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大开:历数 26 家够胆创新的风投机构
原文:Stefano Bernardi 翻译:ONES Piece 任宁
译者按:所有投资人都会希望项目公司要有突破,要求变。但是与此同时,风投圈却维持着一个多年不变的老样子。原作者 Stefano Bernardi 是一位创业者出身的投资人,他罗列了一些很有意思的机构案例,想要促进投资行业本身的创新。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中国的创投基金在规划2017年工作方向时,带去一丝灵感和启发。
每家新的风投机构在成立之初都会宣称自己是「风投新物种」,但事实上,大多数其实就还只是传统风投套路而已。
话是这么说,过去十年,风投圈也见证了不少重大创新:超级天使的兴起、后续种子轮[[1]](# fn_lemma_1)的融资爆发、投资人博客的流行,以及 AngelList——对于创业者来说,今日的融资环境自然是大不同以往了。
因为最近在考虑要怎么才能在欧洲做投资(我刚刚搬回这里),我开始回忆,并且研究了一下我在过去几年见到的那些最具创新力的风投机构和他们的模式。
以下是一个我认为在近几年为风投界带来最多创新的公司的列表。我知道肯定会挂一漏万,所以欢迎联系我[[2]](# fn_lemma_2),我会往上补充的。
声明:我这家小机构「Mission and Market」是本文内提到的许多家机构所投公司的前序或后序投资者。我会尽量把关系说清楚,但文章肯定存在不客观之处,哪怕只是出于我知道他们的存在这一点。
排名不分先后:
Correlation Ventures
Correlation Ventures 是第一家主打数据角度的基金。
我觉得他们的策略非常聪明,当然也很新颖:他们的目标是,成为那些已经找到领投,想快速完成一轮融资的创业者们心中的梦之跟投者。
他们使用数据分析,在两周内作出决策,目前已经投出超过160个项目了。这两点加起来想想,实在令人印象深刻。
他们现在正在运作第二期 1.88亿美元的基金(第一期是1.66亿美元)。
AngelList’s Syndicates + Maiden Lane
就直说了吧,AngelList 完全改变了早期投资界。
从介绍引荐、个人档案(这年头我用 AngelList 用得比 LinkedIn 还多)再到现在的股权众筹(syndicates),AngelList 的持续创新在风投圈无人可比。
尤其要说说股权众筹这个属于未来的产物。我算断断续续地参与过好几次,但依然对我见到的项目质量之高感到吃惊。当然它还有所欠缺,但如果你要创新,这是你不得不要付出的代价——而且我确定在未来它会日臻完善。
除此之外,AngelList 创始人 Naval 的头脑和人格都真是相当卓越。每个有机会跟他互动的人都会晓得他有多么犀利和亲善。对于我,他总是非常慷慨地不吝自己的时间。
他们最近做了件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事——成立了一个股权众筹专项基金。
这举动很大胆。它基本上就是在宣称「项目案源专有权」这个概念已经过时了。只要用 AngelList,谁都可以创建一个表现良好的风投基金。这个想法要实施起来还挺难理解的,但只要看看 AngelList 的投资组合,我确定你会觉得他们很厉害。
这里面有很多可供思考的地方。
Flight Ventures
Gil Pencina 是最好的天使投资人之一,每一个主流科技公司他都投到了——而且他也是最先发现股权众筹也许是早期投资的未来的人之一。对此,我表示非常尊敬。
Gil 希望 Flight.vc 变成创投圈的 Fidelity[[3]](# fn_lemma_3)。你选好垂直领域、大方向和地理位置,Gil 就可以帮你找到合适的股权众筹项目。
Gil 会为每个股权众筹项目招聘全能型的项目经理,而他本人则帮助经理们评估项目,以及也许是最重要的,帮他们解决钱的事情。
我现在也投了他旗下一个专注于深度学习的新基金。这个基金正在进一步推行上述模式。
SignalFire
我有幸在2013年遇到了 Chris,那时他刚离开 General Catalyst。他极具野心的眼界让我印象深刻。
正如 Chris 所观察到的,投资界虽然长年与软件打交道,它自身却几乎没有用软件来进行任何创新。所以他创立了一家大量使用软件来发现投资机会,以及藉软件来帮助被投公司的基金。
它的软件可以追踪行业人才,可以在人海中发现那些即将开始创业的人,也能帮被投公司招人——这也经常是需要快速成长的公司们面临的最大问题。
Signalfire 也有一个「分布式」的模式。它让硅谷大佬们来积极地帮助它投的公司。作为回报,大佬们可以用 Signalfire 的软件(我猜这个做法比找他们来当基金 LP 要好)。
他们第一期基金募集了5300万美元,而且应该即将开始融规模3到3.5亿美元的第二期基金。
Deep Knowledge Ventures
Deep Knowledge Ventures 是另一家挺新潮的公司,也将应用数据标榜为一个竞争优势。他们使用一款由一家叫 VITAL 的第三方公司开发的软件来找到投资机会(主要是在生命科学领域)——出于 PR 考虑,他们甚至以董事会成员的名字来为他们的算法命名。
他们设立了一个生命科学方向的基金,也即将发布一个新的数字资产基金,专注于比特币、区块链、人工智能和数据等等。
可惜,没什么关于他们的其他消息。
Tusk Ventures
Tusk 最近参与了我们投的一个项目的 A 轮和 B 轮。我超开心的。
他们已经在硅谷建立了口碑,能帮助别的公司在困难重重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政策监管领域趋吉避凶——对于有些公司而言,这会是最大的风险——有一支专业团队负责这事会让人安心些。
作为工作的回报,Tusk Ventures 也能拿到不少股权(他们现在也有一支基金了,但我不知道他们是以现金还是服务入股)。这有时候真能让他们赚不少钱——他们的第一个客户是 Uber。
虽然现在圈内有不少服务换股权的做法,但是我特欣赏 Tusk Ventures,因为他们的能力是如此稀缺,以至于可以从一流创业公司那里换到股份。(作为对比,市面上有很多设计公司也在提供服务,但一流创业公司只愿意为此付钱而不是股份。)
Redstone Digital
这些人可厉害了。我是不小心找到他们的,但他们的模式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Redstone 的做法,基本上就是向大公司或其他类型的 LP提供「VC-as-a-Service」(风投即服务)的服务。
所以,与其说「把你的钱放我这儿,然后我们花十年来看看我是不是擅长资产管理」,他们选择去找到这些大机构,然后跟他们说,「嘿,干嘛不建立你们自己的公司基金呢?我们会打理一切,但是它依然属于你们。」
对于那些想要试水成立公司基金去投资,但是不知道该从何下手,而且希望保有控制权的公司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价值定位。
用这个方式,当大公司的「火力」都集中在他们手里的时候,Redstone 就有能力建立起庞大的管理资产规模。而且我猜他们即能拿到管理费,又能拿到盈利分成,用时还比较短。这里面肯定会存在一些利益冲突,但只要处理得当,它可以成为一桩很好的生意。
Kima Ventures
Kima 是一家法国/以色列「混血」基金。成立六年,他们已经投了超过400个公司。
他们能做到这点,是因为 Kima Ventures 动作极快,每周能完成两到三笔投资。而且他们的投资范围遍及全球,这也帮助扩大了他们的产量。
他们的团队是「分布式」的。我最近刚有机会与他们在伦敦的合伙人 Vincent 见了一面。
除了在速度方面非常让创业者受用,他们在另一件事上也开创了风投圈的先河——上他们的网站https://status.kimaventures.com,创业者可以查到基金对自己项目的投资决策进度。
500 Startups
Dave McClure 这个人当然无需介绍,但是他在 500 Startups 做的事情却不能不提。
在投资创业公司时,Dave 的高频「指数」模式非常前卫。他相信投资人其实没法从人海中选出最终的胜利者,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投一大堆公司,然后在那些最好的玩家身上继续下注。
这个方法让他在硅谷得罪了一些人,也让他在 LP 大会上不那么好过(也许还要再加上他不同寻常的穿着、语言和行事[[4]](# fn_lemma_4))——但是我相信从长远来看,数据会证明他是对的。
2011年,我有机会跟 Dave 形影相随地过了几周,并且深深地被他的眼界和野心所打动。
他相信「下一个独角兽」会在世界各地出现,所以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他已经在全球建立起了垂直的本地基金——一旦独角兽出现,他会一马当先,将其尽收囊中。
Y Combinator
过去十年里,也许没人比 YC 给创投圈带来更大的冲击了。
我曾有幸以创业者的身份参与了一届 YC,目睹了这是怎样一番狂热。
Jessica 和 Paul 是真正高瞻远瞩的人,而伴随着 Sam 的野心,YC 正向前一路猛进。
想想有点不可思议,当 YC 刚出来的时候,世界上还没有针对创业公司的早期孵化项目——如今大概有几百万家了吧——它们的出现,以及现在这么多人会觉得创业是一条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这一切真的要感谢 YC。
SOSV
我是通过 Ryan 在旧金山做的 Indie.bio 项目认识了 SOSV 那群家伙的。我觉得他们的投资方法蛮有意思的。
他们设立了一堆垂直领域的创业加速器,独家负责所有运营和投资,然后再用一个核心基金对那些最优秀的毕业项目进行追加投资。
通过这种垂直的方法,他们获得了很多好处(高附加值、足够的筛选空间和充沛的案源),而且通过进入不同产业达到了资产配置的多样性。
我们投了两家从他们那儿出来的公司,并且期待还能继续合作。
SOSV 宣称旗下管理了2.5亿美元的资产,投了500家创业公司,并且净内部收益率(net IRR)达到了不错的30%。
你应该读读这篇关于他们基金创始人的有趣故事[[5]](# fn_lemma_5)。
Entrepreneur First
记不清多少次,当跟人聊起「接下来该干点啥」的时候,我都建议他们去看看 Entrepreneur First 。它是近年最酷的新模式之一。
Entrepreneur First 是一个「种子前」项目。他们在英国(以及国际上)的顶尖高校里寻找最杰出的年轻头脑,然后帮助他们去与其他人见面,并且组成创业公司。
我总觉得这个方法有两个最大的风险。一,初出校园、未经世事的年轻人,也许做社交软件会得心应手,但要开高科技 B2B 公司可能就嫩了点。二,创始人之间也许会不匹配,可能会产生问题,因为你真的只是在这个项目里与你的合伙人初次见面。
但他们似乎把这两个问题都解决了。除了应届毕业生,Entrepreneur First 现在也瞄准了从顶级公司跳出来的人,而且他们宣称自己开发了一个很完善的项目来进行合伙人匹配。
从结果来看,当然还是挺好的。一个他们「做」的公司以1.5亿美元被 Twitter 收购了,而且他们其他公司干得也还算不赖。
Indie.vc
Indie.vc 是 OATV 合伙人 Bryce Roberts 在创业公司另类融资模式领域做的一个大试验。
他对业内普遍追求的「创业公司只需要专注于爆发式增长,不需要创造一门可持续并且能盈利的生意」这个前提假设提出了质疑。因此,Indie.vc 的模式是,在收回两倍投资额之前,它要拿走创业公司每年80%的分红。到达两倍之后,则是每年20%,直到 Indie.vc 收回投资额五倍的回报。
与此同时,如果创业公司决定向爆发式增长努力,要进行额外融资,Indie.vc 的投资就会以事先约定的估值转换为股份。
我觉得这个试验很不错,而且很有必要。用这种方式,Indie.vc 的投资组合里,既会有一小部分公司进行下一轮融资(这样 Indie.vc 会得到相应股份),也会有一些不融下一轮的公司会用分红带来潜在的五倍回报。由于这种方式会天然倾向于那些低风险的公司,它也许会产生相当不错的收益。
他们现在在运作第二期基金,募了一定的钱,每次投10到50万美元。
祝 Bryce 和这个伟大的尝试好运。
Lighter Capital
Lighter Capital 本身其实不算是家风投基金,而更像是一家做投资的创业公司。他们为自身的运营募集了1700万美元,并管理着一期1.2亿美元的基金。
Lighter 向那些做 SaaS 的公司提供基于收入的融资。这意味着,比方说你拿了他们10万美元,你就必须以某个倍数还清这笔钱。而你需要偿还的数额则基于你的收入情况——你增长得越快,你要给得就越多。
他们最多会要求一家公司三分之一的年收入,对股权则毫无占有。这是一个极其聪明的模式,目前产生了大约30%的年化收益率,所承担的风险却比传统风投小得多。
Lighter Capital 会使用大量统计数据来预测收入,对被投公司的最终结果则毫无兴趣。他们只关心短期效益,以及去帮助被投公司快速成长(所以他们能更早地拿到回报,产生更好的内部收益率)。
对于那些不想给出股份,但是商业模式不错,需要一笔资金当助推器的创业者来说,这个模式非常合适。
Bullpen Capital
我有幸在 Bullpen Capital 的Paul 和 Duncan 投了我那时还在工作的老东家之后认识了他们——我还记得一次又一次地被他们震到。
他们是风投圈首批激进地追求著名的「甜蜜 A 轮」(“Series A” crunch)机会的人。
Bullpen 发现,由于种子基金的大规模爆发(那时候这概念还挺有创新性)以及中后期风投机构数量在互联网泡沫破裂后的萎缩,在种子阶段之后,存在着很多价格被低估的投资机会。
因此,他们可以投那些离融 A 轮还稍嫌早,但是种子轮投资人又不能提供过桥贷款的公司——这意味着参与到那些风险显著降低,而价格又非常便宜的公司里去。
看起来他们干得很好,因为他们已经在做7500万美元的第三期基金了(前两期分别是2400万美元和3100万美元)。
另外,我强烈建议听听 Harry Stebbings 在播客节目 20minVC 中对 Paul 的访谈。
Data Collective
如果你认识 Matt,那你肯定知道这人了不得。再加上 Zack,他们组成了一家最棒的新公司。
他们专注尖端高科技的投资方向当然能体现 Data Collective (以下简称 DCVC)的创新性,而另一方面,他们的创新还体现在采用一种「集体制」方法,给那些专家(可能是 LP 可能不是)足够的回报分成,以换取他们对 DCVC 所投公司的帮助。
这些人皆非等闲之辈。DCVC 的股权合伙人(equity partners)包括了 Jawbone 的数据副总裁 Monica Rogati、曾经在 Facebook 现在负责谷歌分析的 Ken Rudin 和 Factual 的创始人 Gil Elbaz。
我特别欣赏 DCVC 的一点是,他们既占了「垂直基金」(专注于利用数据)在推广和运营上的方便,又依然能在目标市场里保持宽广的射程。
他们目前在投1.77亿美元的第四期核心基金,之前的一到三期基金规模分别是600万美元、7500万到1亿美元,以及1.4亿美元。
他们另外也有两支1.25亿美元的机会基金。
我们跟 Matt 和Zack 在三个项目中都有合作,我自己创业的公司种子轮也从 DCVC 那里拿过一点钱。所以我的话也许会不够客观,但我真觉得这种高素质的基金,周围看看实在是不多啊。
他们也录过一期很不错的 20minVC 播客。
Upside Partnership
几乎在12年以前,First Round Capital 就已位列种子投资模式的最卓越的初期创新者之一。而作为 First Round Capital 的基金管理人(尔后升为合伙人),Kent Goldman 早就在风投圈内以创新著称。
而当他离开 First Round Capital 开创一家新基金时,他将模式两头调转,让每位他投资的创业者也能获取他基金的投资回报分成。
理想状况下,这做法应该能更深层地集聚人心,并且让所有的被投创业者都有了一个共同的目标。
「反转」给创业者的回报分成大概是在20%-40%。他第一期基金规模是3500万美元。
许多基金都搞创业者分成或者制造利益交叉,但我想 Upside 是第一个这么干的。我不认识 Kent,但我们都投了一个我挺喜欢的项目。所以我希望他的表现会很好,哈哈。
Foundry Group Next
Brad Feld 无需介绍啦。他引领的「投资人写博客」浪潮,催生了「博客风投」这个新物种,看起来很有意思。
最近 Foundry Group 募了一期「Next」基金,让他们具备了对已投公司进行后期阶段追投(就像传统的机会基金)、投资到别的基金(就像母基金那样)和投到别的后期项目里的能力。
这玩意儿非常酷。Brad 显然看到他付出巨大努力帮助别人后带来的好处,而且通过募了这样一期「混合基金」来将这些努力「变现」了。这招又酷又有创意。
Andreessen Horowitz
花五年时间就从一家新公司跻身世界前三,这种事情在之前是闻所未闻的,而 A16Z 就做到了。
也许凭 Marc Andreessen 和 Ben Horowitz 的才智和权力,无论怎样他们都能成为一流的风投机构,但他们对于风投模式的重新思考却十分令人钦佩。
当你去拜访 A16Z 的办公室时,会觉得你不像到了一家风投公司(即使他们遵循传统把办公室安在 Sand Hill 路上[[6]](# fn_lemma_6))。他们的目标是以创意机构为模版构建一家风投,雇佣超过一百人——看起来他们说到做到。
The DAO
作为我近年来记忆中最雄心勃勃且具革命性的项目,The DAO 募集了超过1亿美元的以太币,打造了一支去中心化的风投基金。
然后则是那场著名的崩溃——他们代码中的一些漏洞被黑客攻击了。虽然如此,但它依然促使了许多人去思考将区块链技术引入风投圈的可能性。
Cota Capital
我之所以想把 Cota Capital 这家位于旧金山的、不怎么知名的风投放进来,是因为他们在长期投资和组合构建上的方法很机智。
Cota 是 Ullas Naik (前 Streamlined Ventures)和 Bobby Yazdani (前 Signatures Capital)二人合力的结果。
缘于他们对我公司的投资,我与他们相识,并且了解到他们决定以对冲基金的架构来组建他们的基金(有他们的 SEC Form D 为证)。
这使得他们的时间战线可以拉得更长。对于那些喜欢灵活性、不能将资产长期投入的 LP 们,Cota 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Draper Esprit
Draper Esprit(之前叫 DFJ Esprit)是跟 Tim Draper 有关的众多基金之一。它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已经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了。
这就让 Draper Esprit 可以不被传统的十年基金存续期所束缚,做起投资来可以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些,也可以做出更大胆的举动。这个模式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真的很有意思。我非常好奇它的未来会怎么样。
137 Ventures
137 Ventures 专注于收购后期科技公司的员工老股,或者让他们以老股为担保放贷。这做法超级聪明,因为如此一来,他们便得以在任何时候,用一小笔钱,以低于市场价的估值参与到一些风险极小的公司里去。
他们募了三期基金了(规模分别是1.37亿美元、1.37亿美元和2亿美元),甚至把优秀的 Elizabeth Weil 从 A16Z 挖了过去(我之前还在 A16Z 跟她见过面)。
FundersClub
FundersClub 是一家线上风投。他们用网络效应,在运营一家虽然是中心化,但却是以社区驱动的风投机构。
所以,与 AngelList 不同,他们真的有一个投资组合。他们不投直接竞争对手,但在每个市场跑道上都会选投一个公司,然后试着积极地贡献力量。
他们也在利用资本和合伙关系做一些有趣的事情。
Unshackled
Unshackled 玩套利玩得超级聪明。他们向所有想进入美国或者那些为美国工作签证而犯愁的人进行推广。
作为获取股权的交换,Unshackled 不仅提供现金,也作为雇主向创业者们提供工作签证。这招实在太有才了。
他们从一些大佬(比如 Laurene Powell Jobs[[7]](# fn_lemma_7)、杨致远和 Bloomberg 投资部)那里募集了500万美元左右的资金。据说另一轮更大的募资正在进行中。
工作室模式(Science 和 Expa 等)
我被工作室模式(studio model)[[8]](# fn_lemma_8)吸引有一阵子了。我甚至记下了一个长长的名单(但是已经停止更新,愿望每周似乎都会有新的冒出来)。
这肯定不是什么新模式(IdeaLab 这么干已经很久了),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案例出现,我认为这事还是值得关注的。
如果你能把这模式做成了(真的很难),经济回报绝对会非常好,因为你最后会拥有公司很大一部分股权。
在有意思的新晋混合基金中,有一家叫 Expa。他们把工作室项目和风险投资以及一个加速器计划结合起来了。做事做全套啊。
垂直领域基金(Seraphim Space Fund 和 Rock Health 等)
这里指的也不是某家特定基金,而是「深耕于某个垂直领域的基金」这个概念。通过 Data Collective,我们可以看到投资范围广泛可以做出成绩,但很多时候,专注于一个垂直市场也非常有道理。
很显然,这些垂直市场绝对必须巨大,否则做起来就实在太难了。但只要找准了点,高手们可以迅速地克服所有困难。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 Rock Health (它是以孵化器起家的)可以作为一个研究其中可能性的绝佳案例。
「侦察兵」计划[[9]](# fn_lemma_9)
读了《华尔街日报》深挖红杉资本的「侦察兵」计划的那篇文章,我方才理解这些业内最强人物的野心和创新所在。
红杉资本显然不必为了募资而力求差异化——它想要多少钱就能搞到多少钱。
但红杉资本也必然需要确保它在业内的参与度,也要对新领域发生的事了如指掌。
「侦察兵」激励机制是一着妙棋。无数其他基金也在用这招,虽然结果有好有坏。
我希望上面这个列表能为现在和未来的基金管理人带去启发,让他们想为创投圈带来一些创新元素。如果你在探索另类的、创新性的模式,我很愿意一起聊聊。你可以通过 Twitter 或电子邮件找到我。
本文原载于 [Medium](https://medium.com/startup-grind/the-most-innovative-venture-capital-firms-baba2d5a7b38# .dzr97n110),作者 Stefano Bernardi,由 ONES Piece 翻译计划 任宁 翻译。ONES Piece 是一个由 ONES Ventures 发起的非营利翻译计划,聚焦科技、创投和商业。
[1]:与中国相反,美国科技风投圈习惯称呼第一轮项目融资为「天使」,「天使」后才是「种子」。翻译中保留了原文用法,特此说明。 [↩](# fn_link_1)
[2]:作者Twitter是 @stefanobernard [↩](# fn_link_2)
[3]:即美国富达投资,一家为投资人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金融公司。 [↩](# fn_link_3)
[4]:Dave McClure 长年身穿T恤,脚踩人字拖,口爆脏话。 [↩](# fn_link_4)
[5]:http://www.irishtimes.com/business/technology/sean-o-sullivan-venture-capitalist-whose-company-is-just-as-unorthodox-as-its-founder-1.2271237 [↩](# fn_link_5)
[6]:许多老牌风投机构的办公室都在这条路上。 [↩](# fn_link_6)
[7]:史蒂夫·乔布斯的遗孀。 [↩](# fn_link_7)
[8]:工作室模式,指同一家公司同时做很多内部项目,然后挑选有前景的,为之成立新公司以供进一步发展乃至融资。 [↩](# fn_link_8)
[9]:这个计划,基本上就是红杉资本给「侦察兵」每人每年10万美元左右,去投资他们个人看好的项目。「侦察兵」多是创业者、学者或前红杉合伙人。若投资产生收益,「侦察兵」可以拿到很大一部分。 [↩](# fn_link_9)
文/ONES_Piece
关键字:业界动态, 基金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