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交互的主线与支线 - 产品思维与设计思维(4)
交互设计是在设计应用如何与人交往、和人说话,尽管这里并不一定是通过「语言」的方式。当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和当前任务不相关的界面元素,就是「噪音」。噪音越多,用户就越不容易找到满足自己当前需求的功能和内容。
想象一下当你只想在产品里做一件事情,屏幕上却到处都是可操作的地方,不知道该点击哪里时的痛苦。认知心理学对人的认知能力已经有很多深入研究,我们人类同时处理信息的通道和能力是很有限的,同时塞过来太多的信息,人们只能晕掉。
交互设计的优先级,核心问题之一就是确保合适的「信噪比」,而良好的「信噪比」,又需要明确用户任务的主线和支线。在一个情境下(Context),用户面对界面时总是会有一个主线任务,也就是大多数时候希望做的事。界面应该优先满足这样的任务需求,然后才是支持其他更多的分支任务。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各种电子书阅读应用,无论是手机、平板设备上的,还是在 Kindle 这样的专用设备上。当用户在阅读时,真正需要用到的信息和操作并不多,文章内容、前后翻页、标题和页码,这就足够了。更多的操作和信息,例如设置字体大小、搜索等等,是用户有时可能会用到的,但没有那么高的使用频率,于是将它们都隐藏起来,只有用户点击界面的中间位置时,才会将他们显示出来。这样的设计已经成为电子书阅读通用的模式(Pattern)。
用户使用产品的过程,抽象起来也是用户在产品中「走路」的过程。我们不断的向用户提供各种门,形成各种道路。有显眼的大路,也有不起眼的小路,以及在路上那些希望吸引用户的东西(有点像小摊点),从数据的层面看,则是各种事件频率、访问量、转化率等等。我们要做的就是合理规划用户在产品中行走的道路,为用户提供便利,引导用户往某些大路上面走,同时又能够在某些情况下提供小路。
对于主线和支线的选择,本质上仍然是基于优先级。用户的使用场景中的大多数往往都会在一条主线上,而要让用户集中在这条主线,就需要尽量先减少支线的干扰,减少噪音。听上去很简单,但现实中的难点,一方面是主线需要筛选和过滤出来,另一方面是要克制提供更多选择的诱惑。
主线的选择,需要基于对用户需求、任务和行为的分析,需要设定好用户的整个路径,用户打开产品后的每一步,都一定能够分解出重点次重点,能够确定我们最希望用户去做的选择,去走的路。这本身有很多相关的分析方法,我们不再赘述,对于决策者,最需要明白的就是一定要有主线,这个事情本身很重要,需要做出选择,而且一定能够、也必须设定一条路。
而抵制住诱惑相对来说则更难。我们总是会觉得有太多的好东西希望用户去发现,有太多的功能希望让用户去尝试,或者有各种各样的部门利益、阶段性目标等等。然而就好像接水管,接的太多了,水流会越来越小,最终真正为产品、为用户带来的实际价值就有可能会降低。想要强调某条路径,就一定要弱化其他路径。
很多商场为了吸引用户消费,会有专业团队负责货架的位置摆放和规划,根据顾客行走的路径进行调整,并且有意引导用户的路径。例如在某件商品旁边,可能会摆放与之场景相关的其他一些商品,来吸引顾客购买。时间长了,顾客行走的路径已经比较固定,一些人会直奔自己想要的东西,买了就走,这时商场可能会重新调整规划,改变顾客熟悉的路径,让人们能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商品,从而促进购买。
在互联网产品的交互设计当中也是如此,我们会在用户某些场景中的主线任务里,有意识的设置一些支线任务,搭车蹭流量,提高这些支线的转化率。广告是最常见的方式,但是我们都知道越是符合用户情境的广告转化率越好,霸王硬上弓的广告往往真实效果欠佳。例如一个拍照应用中,用户刚拍了照片,此时如果引导用户去做进一步的处理就非常自然,并且由于这是一个主线任务,在用户的必经之路上,如果能够提供和照片相应的功能、活动转化效果就会更好。反之如果只是单纯依靠产品本身的用户流量,没有和用户任务结合起来,即使流量很大转化效果也有限,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互联网产品看起来用户量很大,真实的变现能力有限的原因。
这是我正在写的系列连载文章,关于产品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的思维方式。在过去的10年里,我一直希望探索产品背后的本质规律,为做互联网的人们(产品经理、设计师、工程师、运营、管理者等等)找到一个可以共通的思维框架,当我们一起讨论问题时,能够有共同语言,这会是产品语言或者设计语言。
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你提的需求可以不是「简单大气国际化」,而是更具体的「界面需要体现出层次,区分优先级」,如果你是一个产品经理、设计师、工程师、运营,也能够为每一个产品和设计决策找到依据。这是战术层面上的战略思考,通过一些具体的点来帮助我们更好的改进产品、改进产品的用户体验、运营效率甚至推广、传播和变现效率。
专业是一种力量。
相关阅读:
【连载】优先级 - 产品思维与设计思维(1)
【连载】视觉优先级 - 优先级 - 产品思维与设计思维(2)
【连载】视觉的亮点与轻重 - 产品思维与设计思维(3)
【连载】交互的主线与支线 - 产品思维与设计思维(4)
【连载】功能的保健与激励 - 产品思维与设计思维(5)
【连载】用户的核心与圈层 - 产品思维与设计思维(6)
【连载】临界点 - 产品思维与设计思维(7)
【连载】惯性 - 产品思维与设计思维(8)
【连载】门槛 - 产品思维与设计思维(9)
【连载】路径依赖 - 产品思维与设计思维(10)
【连载】隐喻 - 产品思维与设计思维(11)
【连载】正反馈 - 产品思维与设计思维(12)
【连载】轨迹 - 产品思维与设计思维(13)
【连载】曝光 - 产品思维与设计思维(14)
【连载】感觉 - 产品思维与设计思维(15)
【连载】氛围 - 产品思维与设计思维(16)
【连载】精致感 - 产品思维与设计思维(17)
【连载】体量感 - 产品思维与设计思维(18)
【连载】差异感 - 产品思维与设计思维(19)
作者 马力
我是马力,超过10年经验的产品经理和设计师,最美应用创始人,创新工场早期成员,豌豆荚创始成员、产品经理,IBM用户体验设计师。在互联网产品的各个环节上都有实践经验,产品、界面、运营、推广和商业转化。最近在写一些文章,关于产品思维和设计思维。
个人微信公众号:MaLi-Design
关键字:设计师, 交互, 用户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