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案例

“云堆新媒”获数千万元 A 轮融资,做长尾、下沉的自媒体广告平台

有数据称,截至2016年全国自媒体总数已超过2千万个。36氪获悉,自媒体广告平台“云堆新媒”已于春节前夕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资方四川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此前,“云堆新媒”还曾获得过新希望集团的天使轮融资。有数据称,截至2016年全国自媒体总数已超过2千万个。与36氪此前报道过的微播易、微梦等项目类似,“云堆新媒”做的也是广告主与自媒体间的对接平台,但匹配方式有所不同

从创业弄丢了股权的合伙人,来看几个残酷的职场真相

或者退一步说,意识到股权无法落实,要么早点止损退出,要么早点抓住核心资源来谈判,然而当事人似乎并没有做什么。一个一踢就倒的CTO,只能说明被排除在外围很久了。这两天一篇《就算老公一毛钱股份都没拿到,在我心里,他依然是最牛逼的创业者》刷了大家的时间线。按照惯例,当事人的经历一定是比窦娥还要冤的,以及事后的剧情反转一定是要一波三折充满狗血的。遍历全文,主角太太从事的运营

专卖低价打折产品的零售公司 T.J. Ma,为何成为所有百货嫉妒的对象?

全世界人民都爱打折。近日,美国专门卖低价打折产品的零售公司T.J. Maxx 公布了2017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务简报,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该公司同店销售保持了32个季度的增长,达到其他百货无法企及的高度。这是一家神奇的公司,大概拥有零售百货业最“梦幻”的商业模式。2017财年第四季度,T.J. Maxx 净销售额增长了6%,达到95亿美元;可比同店销售较去年四季度增

中秋节,给你的员工发多少“月饼券”?

创业初期,公司组建团队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决定怎样分配股权。你需要考虑的因素有:Ⅰ.合伙人投入的时间和金钱。Ⅱ.不同员工的贡献价值和个人需求。   不同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分配方案。如果你即将雇佣一个CTO,或者是希望给你们的技术团队发放期权以示激励,不妨听一听经验人士的建议。这是个创业者,CEO,创业顾问们都经常遇见的问题,很多网络文章和资深专家也给出了回答,这里列举了一

一家创业公司的员工手册

在成立初期的时候,我们在进门的墙上挂了这样一幅油画:美国的五位开国元勋们坐在一起,油画只有一半是画好了的,另一半还是空白,这幅画的名字是「一个国家的诞生」。这幅画的寓意很深远:一个国家的诞生并不是从她最先成立的那一刻就完成了。不同的时期,会有不同的人,重新定义这个国家。所以后来的林肯、罗斯福,都在某种意义上重新创立了这个国家,他们都是这个国家的创始人。这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

创业六载,遇坑无数,深挖 App 软件外包的套路和拆招

从业10年创业6年,曾经也雄心壮志,单枪匹马,为了效率将APP开发交给外包公司做,结果可想而知。产品没上线,时机也延误,而自己身陷合同陷阱,一份源代码还要不来。怀揣着一分激情,收获十分失望,一盆凉水泼头,觉得每年冬天都瑟瑟发抖。所以失败以后就自己做了一家比由技术工场,做技术VC,不想再中外包的套路,掉外包的坑。这几年接收了不少夭折的项目,也和许多创业者彻夜细谈,无不对不良外

没有 BAT 的光环,我要怎样才能实现创业成功的梦想?

极限.jpg我是一个普通创业者CTO,没有BAT的光环,也没能考上重点大学,但我不甘平凡,要在人生路上闯一闯,来体现我不一般的风骨;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有BAT出来的创业资讯满天飞,有融资数十亿的,也有把公司卖了的,也有失败了回BAT的,不管怎么玩,感觉都是一群高人,触不可及!或许我真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个创业人士了,但是BAT的人员加起来不到IT人员的10%,起码还

创业的两种形态|写给打算创业的 PM 们的话

这是一个10年PM老兵在创业2年之际,写下的总结,希望对你有用。在创业的坑里爬了一阵,结合之前在一线科技公司的经验,我的感觉是,创业只有两种形态:科技创新型运营or渠道型科技创新型创业所谓科技型,就是以技术作为驱动的创业领域。在科技创业领域,人工智能当属最近一年来的当红炸子鸡,获得了最多的媒体关注和资本的注入。(创业之前,我也在负责国内满有名的一款人工智能产品,因此一直给予

反思:一个 O2O 系统从上线到死亡的全过程

文中笔者所遇到的各种造成产品死亡的因素,或许各个初创公司或团队都有遇到过或正在经历中,写出来也仅仅是作者一个反思的过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究竟从何而来,也为了与同行人员共勉,尽量避开这些坑,挽救我们亲手培育出来的“孩子”。笔者一直从事的都是互联网的工作(具体岗位与公司暂不能提及),偶然间进入到一个某行业(实业经济),其实对此行业的了解是未知的,包括公司与上下游之间的合作方式

关于互联网创业,我是这样失败的。

事实证明,三个臭皮匠也成不了诸葛亮。创业这件事,没想好别扎进去。2015年,当时创业团队的部分人及朋友在徽杭古道的合影先说说我们的项目和团队吧: 团队: 从2013年就开始筹建,我也是被创始人拉进来的。发展到2016年,团队共有8个人。均是互联网行业的,以已婚已育的普通人居多(这也是为后来散伙埋下伏笔)。项目: 项目是想做一个户外垂直互联网平台,定位从2013年最初的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