就是突出突出更突出。不过好在虽然一角突出,但平放在桌面上,还是平稳不晃荡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120Hz的屏幕刷新率,造就了更跟手的Apple Pencil。虽然在官网上没找到数据,但据说是延时降至20微秒。
iOS11
从发布会就可以看出,相比较iPad的硬件升级,iOS 11更是重头戏。收货后,立即安装了Beta版,但很快发现,部分功能Beta版上还没有,并且确实bug很多。简单评价一下这些新特性:
文件App
不要以为这是Mac上的Finder,虽然长的很像。目前文件App只是很小程度上满足了本地文件和iCloud(在正式版中还会支持第三方云服务,包括国内的百度云)文件之间移动、拷贝及删除。并且,从下面这张图就可以看懂,文件App并不能像Finder一样浏览计算机上的所有文件。因此,它并不是资源管理器,而确实是个App。
文件App
iOS和Mac的文件系统设计是截然不同的。指望在文件上长按选择用某个App打开,显然是妄想。但现在可以指望在App上长按以选择打开某个文件了。虽然这个功能不是每个App都支持。
长按App图标,弹出文件窗口
另外,注意到右下角微信图标上的闹钟标记了吗?看来iOS 11又引入了小红点之外的提醒角标。还有,截屏后可以进行涂鸦编辑,这张图片就是这么来的。
新版Dock
这是最显著的新特性。新的Dock栏可以最多放置13个App并在右侧显示3个最近使用的App。更重要的是,如同Mac上的Dock栏一样,它成为了一个全局控件。在任何时候,从屏幕底部上划,都能调出。
控制中心
从屏幕底部上划,调出Dock,继续上划,就会打开控制中心。或者,也可以通过双击Home键。
底部Dock栏、右侧控制中心、左侧任务管理器
从这就可以看出,新的控制中心融合了Dock、控制中心和任务管理器三个部件,已经不是iOS 10里那个单纯的控制中心了。并且,其中的控制组件,是可以自定义的(当然,在Android系统里,自定义控制中心早已实现,可见,手机操作系统又一次的趋同)。不过更吸引我的,是部分组件长按可以直接操作。比如下图,可以直接设置时长并启动定时器。
定时器在控制中心的交互
此外,任务管理器部分不能再通过上划缩略图关闭App了,而是改为了更难用的长按后点击左上角的叉号(类似桌面删除App)。并且依然没有一键全部关闭的功能。其实这一点官方很早就有说明,iOS的后台机制压根不需要用户去手动关闭App,所谓的后台运行并不影响系统速度。甚至官方都没有“任务管理器”这个说法,而是叫做“App切换器”。也就是说,用户只管切换就好了,任务管理那是系统的事,不要瞎操心。可惜,强迫症们并不这么认为,这次改版,可能会让他们更抓狂。
多任务处理
除了支持iOS10的Split View分屏多任务方式,还加入了Slide Over浮动窗口的多任务方式。但是新的多任务触发方式,是从Dock栏上拖动App图标释放到当前App界面上。这就意味着,第二个App只能去Dock栏选择。进一步,这又意味着Dock栏上不是要放置最常用的App,而是要放置会产生多任务场景的App。
Slide Over多任务窗口,可以浮在左侧、右侧,或者隐藏
拖放
也不要以为这能够像Mac上提供的系统级拖放一样。iOS的这个拖放,依然取决于App是否支持。目前还是只有少量的App间能够支持拖放图片及文字。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可以利用多点触控,同时拖放多个项目了。
Apple Pencil
苹果开始在更多的功能中加入绘制,比如邮件,比如相册的图片编辑,比如上面提到过的截图。而备忘录中不仅增加了扫描文稿并签字的功能,并且手写笔记内容支持搜索。
此外,锁屏状态下,用Apple Pencil轻点屏幕,就可以立即打开备忘录,进入笔记状态。这绝对是个好的设计。
QuickType键盘
“字母、数字、符号和标点,现都集合到一个键盘上,无需你来回切换。你只要向下滑动按键,就能快速选择你想输入的内容”。说实话,这确实是一个重大的改进,但一点都不新鲜。只能说为什么第三方输入法都支持的一个滑动操作,苹果现在才引入,还好意思嘚瑟?
比如输入@,向下滑动a即可
但是有一点很有意思,搜狗、讯飞这些输入法,都是上滑输入数字和符号,但苹果和谷歌,一律选择了下滑输入数字和符号。难道老外更喜欢“自然”式的操作?
参见我的另一篇文章《“自然”,还是“不自然”,这是一个问题》
App Store
官网用了“焕然一新”这个词。的确如是。不仅大的页面进行了改版,包括App的详细页,评论展示以及下载购买都做了改版。从设计上确实感觉更漂亮了,但是从易用性上,我暂时还不能回答。因为还没体验多久,老毛病就犯了,显示“无法连接到App Store”。
焕然一新的App Store
通知中心
通知中心将消息进行了分类,稍早收到的被集合在了一处,使得之前让我看上去就心烦意乱的界面变的干净利落。如下图。而交互上,并不需要去点击“今天稍早”,通过上滑就可自动加载,也是非常棒的设计。
消息分类的通知界面
另外,作为这个环节的结束,特意在上图中选取了这次新款iPad的特色壁纸。WLAN+Cellular机型的包装盒封面印的就是这款壁纸。好看是好看,但是——希望密集恐惧症患者也能喜欢吧。
是不是生产力工具?
自从iPad Pro推出以来,就非常明确的是冲着生产力工具而去。因此,苹果对这款产品本身的定位始终是清晰的。问题在于:
一,这个产品定位是不是伪需求?
智能手机的日趋成熟,大大降低了我们使用PC的频率。但无论如何,手机不可能取代PC,而是各司其职。同样,手机和PC之间,依然存在一个地带,属于iPad。产品线越丰富,用户的选择余地就越大,这是一件好事。就像我们可以在自行车、汽车、火车、飞机之间做选择一样。
所以,是不是生产力工具压根就不重要,本身这个概念就是媒体的一个噱头而已。重要的依然是场景和用户。问题应该是,什么用户在什么场景下,iPad Pro会成为最佳的选择。所以,只要场景足够明确,用户足够规模,那么产品定位就没有问题。
文档编辑、内容制作、笔记速写、商旅便携、作品展示、设计创作……这些关键词已经足够描绘出一个轻度办公的场景了。在这样的场景下,一款比手机高效,比笔记本便携的产品,是有需求的。
二、iPad Pro是否实现了这个需求?
正如前文所述,iPad Pro 10.5寸的出现,一方面填补了12.9寸不能满足便携的空白,一方面与专注娱乐的9.7寸设备拉开了距离,使得iPad产品线一下子清晰起来。而iOS 11基本上是为了iPad Pro而不是iPhone 8而来的。无论是Dock栏、文件App、多任务还是拖放,这些特性都明显是照着Mac改造Pad,冲着提升效率而去的。所以,从硬件更便携到软件更高效,足以看到苹果对于这款产品的不遗余力和雄心壮志。
之前推出Apple Pencil的时候,库克颇为委屈,因为乔布斯说过:“谁想要触控笔?你需要拿起它,也需要放下它,更可能丢失了它。没有人想要触控笔……”。但因此而讽刺库克,显然又是媒体断章取义的惯用伎俩。 对于购买iPad Pro的建议是,一定要同时购买笔和键盘 ,否则就不如购买更便宜的iPad。
当然,容易丢笔的确是个大问题,所以苹果这次针对性的推出了皮革保护套这个配件(见本文首幅苹果官方图中左下角及右上角)。说实话,这确实是个设计不错的配件,但是,1148元的价格竟然赶得上Smart Keyboard了。难道库克真的将计就计,盯准了容易丢笔这个自造市场?
最后,一个意外的发现:Apple Pencil可以吸附在新款10.5寸Smart Keyboard的侧边上,巧妙的向surface Pen看齐了。
作者 Rajer
关键字:产品经理, 体验, APP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