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盯着高新技术,要盯着挣钱——温州经济的未来靠什么

1、

现在各地政府都在强调高新技术产业,很多三线四线城市也在大谈高新技术产业。这其实是很荒谬的。

高新技术产业,并不是你想做就能做起来的。得有天时地利人和。

首先,国家的规划在那里。北京,深圳,上海之类的地方,和三线四线城市是不一样的。大学、研究所,几乎都在一线二线城市。政府也把这些城市定位为中心城市,各种优惠条件都是给他们的。

三线四线城市既没有人才优势,没有政策优势,也没有城市名气的优势。即使是完全一样的产品,企业名字不一样,地点不一样,传播的效果也不一样。

比如说,有一种高新技术产品,叫章光101毛发再生精。公司名字叫“北京章光101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101集团”。如果用赵章光家乡的地点,叫“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县象阳镇泥垟村101毛发再生精厂”,要想推销出去的难度就会大上百倍。当然,温州和乐清好歹还是稍有名气的,如果公司的地点是“福建省宁德市柘荣县象阳镇泥垟村101毛发再生精厂”,章光101还能卖得掉么。

2、

那么,这章光101到底算不算高技术产品呢?

章光101发明人赵章光先生是在同行业中最早获得国务院颁发的《科技技术认可证书》,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科学家、发明家。

如果按照今天的高新技术产业标准,问题就大了。首先,赵章光先生初中没毕业,只有小学毕业证书。他出道的时候,老实木讷,连普通话都不会说,需要找人把他的温州话翻译为普通话。赵章光先生天生老实,不会讲故事,不会包装他的产品。这样的人,找VC融资,可能会被当做笑话。一个只有小学学历的人去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产品,也会被人当做笑话。

象阳镇泥垟村并不是国家指定的高新技术园区,在各种资源上都不占优势。你在这些地方搞再高新的技术,也是浪费钱。

在三线四线小地方搞所谓的高新技术产业,是以自己最弱处与一线城市最强处比,就是找死。

3、

前天在一个群里,一位著名的研究金融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学者被一位企业家气跑了。

那位企业家,原来也是大学教师,下海后决定搞实干的事业,他认为某些三线城市经济政策区鼓励所谓的高新技术产业,不过是象牙塔里不接地气的傻瓜学者拍脑袋瓜想出来,根本就是个笑话。

高新技术产业本来就该完全市场化去发展。政府可以给你一些政策,给你更大的自由,但是绝对不能给钱。比如说现在的电动汽车产业,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几乎是全靠政府的补贴活着。

说得不好听一点,就是寄生虫产业。

一方面私营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的税负在不断加重,一方面政府用这些征收来的税收去补贴那些高新技术产业,下赌注指望这些行业能有革命性的突破,带来巨大的利税。这种以打压制造业去养活寄生虫产业的道路,真行得通么?

4、

五十五年前,公元1961年,21岁的温州人叶永烈在《小灵通漫游未来》中就构思了屋顶装满太阳能电池、晚上靠蓄电池供电的新能源计划。要了解这本书,诸位可以看看我写的文章 《旷古天才产品经理叶永烈》。

但是直到今天,一大群人还在为马斯克出的富人玩具产品吆喝。马斯克的太阳能瓦片计划,太阳能powerwall,完全是1961年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的翻版,从性价比和实用性方面,也远远不如淘宝上卖的那些国产货。毕竟国产货已经做了二十多年,不是马斯克那种刚做起来的互联网公司。

1989年,温州企业家叶文贵就创办了电动车厂,推出了当时世界纪录的一次充电靠电可以跑200公里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他没有靠政府补贴,而是花光了自己所有的4000万元。

二十七年过去了,电动汽车行业与叶文贵时代比,似乎更倒退了:这个行业靠政府补贴活着,是富人有了汽油车之后的玩具车,这些富人却享受着政府搜刮的纳税人的钱做补贴。如果叶文贵在1989年可以享受每辆车政府补助8万元,他现在可能已经富可敌国了。

李书福嘲笑马斯克这些互联网公司做硬件就是胡闹,做电动车还得看传统汽车业。

但是,大众说起高技术产品的时候,却往往把马斯克这种纯胡闹玩具当做高技术的代表。

唯一例外的可能是新加坡,新加坡根据检测数据认为特斯拉能耗超标,罚款。

但是,真正为国家环保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并且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二轮电动车和三轮电动车,以及各种有罩的电动代步车,这二十多年来却一直遭受国家各种打压。有些地方禁止上路,有些地方不给上牌。上海的二轮电动车牌照到2017年就到期了,不知道临时牌照还给不给续。

二轮电动车和三轮电动车在中国民间的持有量是3.5亿。如此有生命力的产业,政府不好好扶持,却打压,反而用纳税人的钱扶持那些制造污染极大、耗电比二轮电动车大十倍的极其不环保的特斯拉风格的高速电动汽车。

所以,说这些电动汽车之类产业“高新技术”是寄生虫,一点都不过分。政府被这些寄生虫资本家绑架后,只能去传统制造业搜刮更多的钱去养寄生虫。所以马斯克之类的圈钱骗子才敢什么都吹。有什么样的政府,就有什么样的资本家。

硅谷出过一些伟大的公司,但是更多的是马斯克之类的打造宏达梦想吸引眼球并且试图绑架政府政策的“高新技术产业”。这些产业已经成为美国的灾难。川普的上台或许可以制止这个灾难的蔓延。

而中国的地方政府却在拷贝美国的灾难。

5、

1990年,室温核聚变成为热门,全世界的实验室到处在搞室温核聚变,发表了几千篇研究论文。科学界预言:未来的新能源,可能是室温核聚变,汽车上装一个室温核聚变微型反应堆,就可以源源不断地输出电能。

后来,室温核聚变成为上世纪科技界最大的笑话。

二十年前,人们预测下一个世纪是生物技术的时代。无数的热血青年学却生物技术,面临的却是毕业即失业,只能去写科普办网站谋生,或者改行做别的好找工作的行业。所以现在中国的科普作者一大半是学生物出身,很多程序员也是生物学科班出身。

现在,大数据,区块链,VR,AI,这些都成为资本热追的高新技术。

资本喜欢追热点,就让资本自己去追好了,政府何必去凑这个热闹。尤其是政府竟然用金钱补贴的办法去陪资本炒作。

6、

今天,大多数的钱,还是花在衣、食、住、行、医疗、教育。买房。互联网并没有带来低房价,也没有带来高铁和汽车飞机。

支撑电商得以繁荣的,关键不是互联网,而是公路网和城市化。

中国三年造了美国一百年的公路,村村都有崭新的公路。江浙沪包邮区内,公路一天可以到达。

城市大兴土木,人口向大城市移民,县城以下的城镇几乎被抽空,农村除了留守儿童和老人,没多少青壮年。

换句话说,打造电商的关键,并不是互联网,不是BAT,不是硅谷和华尔街,不是大数据和云计算,而是而是钢铁厂、水泥厂、汽车厂、房地产和建筑业,以及快递员胯下的二轮电动车和三轮电动车。

至于互联网企业,一家成功的背后是999家的失败。如果算上行业竞争带来的财富缩水,互联网并没有带来更多财富,反而是一个消耗财富和劳动的无底洞。

互联网和金融业,只是在企业竞争中助力,挑选一家,灭了999家。他们本身真创造了社会财富,还是创造了负财富?

我们都以为互联网给我们带来财富,可是为什么房价越来越高了,其他物价也越来越高了。

公立三甲医院是线下医院,百度和莆田合作的是基于互联网营销的线上医院,大家发现在百度莆田系医院看病的开支可能比公立三甲医院贵十倍。这就是互联网带来的社会效益。

对于互联网神话,我支持刘淼的一些观点。有兴趣的可以看看刘淼的文章《人们经常称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一场革命,真的如此吗?》。

7、

当那位企业家和高新技术产业学者争论的时候,我也说几句。

我说,挣钱比高新技术重要。

爱马仕的皮带出厂价24欧元,零售价1000欧元。这需要什么鸟毛的高新技术,不就是切一块牛皮,装上皮带扣么,浙江的皮带扣加起来,可以占领半个世界,为啥永康的皮带扣只能卖0.5欧元,而爱马仕的皮带扣可以卖1000欧元?

温州的皮鞋占了全中国的四分之一,如果温州皮鞋可以卖到LV和爱马仕的价格,一双鞋卖一万多元,利润可以高一千倍,即使温州只开工一家奥康鞋厂,一天造十万双鞋,利润一天就有十亿,一年的纯利润就有3650亿,哪个高新技术产业比得上?

其实LV和爱马仕哪有什么鸟毛的高技术,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远远不如温州的大鞋厂。

那些意大利纯手工定做皮鞋,一双卖一万元,有什么鸟毛的高新技术,都是一百年前就有的手工技术。

香奈儿的香水呢,为啥可以卖这么贵,难道这些溶剂原料不是十块钱一公斤,一分钱一克么?即使贵上一百倍,一克香水的制造成本也不能超过一块钱啊。

有什么高新技术的利润能这么高呢。

即使是到处吹牛的耐克鞋子,你跟一些做工好的温州鞋对比一下,就知道耐克的做工有多粗糙, 用料都是廉价的人造革尼龙面,涂胶有时候会超出鞋底线四五个毫米,线脚歪歪扭扭,一看就不是那种多年资深车工干的。

但是,耐克只需要付给鞋厂一百元的制造费,给鞋厂十元甚至五元的利润,却可以把一百元的鞋子卖到一千元。这跟高新技术毫无关系。耐克吹嘘的那些东西,跟马斯克的那些吹嘘一样。他卖的,还是福建鞋厂做的鞋,还是一群流水线工人在那里按照几十年前的工艺,下料,车帮,涂胶,上鞋底。那些缝纫车,单针的,双针的,还是当年的老牌子。

你真相信耐克在商店里买的鞋子是机器人操作缝纫机么?你真相信耐克的鞋底是3 D打印出来的么?真那样做的话,耐克早破产了。

Beats就是耳机界的耐克。他与耐克一样,就是把耳机戴到各种体育明星的身上,然后大家就觉得他是高端货了。

一个上市零售价接近2000元的Beats Solo耳机,不算包装盒,BOM价格大约不超过人民币100元。

当然,Beats和Nike的钱,也不是都到他们自己手里,大部分还是被明星、广告业、电视台、投资人拿走了。至于给Beats和Nike做耳机和鞋子的制造业,利润应该是微乎其微的。

8、

挣钱与高新技术是两码事。

现在的时代,缺的不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生产力。

一件聚酯纤维做的抓绒保暖衣服,寿命比羊毛的要长很多倍,基本上可以穿一辈子。而价格可能只有十几元到几十元。迪卡侬出过49元的抓绒衣,大家都说便宜。其实如果你不在乎品牌的话,淘宝上能买到十几元到几十元的很多款。

一件聚酯或尼龙的外套,大多数也足够穿很多年。

如果从食物的最低要求看,农村的粮食二块钱一斤,蔬菜三毛钱一斤。但是人们并不愿意住在农村,他们想住到上海。山东的很多苹果烂在山上,只要摆在深圳的超市里,就可以卖到十几块。农村的蔬菜三毛钱一斤都没人收,到了城里,就卖3块。上海的水果摊上有一块六毛八的黄岩橘子,也有六十九元一斤的美国车厘子。

二十多年前,我在北京住过一次银河饭店。那是我第一次住四星级宾馆。银河饭店的刀削面卖30元一碗, 和外面摆摊的2块钱一碗的,其实是一样的。

大家消费的东西,不是物质,而是纯精神上的。

吃饭的精神消费,是特大城市的光环,是市中心繁华地带的店铺,是精美的室内装修,是文艺的厨具,精美的食物拼图,是复杂的礼仪感,享受服务的感觉。和食物本身的营养或味道基本上没关系。

所有的米其林餐厅,都不是靠高新技术来挣钱的。

所有的昂贵葡萄酒,都不是靠高新技术来挣钱的。

一幅名人字画卖一千万元,这与高新技术有个毛的关系。一粒钻石卖一百万,这与高新技术有个毛关系。

茶馆的装修,茶文化,装神弄鬼的茶艺,那些复杂无比的咖啡文化,意大利饮食文化,都是文化性质的,与高新技术毫无关系。

与高新技术有关系的食物,是全自动现代化养鸡场饲养的鸡肉,是瘦肉精和抗生素养出来的猪,是转基因食品,是头发做的酱油,碎牛皮做的明胶,也包括提纯的地沟油。这些都是技术含量极高的。但是,人们并不愿为这些东西买单。

他们更愿意为放了五十年的老窖或普洱茶买单。虽然这东西放五十年并不需要什么高新技术。

9、

现在的金融业,并没有任何新鲜的东西。有些是犹太人玩了几百年的东西,有些是温州民间抬会那一套。但是,这些没有任何新鲜的东西,只要法律稍微留个漏洞,就可以挣大钱。

互联网业真正让人有付费愿望的网站,只有被成为3G的三个行业:色情(Girl),赌博(Gambling),游戏(Game)。

这些东西其实真的没有什么高新技术在里面。色情,性交,裸体,就是看了一千年也没啥变化的性器官和性交方式。

赌博有什么高新技术?

游戏的诀窍就是让你上瘾。跟毒品一样。

当然,毒品和性交易也是巨大的市场的。很多富豪一掷千金,会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嫖一个明星。普通人在色情业方面的消费慷慨幅度也很大。愿意花几百元当嫖资的人,远远大于愿意花几百元买书的人。

高新技术仅仅是一个噱头。很多产业都比高新技术更挣钱。美国政府为了照顾内华达这样一个沙漠地区,以及一些传统的印第安聚集区,给他们开赌场的特权,拉斯维加斯之类的地方就可以发大财。除了赌场,还有什么地方能够让人一夜消费几千万甚至上亿。

与赌博类似的,还有彩票,跑马,这些东西总体上讲都比股票风险更小。我见过很多买股票期货而倾家荡产的,却很少有因为赌博和买彩票而破产的。

10、

有些人指望制造业整体的技术升级来提高制造业的利润。这是做梦。

制造业的低利润,并不是技术不够。而是因为他没有能力打造信息不对称。

比如说,耐克到鞋厂订货,带几个专家去谈判,要厂方把各种原料和加工费用算得清清楚楚,连缝纫线都可以精确到厘米。厂方是完全无法打造信息不对称的。这个厂不愿意接单,会有另外的厂接单。以前找很多企业不容易,自从有了阿里巴巴之类的企业,可以迅速找到几十家甚至上百家企业来投标比价。

马云说他的理想是让世界上没有难做的生意。对于制造业来说,有了阿里巴巴这样的平台,世界上就没有了好做的生意。制造业无论技术如何升级,信息的透明度依然不会变。

再看看耐克的消费者,他们在店里看到耐克鞋卖一千多元一双,他们都是不懂制鞋技术的,根本不知道一双耐克鞋的成本是多少。他们不会知道那些一百多元出厂价的杂牌鞋,其实和耐克是同一档次的,甚至是除了商标之外别的都是一模一样的。

因为耐克可以打造信息不对称,所以才有高额利润。同样,所有的奢侈品品牌,或者一般的中高档品牌,都是靠信息不对称的。

所以才有一个耳放卖八万元,一条发烧喇叭线卖一百万元的笑话。你面对的是钱多人傻的发烧友,而不是从事电声行业的电子工程师,所以你能骗到钱。

制造业的出路不是产业升级,不是技术改造,而是打造自己的品牌。

打造品牌有两条路:一条是联合起来,成为巨头,打造品牌。另一条路是分散开来,以定制化打造高利润的单件或小批量产品,也就是从大规模流水线回到作坊式小批量柔性制造。

在以前,你只要把东西做好,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全球化、电视广告和互联网改变了这个趋势。

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眼球被剧烈抢夺,只有广告被人看到的,才能被人认为是好酒。

制造业的出路只能是打破营销业的剥削,做前店后厂的道路。

当然,对国家而言也不是不能做。比如说,政府可以启动计划经济时代的那一套质量监督检查,对同类产品按照质量标准打分排名,公布产品成本,禁止暴力行业,用物价局定价,这样可以打击营销占优势的品牌。

问题是政府不可能再这么做。

11、

制造业的成功道路,只能走品牌打造道路。

温州第一次品牌打造热潮,是1987年杭州武林门广场火烧温州皮鞋之后。那时候,凡是温州皮鞋在各地就可以被直接没收、烧毁,成了很多人对温州不满的出气筒,这中间有消费者对伪劣产品的痛恨,有当地商人被温州占领市场的愤怒,有穷人对温州人发财的嫉恨,还有政府官僚意识形态中的“打击资本主义”立场。

此后的温州皮鞋并没有减少。但是开始纷纷走上打造品牌的道路。这些鞋厂在品牌中,都刻意隐匿了温州字样。

中国的十大鞋王,温州占半壁江山。

皮鞋业著名的康奈、奥康、东艺、日泰、吉尔达、红蜻蜓、蜘蛛王、佰纳、杰豪、惠特,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们是温州货。

服装业的庄吉、法派、报喜鸟、美特斯·邦威、森马。也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是温州货。

低压电器行业的巨头,正泰、德力西、人民、天正、长城、华通、飞雕,轴承行业的人本,剃须刀行业的飞科。这些都是温州企业。但是他们的营销上并不强调温州二字。

更多的温州老板在一线城市注册公司,占据一线城市的天时地利,打造品牌。互联网行业有不少温州人的公司和温州人的投资,但是在温州本地,并没有成气候的互联网公司。

因为温州并不是适合打造品牌的好地方。因为温州没有任何国家级,没有互联网媒体,不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在互联网时代完全没有话语权。

12、

互联网创造财富是有限的。但是用互联网抢劫财富是有效的。

互联网最大的作用,是可以迅速抢夺人的眼球,把你的注意力拉到他要你看的地方。

迄今为止,互联网并没有创造出令人瞩目的商业奇迹。只是把原来在店铺卖的东西转移到网上,把原来在大街上的广告牌转移到互联网推送和百度竞价,以及淘宝和天猫的广告竞价。

互联网时代,开店不是更容易了,而是更难了。你在淘宝开十间店铺,一年也等不到几个顾客,因为大多数商品,人们只看淘宝推荐的。有些产品在淘宝根本就搜不到,即使你店铺里明明有。

要抢眼球,没有比互联网更好的东西。互联网是人人可以用的东西,即使是巨头和巨头之间,抢夺眼球还是要靠实力。这些实力,就是网红,色情,直播,猎奇,博彩,游戏,段子手,策划师。互联网所谓的“用户黏性”,其实是两个方面的代名词:绑架和成瘾。

绑架的典型例子是巨头打造的社交网络和支付手段。

总体上讲,成功的互联网企业的吃相都是相当难看的。

13、

但是,要打造品牌,却离不开互联网。

互联网圈的吃相非常难看。一个从事水军业的朋友对我说,当初他们收谁的钱就骂谁,两部电影上映时,双方钱都收了,双方都骂了,所以两部电影都没了票房。

当初北京798望京和颐酒店的一件很小的治安事件,导致全国的沸沸扬扬,导致北京政府的大扫黄,也可能因此导致某人大校友的间接死去。

这样一件很普通的治安案件,一大堆大V不约而同地转,你以为背后没有公关公司的运作么?没有竞争对手的资金介入么?反正我是不信。

互联网上,一次公关危机,甚至一次谣言,就可以毁掉一个品牌。也可以短短几个月就炒红一个品牌。如果你不熟悉互联网的运作,没有自己可以掌控的互联网平台,几乎没有打造品牌的机会。而对手时刻可以用各种谣言和水军灭了你。

所以大家都要购买各种互联网媒体,购买水军,购买自媒体,购买百度关键词和各种广告竞价。

14、

没有温州本土的互联网媒体,是温州打造品牌最大的困境。

首先是地方不能形成品牌。谈到温州货,还是和假冒皮鞋、温州发廊之类的东西连在一起。温州唯一成品牌的是温州商人: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善于抓住商机。

但是温州是一个非常遭恨的地方。2011年温州企业连环担保破灭,房价腰折,企业破产,地方损失1600亿。互联网上到处是一片幸灾乐祸的声音,说你们温州炒房团也有今天。说温州人就是连环担保诈骗银行,所以温州老板跳楼的跳楼,跑路的跑路,都是恶有恶报。

如果是北京遭受温州这样的房价腰斩,你以为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我猜想互联网上是一片声讨政府的声音,是对买房人民的无比同情,是公知煽动成千上万的人去制造群体事件,而政府被互联网舆论绑架,用各种手段去稳定局面,减少地方损失,会用纳税人的钱去救北京。

因为全中国的言论权,一半以上在北京。

温州本来是个很有文化底蕴的地方。温州人的商业诚信其实比大多数地区的商人更好。

但是没有互联网话语权,地方会被妖魔化。

温州不能奢望有央视、央广、人民日报、新京报、南方报系这样的媒体,也不能奢望这些媒体的人三天两头到温州采访——除非你动车相撞了,房子倒塌压死一大群人了,大批老板跳楼自杀了。

温州没有网易、新浪、腾讯、百度这样的门户。也没有今日头条这样新兴大流量媒体。没有任何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互联网媒体。在温州创业要想出名,你得比北京创业者多n倍的能力。

打造温州本地品牌,更是难上加难。

15、

温州最需要的是互联网话语权。需要引入强有力的为温州人说话的互联网媒体,需要为温州正名的写作人,为温州打造品牌形象的自媒体。

温州不仅需要阿里巴巴和猪八戒这样为企业打造电商服务的互联网企业,更需要打造温州地方形象和企业品牌的互联网体系。

靠宣传部的那点“宣传矩阵”,是远远不够的。

现在温州的形象宣传,主要靠在各地经商的温州商人。但是他们是商人,并非专业的温州形象打造者。

需要扶持一批面向全国的本土的互联网媒体和自媒体,打造一批与温州紧密相连的写手,出版一系列宣传温州形象的书籍。

需要引入的产业是对地方品牌包装、传播的产业,是对企业品牌进行包装设计的产业。这些产业,是最有效的。

因为一双皮鞋可以卖一百元一双,也可以卖一千元一双。如果是没有品牌的制造业,现下一双鞋利润五元十元,遵纪守法的企业去掉五险一金、各种税负、环保开支,基本上是濒临亏本的。

一旦打造为优秀品牌,一双鞋的利润可以有一百元,甚至一千元。

在地方品牌打造方面,最值得学习的大概是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他把一个建国时期总人口仅有180万的第三世界小岛,变成在世界上知名度颇高的国家,打造品牌的能力,可谓出类拔萃。

16、

现在的地方官员,急于引入高学历的人才,和高新技术项目,却不善于对当地的人才和项目好好包装扶持。

我再回到赵章光先生的101毛发再生精。以下引用内容,摘录自赵章光先生的报道《我能活到130岁》

历经六年时间(1968-1974),通过无数次的试验,赵章光配制出“101生发酊”,让脱发患者的头顶上重新长出了青丝。

然而没等赵章光大展宏图,质疑的目光和责难的声音先飞过来了。有关部门不相信一个连初中都没毕业的农村赤脚医生,能治好高难度的脱发顽疾,怀疑他只是一个卖假药的江湖骗子。

有一天,赵章光家的诊室突然间被封条封上了,而且封条上盖着卫生局的大印。两张封条犹如两根利箭,刺痛了赵章光的心,让他萌生了出走的心。腿长在自己身上,偌大的乐清容不下自己,我就到别处试试。一技在身,就不信闯不出个名堂。于是,赵章光第一站选择了温州。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在温州他也是处处碰壁。据说,赵章光还在望江码头到瓯北的渡轮上行过医,不过他感受到的是不屑的目光,这座城市没有人相信他。

当年的不少温州人,都曾经多次在望江路安澜亭码头到瓯北的轮渡见过这位潦倒的赵章光先生。或许还记得他信誓旦旦说“我家住乐清xx镇xx村,无效你到我家退货”,“一瓶五毛,二瓶一块,买二瓶送一瓶,卖三瓶送二瓶”。

转机出现在宁波,他开始在一家旅店里挂牌行医,并和当地一家小医院合办脱发门诊,取得了出乎意料的效果。然而,好景不长,老家的程咬金们又盯上了他。伤心的赵章光只好打道回府。

不知道是谁将赵章光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告诉了新上任的县委书记吴正平,由于书记的干预,赵章光的境遇有了很大的改变,不过他依然无法取得行医资格证明,他想请县卫生局组织医学部门对“101生发酊”进行检验,也得不到帮助。吴书记是个识才惜才的伯乐,亲自出面跟县医院协商,想请他们腾出一间房子供赵章光开设脱发门诊,不想却碰了个软钉子。对此,书记也无可奈何,因为他不能干涉太多。​

对于赵章光来说,重要的转机出现在1983年。一次,他在朋友家偶遇《浙江工人报》记者潘国均,听了赵章光的故事后,记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不过,该记者和他所在的报社非常慎重,跟踪了几个月,亲眼目睹了一位新闻同仁近乎秃顶的脑袋长出头发后,才予以报道。赵章光的名气迅速地在浙江省传开,他被邀到杭州市巡诊,出奇地受欢迎。遗憾的是依然好景不长,因为发生了同行相嫉的事情,赵章光又一次被迫打道回府,回家医治心灵的创伤。

赵章光的第一次转运,是来自媒体的报道。《浙江工人报》在当时的浙江是有很影响力的。媒体第一次显示对品牌打造的力量。

1985年,幸运之神降临,千里之外的郑州朝他伸出了橄榄枝。郑州市管城区卫生局长呼育华是位刚从部队退役的官员,非常务实,也有魅力。了解清楚赵章光的情况后,立马表态:“这样好人才浙江居然不要,我们郑州一定要!我们要给他提供一个好环境。”接着又指示合作医院派专人带着聘书去迎接赵章光。

在郑州,赵章光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欢迎;在郑州,赵章光如鱼得水,不停的接待一个又一个的患者,忙的不亦乐乎;在郑州,新华社对他进行了采访报道;在郑州,区科委、区卫生局牵头组织了“101生发酊”科技成果鉴定会,产品顺利通过省级鉴定。

新华社河南分社于1985年9月22日发布了一篇电讯稿,以翔实的数字为依据,介绍赵章光和他的101。正是这篇电讯稿,让北京市民政局属下的民政工业总公司知晓了赵章光的本事。

赵章光终于接受了京城抛来的绣球。在维持郑州现状的情况下,赵章光移居北京,翻开了他人生最精彩的篇章。

北京方面的礼遇不亚于郑州,待遇远高于郑州。赵章光是三顾茅庐请来的,北京方面如获至宝。1987年4月17日,他们特意为赵章光举行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当天,设在北京宣武门内大街的门诊部就排起了长龙,随后的几天,都是这种情形。三个月后,初诊时半信半疑的患者,完全信服了老赵。更奇葩的是部分患者竟然自发的、卖命地替赵章光做起了义务宣传员。一个说:“一个女性,没有头发是多么可怕的事情……”一个接着说:“赵代夫再造了我的人生,我全家都感谢101。”

由郑州到北京,短短几个月,赵章光的名字在京城家喻户晓。同年9月,赵章光来到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他被推荐参加第36届“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评奖。凭着无可置疑的疗效,以及安全、无痛苦等优点,以绝对优势获得了本届博览会个人发明的最高奖“一级骑士奖证书”。随即,世界各国的媒体将101称之为“神奇的东方魔水”,老赵本人在国内受到了英雄般的迎接。

17、

我举赵章光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几点:

温州曾经出过赵章光这样一个宝物,他在温州却穷困潦倒。最后郑州区科委、区卫生局牵头组织了“101生发酊”科技成果鉴定会,产品顺利通过省级鉴定。北京把他当宝贝,给他办公司,把大笔税收留给了北京,这说明了什么?

以赵章光本人的能力,他是无力打造品牌的,他也没有能力独自创办一家公司。但是在郑州和北京,有地方政府官员的赏识和扶植。

赵章光的成功,有2个转折点,一个是《浙江工人报》的报道,另一个是新华社的报道。

赵章光若是没有被媒体报道,没有去郑州和北京这样的中心城市发展,一直留在温州,他的命运,大概还是在安澜亭到瓯北的轮渡卖光头药水,三天两头被有关部门驱逐罚款。

如果温州有更多的吴正平这样的有见识的领导,有很多记者和各种媒体,并且在互联网时代还有很大的影响力,赵章光的毛发再生精或许就会在温州落地,为地方政府贡献远远不断的税收。

温州引入高技术产业、引入高学历人才,是不现实的。要撒泡尿照照,温州在国家眼中算什么?一个没有土地、没有资源、没有高技术人才、周边都是高山、对周边没有辐射力的城市,搞好搞坏都没有关系。对国家而言,杭嘉湖平原、苏州、宁波,都有比温州好得多的条件,国家投资或政策优惠的回报率要高得多。

G20,给了杭州。国际互联网大会永久基地,给了桐乡。单列市,给了宁波。自贸区,给了舟山。长三角经济区一直划到台州,却不包括温州。

长江经济带,浙江有6个城市:浙江: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长三角城市群,浙江有8个: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

金华义乌宁波舟山正在打造一个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官方介绍如下:

“包括金甬舟铁路在内的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建设,就是要将金华、义乌和宁波舟山港连接起来,通过大通道建设,实现强强联手,建立起‘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格局,对内辐射‘长江经济带’,对外辐射‘一带一路’。”

意思是温州和丽水以后不过是义乌和宁波的腹地。

温州对国家的贡献,就是源源不断为各地提供创业的企业家,为各地创业承担商业黄埔军校的任务。三百万人在各地创业,而本地经济日益衰败。

以温州的特殊方言和熟人文化,温州人婚姻的排外性,外来高学历人才是不容易留下来的。

温州更不能指望政府投资送你一堆985大学和研究所。别忘了当初的温州大学是民间筹钱办的,温州机场是民间筹钱办的,温金铁路是民间筹钱办的,龙港农民城是农民自己筹钱办的。

温州最应该做的,是在本地产业的优势基础上,扶持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和企业文化品牌的产业——互联网媒体、文化挖掘、文案、出版、公关、策划、设计、文化传播。这些才是事半功倍的。


文/饱醉豚

关键字:业界动态, 温州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