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aS的新产品如何度过前期的困难阶段,走向正常化?
任何一个产品的开端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特别是ToB的产品,从产品研发到产品上线,一路上都是磕磕绊绊,几乎没有顺心的时候。
我记得一个用户说的特别好:SaaS产品刚开始用的时候都很糟心,用的时间久了,产品迭代的次数多了,才是一款放心、可用的产品。
这也是很多SaaS产品必经之路,毕竟一款ToB的产品上线,并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随着产品被用户使用的次数越多,用户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随着以用户的深度使用,产研团队只要能跟上用户的使用节奏,不出太大的问题,产品会朝着正向的方向发展,这个阶段离不开以下4个方面。
一、产品的起始
很多企业开发产品的时候几乎没有任何的调研,大多看竞品产出了类似的产品卖的还不错,或者国外的公司研发出了一个很好的产品,也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亦或者说在某些数据公司的报告中看到了一两个有前景的行业,拓展出来行业的竞对。
产品的第一个版本大多数是这么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产品研发团队的大多数精力都是被竞品牵着鼻子走的。
但是,在跟着竞品走的过程中,也需要根据自己对行业的了解,或者团队到行业中去调研,深入用户中,才能找到好的解决方案。
如果产品经理都坐在办公室里,看着竞品的产品就能做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产品,这闭门造车的产品难以得到市场的认可。
或者公司请一个行业的专家,由他带领着产品经理把这件事情做好。
如果在起步的阶段,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则需要给团队成员打一针强心剂,让大家有心里准备的做这件事情,而不是无脑的给大家画饼,因为这条路上有很多的困难和未知,特别是产品刚起步,困难比想象中的要多一些。
二、找到合适的用户
产品刚能见人的阶段,很多公司期待着产品可以发挥较大的价值,开始疯狂的对外宣讲产品,这时候的产品并不具备服务大客户的能力,或者有大客户愿意跟着产品一起成长也可以。
产品不适合大客户的时候,需要找一些对钱比较敏感的、有行业代表性的用户,这个时候对于客户不需要太挑,只要跟自己产品的目标用户或主推的行业用户相符即可。
由于初期的产品都是坐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现在需要验证这辆车是否可以上路行驶,用户在使用的场景下会有很多不满足的地方,用户可以直接给产品团队进行反馈,因此需要特别机灵的用户运营人员。
如果在这个阶段客户非常不满意产品功能,而且事情特别多,可以适当的进行退款。客户的量级不大,目前的人手紧张,而且客户会有很多定制化的需求,退款之后可以让团队去满足更有价值的普适性的需求。
通过小用户不断迭代需求,让产品逐步完善。经过一二十个用户的磨练之后,产品逐渐成型,也就能对外宣讲,并且正式发布产品。
三、让用户先用起来
有很多时候用户不愿意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你不要觉得自己的产品借鉴竞品非常成功,对于有一些软件使用基础的用户,他们能够很快看出来这个产品当前的成熟度。
这时就需要一些策略,比如前5个用户免费使用三个月,也有很多产品会免费让大家用起来。当然,也不一定是免费的方式,可以通过打折、低价的策略让用户先用起来。
如果用户不用起来,就不知道产品功能解决用户什么场景的功能,也不会大量暴露出产品当前的问题。
用户用起来,对于产品的整个支持团队压力会非常大,很多场景以及功能使用方式和用户的场景和习惯并不一致,导致用户的反馈问题非常多。
产品团队也就只能暂时搁置自己造车的想法,走到用户中,听取用户的意见,然后再不断的迭代产品,升级产品。
四、学习产品知识
每个产品上市都会有很多人盲目的开心,大家对新产品抱有的希望值太高,对客户侧也会产生很多的过度承诺。
主要是公司对外的人都需要学习产品的知识,以及知道产品未来的规划,知道产品的边界,让大家可以对外理性的签约客户。
这也需要公司的政策支持,在这个阶段,每个销售身上背负的KPI就不能太重,或不设置考核,一旦给了太重的KPI或者设置了考核机制,那么销售和产品侧的矛盾点也就出来了。
构建内部学习机制,让更多的人了解产品,使用产品,并且把内部培训的内容加工成外部用户可以观看和学习的内容。
通过赋能产品知识,解放更多的双手,让大家都能轻松下来。
初期的SaaS产品团队,产品的计划、用户的需求、销售的策略、以及大家对产品的认知,对于产品的商业化都会有较大的影响和压力。
任何产品的第一阶段都会遇到很多困难,这就看大家能不能理解到这四个点,并且在工作中应用,也看团队的管理者能不能给大家未来和信心。
SaaS创业不易,且创且珍惜。
#作者#
张沐,《运营思维》作者。7年互联网产品运营经验,微信公众号:运营官张沐。
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