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的未来在哪里?

1、做精亲密关系领域这个细分市场:

微信是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人们有需要公开的需求,也有需要封闭的需求,显然这两种需求需要在不同的平台上去被满足,所以有了微博后,又有了微信。当所有人都开始使用微信的时候并不是因为人们不在需要微博做公开的信息输出,一是因为微信符合当下人们的需求,而且做得很极致,堪称完美,所以当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二是因为当时大部分中国人都在探索互联网究竟是什么的过程中,所有东西都一起被搬到网上,太兴奋,太多,太好玩,下意识的全民狂欢。

现在人们大概有模糊的意识知道互联网该怎么用了,所以都希望能将自身的价值嫁接起来,比如观点输出,比如技能输出,所以微信公众号营运而生,但它毕竟是个封闭的平台,中间有太多限制因素,从产生内容到输出中间的转折成本太高了,所以简书、直播等分流了这部分用户。

或许,微信是封闭系统,这是它的基因,从一开始就被限定,它只适合做亲密关系。也许这就是后来的微商,为人诟病的原因。

或许微信在这波互联网的洪流中的价值就是帮助中国人认识互联网,然后让人们各自去探索,就是一个桥梁,也就是KK《失控》中提到的拇指作用,在最终中国的互联网形态中或许再也看不到它的身影,如果是这样来看,微信使命已达,而且就历史意义来看,十分伟大。

如果这个观点是对的,那么微信就该开始颠覆自身了,因为按照现状走下去,必定是死路一条。小程序是一个极其天才的想法,也是未来广告的雏形,真心建议大家别再把精力画在讨论小程序死于不死上面了,这么好的工具,赶紧用起来吧,大众是渴望的。

我做社交,亲密社交是微信最重要且最不可撼动的基因,应该再次拾起。

中国人内心有太多促进70、80、90、00的亲子关系的渴望;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的情侣关系促进与优化,从这里入手,大有可为,深一点,再深一点,再再深一点……再配合时代化的场景,比如碎片时间、非朝九晚五的作息、不以家庭为劳动力输出的场景……真的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因为全球的亲密关系都一样,因为人性是一样的,而且这个时代越来越同质化了,美国人的亲密关系和中国人的亲密关系都有时代的相似性。

例一: 今天春节我在家里用Keep健身,妈妈说看起来很简单,后来跟我跳却跳不了几个,昨天视频她告诉我,她可以跳20几个了,我说你可以下载一个Keep练啊,她说你下一个传给我呗,我知道她的意思是像传照片一样传给她,注意,我妈不止一次提到过,她有这个需求,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去问问家里的长辈有没有这个需求。这时我妈妈有几种解决方案:1、到苹果商店下载得用邮箱,13亿中国人的素质教育程度和国外是不一样的,连大部分的年轻人都没有用邮箱的习惯,这肯定不合适,因为我妈并不会,这个学习成本太高了;2、用下载助手,大多数界面设计得复杂,还得安装,各种卡壳,不好用;3、找邻居帮忙,我们家隔壁有专门修电脑手机的,我妈妈不愿意去找他们帮忙呢?4、叫女儿给我下;5、太麻烦,不下了,我和妈妈都错过了建立新的交流关系的机会,本身可以让我和妈妈的关系有进一步亲密的机会。

排除法解决方案:1、远程,一切都在进步,远程控制显然是退步行为,不管从技术操作还是心理角度来看,任何行为都是不可逆的,所以回不去了;2、蓝牙或远程传输,理论和技术层面可以实现,具体还没想通;3、或者只要想下载一个东西,可以用不用到APP Store里面下载,因为我听说一个软件或在微信公众号文章里别人提及这个软件后,也懒得去找哪个是真的,希望它能直接出现在我的手机里。不管什么年纪的人都有了这个需求。

例二: 在碎片时间或很忙的时候和亲密关系的人开视频通话,闹钟一响或电话一来视频就会断掉。隐形问题:1、对方会给我打回来,我等着,或我主动,这是脑子里需要思考的东西,占据时间和精力;2、又有事情,先忙,忘记或根本不会想着再回过去;3、还没想到……

解决方案:1、要么设定闹钟来或电话向不会断线(美拍直播的时候就不会断线,所以我说美拍这部分做得很好,解决需求很场景化);2、创造新的沟通方式,具体是什么,我还没想出来。

作者 魔法师黑娘子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微信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