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产价值评估的三种方式以及优劣

众所周知,由于数据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相较于会计准则的资产评估,通常类比于无形资产进行分析。在企业内部或者行业实践中,无形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包括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三种基本方法以及其衍生方法。

接下来,重点分析这三种评估方法对于数据资产的优缺点有哪些,有利于企业按照自身特点或者行业属性进行选择。

一、成本法

成本法:评估方式=重置成本-贬值因素,或者=重置成本*成新率

这里面需要重点关注两个点。

  1. 数据资产的重置成本:如果是企业内部产生或者收集的数据资产,那么重置成本主要包括:收集、存储、处理的人力成本、设备成本、研发成本等。而如果是外购的数据资产,则指企业获取该数据资产的采购金额;
  2. 贬值因素:包括时效性、质量低下、不符合需求等贬值的情况,需要将该部分数据剔除,作为数据资产的经济学贬值。

优点:成本法评估数据资产,首先就是容易理解,其次是计算方式简单。

缺点:

  1. 如果内部产生的数据没有对于的直接成本,需要通过间接成本分摊,则很难进行评估统计。例如由业务同事在ERP系统录入的业务数据,这部分人工成本属于业务同事的薪酬,需要进行分摊到数据资产里面去,分摊比例难以评估;
  2. 贬值因素不好量化,由于时效性或者准确性导致的贬值,很难去进行具体量化;
  3. 无法体现数据资产的收益,虽然我们可以通过成本法去评估数据资产的价值,但是具体产生了多大的价值,我们却无法进行体现。

二、收益法

具体分为三种分别是:

1. 权利金节省法

基于持有该数据资产而无需支付使用费的成本节约估值方法。

计算方式=Σn/k=1 许可使用费/(1 i)n 所得税摊销收益

  • 许可使用费:授权给他人使用该数据资产可以收取的费用。例如:授权给A公司使用自己加工的数据资产,收取A公司一笔费用,为许可使用费;
  • 折现率(i):数据资产持有者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 使用期限(n):数据资产可以使用的期限;
  • 所得税摊销收益:部分数据还未形成数据资产,即无法确认为无形资产入账的那部分收益。

2. 多期超额收益法

该数据资产所贡献的净现金流或超额收益的现值

计算方式=Σn/k=1 超额收益/(1 i)n 所得税摊销收益

超额收益:因持有该数据资产导致收入增加或成本减少,常见的数据提效减负,以及通过数据分析产生利润等。

3. 增量收益法

比较该数据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现金流差额的方法

计算方式=Σn/k=1 增量现金流/(1 i)n 所得税摊销收益

增量现金流=现金流(持有该数据资产)-现金流(未持有该数据资产)

收益法的优点:能够反映数据资产的经济价值,到底产生了多大的价值一目了然。

缺点:

  1. 我们针对使用期限(n)是比较难界定的,由于数据资产是动态的,部分数据具有时效性,部分数据具有沉淀分析的价值,所以使用期限很难确定;
  2. 如何准确的计量现金收益,是绝大部分企业面临的问题,如果只是简单粗暴的按照节省人天,或者笼统确认收入,则该部分数据资产的价值可能评估不完整或者存在水分。

三、市场法

可比数据资产成交额*Σ修正系数

可比数据资产成交额:在公开交易活跃下,相同或者类似数据资产的交易成交额,类似于公允价值;

修正系数:用于对标的数据资产和可比案例的差异进行修正

优点:能够客观反映资产的市场情况,相对公允、真实、可靠。

缺点:

  1. 需要公开市场、第三方作为基础,例如各地的数据交易所进行评估,形成成熟的评估体系,但是如果平台尚未成熟、或者无法提供相应的交易情况,则无法统计可比数据资产成交额;
  2. 不同行业,修正系数进行评估。例如地产行业所需的数据,也可以用于其他行业,但价值不具备可比性,所以修正系数需要进一步明确。

四、总结一下

以上三种数据资产的评估方法各有优劣,主要是受制于数据质量、应用场景以及行业特点还有法律约束等影响,虽然有不少数据资产的评估案例,但是还未形成成熟的评估体系。

个人认为,目前需要做的是:按照行业以及企业、数据三者进行分类,确定不同的评估方法,从而在构建数据资产评估体系道路上向前迈进。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