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品需求价值的故事
业务部门觉得现有系统的录入合同信息功能就是“反人类”!
一个新合同要在ERP、财务系统、OA审批系统分别录入,录完合同然后再录入收款,假如合同的收款分为多次,那负责合同收款的小姑娘就要哭啦。因为合同收款是一线销售在跟进,收款到账是财务部进行核实,中间是小姑娘向销售人员要到收款信息后录入系统,工作流才能串联起来。但是,有些合同收款周期太长,销售忘了提供合同后续的收款信息(实际已打款),财务部就多了不少“无头账”,小姑娘就得拿着一笔笔银行转账,去ERP系统里找哪个合同收的款。因此,小姑娘经常加班到深夜9、10点,大好年华都奉献给了公司。
小姑娘很委屈,就找到部门主管诉苦。业务部门主管一听,觉得有道理,公司的系统是该好好改造一下了,这破系统,简直就是让人在给系统打工!于是,业务部门给IT部提了一个需求,要求合同信息不用录入3次。
产品经理小吴一听这需求,简单啊!做个系统间的数据同步不就好了嘛!
产品经理老吴会心一笑,别急!咱先来看看业务部门在3个系统的功能现况。
接着便发现:
- 需要录入的合同信息主要为十几个合同字段,还有一些附件材料。
- 在ERP是在项目签完纸质合同的时候录入合同,在OA审批是项目合同上报管理层的时候录入合同,在财务系统是项目第一次收到付款的时候录入合同。
- 在OA审批时要填写的信息远不止合同信息,还有很多线下收集的材料、审批流字段。也就是说,如果做数据同步,只能把3次录入减到2次,并不能减到1次。
- 更好的办法是将收集合同信息的录入工作转移到一线销售员工身上,因为销售员工上百名,分摊到每人不过0.5个合同,不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工作压力,并且销售跟进自己的合同更上心。
- 需求的另一个块——“无头账”的解决方案,则同样将收集收款信息的工作转移到一线销售员工身上,从而释放小姑娘的工作压力。
这么一来,功能应该设计成:在APP新开发两个表单收集页面,在PC后台新开发一个管理页面。
老吴又找到小姑娘细聊,确认完她日常苦逼的工作之后。问她:每个合同要花多少时间处理?每个月大概有多少个合同?
小姑娘满眼真诚地说:“每个合同都要花掉她1小时录入,一个月大概有40个合同。假如合同分多次付款,则还要多花1个小时。”
老吴脑子里开始盘算:算她一个月大概50小时做这事,一年是600小时,折合下来差不多是3.4个月(720/22/8)。小姑娘的人力成本是10k/月,那么,这个需求的成本是34k。然后,IT部为此投入的产品、开发、UI、测试的人力成本算1人月吧,研发的人力成本是30k/月。需求的投产比是114%,虽然是正收益,可价值不是很大。
告别了小姑娘,老吴把分析结果给小吴讲了,小吴惊呼,这需求没多大价值嘛,一般需求的投产至少要到200%。给它放着,先做价值高的需求吧。
老吴又说:“你还是天真了,我们需求池的里的各个业务部提的需求,价值、投产真的有那么高吗?大家知道投产会影响需求优先级,于是业务部门报过来的需求价值往往高估,甚至水分十足。这小姑娘不谙世事,说的却是实际的。另外,这个业务部门领导平时在老板面前威望很重,要是拖着人家,人家到老板那边告我们的状,我们可要吃不了兜着走。”
小吴:“这可咋办?”
老吴:“这样,你私下里跟那个小姑娘说一声,告诉她正式提交需求给IT部门的时候,不要把价值评估的范围局限于她自己一人,把财务同事、销售人员花的时间,以及她和相干人频繁交接所花的时间都算进去。”
小吴:“高还是你高!不仅瞬间提升了需求价值,还TMD贼合理。”
小姑娘听了豁然开朗。不过,她还是很谨慎,把这事告诉了部门主管,主管一听,当机立断:“这必须得把价值提升上去啊!”内心嘀咕:我只管提升我们部门的工作效率。心里默默地夸奖老吴、小吴:这两个IT部的员工,很懂得做事嘛。
于是,小姑娘在正式需求单里把每个合同的耗时从1小时改为了3小时,一个月大概150小时,一年是1800小时,需求成本约合10万,投产比暴增至333%。需求优先级大大提高,顺利排上期。
一个月后,需求上线。
小姑娘却发现新功能上线后,并没有给她省下很多的时间,因为销售人员还是习惯性的把付款材料传给她,还有些销售抱怨要自己传资料很麻烦,不如之前线下的流程来的方便。小姑娘反而变成了一个辅导员,每天教销售人员如何填写合同信息、如何提交付款记录。
过了不久,公司企划部抽查IT部的工作成果,正好选中了这个“合同信息”的需求,于是,便去询问需求提出人——小姑娘——实际使用效果如何?以及“有没有为业务部门每个月节约150小时?”
小姑娘犹如被雷劈了一下——怎么还有检查啊!现在要暴露了,咋办咋办?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开口,只好支支吾吾的说:“那个……确实有所帮助,那个…….实际节约的时长,我……我……再回去问下我们领导。”
慌慌张张的小姑娘跟领导说了检查的事,领导一听,眉头微微一皱:被抽到确实有点倒霉,但兵来将挡水来土淹,总能应付的。要是现在事实求是汇报使用现况的话,就会说我们部门虚报需求价值,估计IT部两位产品经理也要被批评需求管理不当——不行!我们把效果说的好一点,这样才能证明我们部门是认真做事、积极向上。
领导把小姑娘拉过来,跟她说:“你这么…这么…写,这样…这样…说,明白了吗?”
有过上次点拨的经验,小姑娘立马心领神会,回去“啪啪啪”敲键盘,给企划部回复到:合同信息需求不仅帮助业务部门员工节约了150小时/月的合同收录时间,相关员工还做了更多工作,尤其是辅导销售人员这一块,培养了我们的销售队伍线上化作业的能力,使我们整个销售流程更加合规、更高效。在此,非常感谢IT部的支持和相关产品经理的出谋划策,帮助业务部门降本增效。
企划部收到回复表示满意:业务部认可需求价值,并且逻辑也说的通。此外,因为“流程线上化”是当年公司创新主题,企划部还将该需求标记为“有价值案例”。
至此,这个需求的故事收获了一个各方“皆大欢喜”的结局。
可是,这个结局似乎也不尽如人意。需求价值虚报的,需求产出蒙混过关,小姑娘也没因需求省心多少,销售还在吐苦水。
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关于需求价值的故事,或许,也是很多产品经理经历过的事儿。如果也曾感到无奈,这里有三条建议给到分享:
- 做好需求调研、分析。业务夸大需求价值不可避免,产品经理收到需求时不可盲目轻信之,多思考,多去体验用户的场景、流程,从而避免被业务忽悠,做了低价值的需求。
- 做好用户陪伴、追踪上线效果。新功能需要一个试用期和学习培训阶段,需求价值不能马上体现,保持耐心,比如过一个月再看需求效果,如果解决了主要问题解决了,那么需求基本没太大问题,还有些小问题一点点优化就好。假如主要问题没解决,那就说明这需求最初的分析判断有误。
- 保持清醒的认知。有些时候有些需求价值不高,但也“必须做、必须上”,产品经理人轻言微,那就内心明白这个需求本质是什么就好,做好原型、文档等本职工作,其他的就让他随风去吧,别因此精神内耗。
公号:吴德馨。野生产品经理,辩证发展的功利主义者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