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职业焦虑中重塑个人成长

一、我的焦虑

最近经常会有2个方面的焦虑来源:

  • 来源1:埃隆马斯克成为新晋的世界首富,未来的某个时刻,可能会像前几年的地产/商业地产行业被互联网首富取代一样,互联网被其他应用载体,比如芯片、机器人、新能源车,甚至是医疗领域所代替。互联网行业已经不算一个崭新的行业,越来越多迹象显示,会有更新的行业将会融合或者部分替代互联网的,成为未来的“关键行业”。
  • 来源2:前段时间,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个人养老金制度”,这个制度将成为继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第三个养老方面的制度性安排,目前主要潜在的好处可能是税收方面的优惠。

我们很难不会在这样的环境里感到焦虑,这个行业究竟能不能允许我们顺利干到退休?

事业单位可能会有“继续教育”这个说法,互联网行业可能只能靠自我的“个人成长”,打破35~45岁之间的职业焦虑。

二、自我怀疑

1. 做了多少“撒胡椒面”的事情

回到自我的层面,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我的自我怀疑是:细数一下,我自己干了多少“撒胡椒面”的事情?

对于北方的同学来说,“撒胡椒面”可能并不陌生,做菜的时候会经常撒点胡椒面,味道会好很多。在古代胡椒都是从西域引进,非常珍贵,价格也很昂贵。

胡椒面还是个锦上添花的事情,菜品本身很重要,但是不撒胡椒面还是能吃的,你不放盐试试?

2. 那么,什么岗位是企业的“盐”

翻译过来其实就是:什么岗位是企业的关键岗位?看公司的治理时间分布,上半年抓产品设计,下半年抓区域销售,全年抓制度漏洞。看手里的工作,要么应该贴近产品,要么应该贴近销售,在中间的往往更加危险,没有资源、没有支持。产品和销售,应该是企业的“两把盐”。

3. 通用技能or专业技能

还有一层的怀疑,是我拥有的技能应该是“通用技能”多一些?还是“专业技能”多一些?

通用技能的好处是,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这些人的技能可以保证求职者快速过渡到其他的行业,包括学习的能力,甚至组织能力,会议总结的能力等等。

但是很难保证在这个公司里活的久,而拥有专业技能的人,会在一家公司活的更久,但是跳槽的成本会更高。

三、需要什么

1. 需要一场硬仗

前几天听过一个播客,讲当你不知道如何判断自己的哪些事情做的是有意义的时候,可以想象一下,当你挂掉的那一天,你会愿意把哪些事情写在你的有限面积的墓碑上?

这样思考虽然有点诡异,但是和职业生涯一样,你的哪些spark愿意被写在简历上?

应该是一场一场的硬仗,尤其是在毕业很久很久以后,做过哪些影响深刻的事情,做过哪些事情又影响了这场硬仗,可能是需要简历解释的事情。

2. 需要项目思维

有的公司要专门设置项目经理的岗位,公司里很多事情不可能无限期的花钱支持你干下去,事实上每件事情都需要当成项目来做。

项目思维就是无论是创新岗位,还是执行岗位,应该有点项目思维去思考,需要成本控制,需要业务规划,需要相关方管理。

#

稀奇先生,公众号:稀奇星球。拥有十余种标准化产品规划经验,7年TO G业务老兵、智能化解决方案产品专家。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内容举报】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