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交,新的方向

产品经理[br]

[核心提示] 在言必称社交的今天,回过头思考一下,是否每个产品或领域都需要社交因素呢?[br]
一直在思考的四个问题:

1.数字社交是否让我们无法专注?撇开个体样本从总体看,那么几乎所有人的时间被社交产品、或其它产品的社交功能给掠夺了。

2.数字社交是否让我们更焦虑?信息制造的低门槛带来了信息泛滥,我们的信息筛选成本高度上升,产生无法控制的不安全感,进而引发焦虑。

3.数字社交是否让我们更傻?数字化的确让社交更便捷,但社交是不是需要便捷?或者说便捷的、低成本的数字社交是否能达到我们的沟通、认识需求,当你的所有朋友都活在朋友圈里的时候,这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4.被数字社交过度渗透的我们,是否需要无人知晓的私密空间?换言之,就是一个可以逃脱的地方。

产品经理

对于社交的认知经历了几个阶段:第一,真正的先驱类社交产品都已经消失在尘土里,留下来的都是大佬,国外的 FB、Twitter,国内的贴吧、微信、微博莫不如是;第二,只要是个产品都唯恐落后加入社交功能,让人忍不住想吐的冲动;第三,是否真的需要社交?是否真的需要社交?是否真的需要社交?

这里面有一些痕迹可循,首先是在社交、Web2.0 大棒挥舞之下,很多没有社交元素的论坛仍然活得有声有色,V2EX、Hi!PDA、Chiphell 是我个人会常常玩的论坛。

在移动端,推荐一款名为“Same”的 iOS App,思路很特别,可以被看作是去社交化的例子。从产品逻辑看,像是一个公共聊天室与群组的混合体,特色包括:

产品经理

Same 里面的很多设定值得思考,例如群组内的排序是严格按照时间排序的,无论是评论、点赞或者别的交互都不会影响排序,这也是为什么我说 Same 很像一个移动版的聊天室的原因了,逻辑奇怪但用起来很合理。因为没有关系渗透,所以更简单直接,更容易聚焦在兴趣及内容本身。

除了 Same 之外,在各个垂直领域也会有这样的产品,例如什么值得买、京东、淘宝,其中淘宝在社交这个坑栽的可不浅。淘宝一直试图在购物社交里有所尝试,推出了各种各样不同的产品,但结果就是不同程度的失败,这引起了我对社交的怀疑,并不是所有的产品、行业、类型,都适合用社交的方式进行带动,这些需要经过再思考,回炉重炼,找到更适合的产品形态,就像 Same 一样。

文章来源:极客公园

关键字:产品经理, Same, 反社交, 社交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