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 AI 的罗辑思维却拿下收视率第一,怎么回事?
“罗辑思维今年的广告肯定得涨价”,一个朋友说。
就在刚刚过去的跨年夜,罗辑思维年底压轴节目“时间的朋友”演讲在深圳举行。那晚,我的朋友圈一大波人在感慨时间流逝的碎碎念,还有一大波人在狂发“时间的朋友”现场或者直播图片分享,我在心里感慨:这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多元化世界。
出人意料的是,这个节目拿下了全网收视率第一,罗辑思维CEO脱不花妹妹特意在一个群里强调:只是11点这个时间段的收视率第一,之前的时段收视率老大,依然是娱乐类节目。并且,这是深圳卫视这家都市电视台自1984年成立以来第一次拿到全网收视率第一的“桂冠”。
一个讲述内容创业、人工智能、互联网、黑天鹅的行业性演讲得以首次通过电视直播,并盖过吴亦凡们拿下收视率第一,这对于娱乐行业来说,同样堪称一个黑天鹅事件,恐怕深圳卫视和罗辑思维团队最初都始料未及。运营内容的人知道,专业性内容要在大众中得到规模化传播有多难。
从数据上看,“时间的朋友”是一款成功的内容产品。它最外场的票据最低也要680元,并不比一线明星的演唱会门票或者广州大剧院的顶级歌剧便宜,却座无虚席。同时,罗辑思维还刷新了优酷直播的最长观看时间记录,在当晚,有群人不抢红包不去约会,停在屏幕前看这场严肃的演讲,很不可思议,春晚不一定能做到这点,罗辑思维却做到了。
然而就在演讲结束后不久,关于罗辑思维的吐槽就陆续出现了。吐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罗振宇就是个骗子的吐槽,这个没必要讨论;还有一类是关于罗振宇不懂AI的吐槽,在李飞飞问题上,罗振宇犯了事实错误,暴露出自己在AI上的知识短板,《罗振宇对人工智能的判断,连正确的废话都算不上》、《在AI这个话题上,罗振宇与他的追随者,注定是外行》这类报道出街……
确实,罗振宇对AI的理解可能不会比宋鸿兵对金融的理解强多少。在我看来,罗振宇整场演讲都没有太多新观点——注意,是对我而言。我在做自媒体,每天都在接触许多不同的思想、观点和信息,而罗振宇的演讲是对不同的观点和思想的整合、演绎和翻译,罗辑思维在做的事情同样如此。简单地说:如果你希望看到原生观点与思想,可以去买一本书、看一场TED、学一堂公开课或者关注个订阅号。但是,在罗辑思维这里你还苛求原生思想,可能就跟去广州火车站的服装批发市场花钱买了个纯手工包包还投诉自己被骗一样,最初的预期都错位了。
一个不懂AI的人讲AI,一个不懂经济的人讲经济,一个不懂互联网的人讲互联网,然后还一堆人捧场,捧到收视率第一,这究竟是为什么?
首先,我们先看看罗辑思维的用户。
罗辑思维的受众,不论是台下还是屏幕前的观众,需要的是知识的“快速充电”。在快充已经成为手机标配的今天,每个人都不愿意为任何事情等待,时间变得很宝贵,有些人恨不能给自己脑袋插根数据线进行海量知识同步。
这种知识快速充电的需求,掀起了一场“知识经济革命”。
分答火了,人们希望花两百块钱把别人积累几年的经验在一个小时内学到;知乎Live很热,单纯看文字已不能满足获取知识的需求还要语音;罗辑思维被推上收视率第一,会员销售被抢购一空……这是一个信息过载、认知盈余的时代,但人们总觉得知识不够用,今年的认知到明年可能就已过时,在原来的圈子博闻强识换了环境就成了知识的弱势群体,别人总比自己看得更远更清不学习就跟不上形势。
人们对缺乏知识充满着恐惧,对知识充满着无尽的渴望,再加上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碎片化获取信息的用户习惯,于是知识快速充电的需求日益强劲,有人选择分答、有人选择罗辑思维。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罗辑思维的定位。
罗辑思维的定位并不是原生知识生产者或者思想提供者,而是知识服务商,他们整合不同书的知识,不同人的思想,甚至开发一个叫“得到”的App以期将知识的传播变得更加自动化、高效率。做原生知识,就是出版机构,现在活得不滋润。 反而是罗辑思维的知识整合与传播模式,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知识快速充电的需求。
人们总觉得自己的知识总是不够多,于是罗辑思维努力提供海量五花八门的知识。每个人都有知识死角,尤其是在今天知识大爆炸时,死角只会更多。罗辑思维通过平台引入更多知识提供者,然而在年终演讲这样的需要罗振宇亲自上马的时候,他不得不进入自己不擅长的AI领域。当然他的粉丝应该会原谅,因为他们需要的是快速充电,不会太在乎细节。如果关注细节,他们就去看AI的书,听AI专家的演讲,但显然他们不需要、也不会去看去听,也可能看不懂听不懂。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现实环境是怎样的。
在跨年夜,只有罗辑思维这一档非娱乐节目,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去看吴亦凡们的表演,如果坐在客厅看电视,为什么不能看《时间的朋友》呢?人们对内容消费有差异化的需求,精神消费需求日甚,但除了带来快乐的娱乐之外,精神消费应该有更多范畴。然而,现在电视台能提供的内容又有多少呢?记得有次去美国正逢苹果发布会,美国主流电视台均在报道这场科技界的盛况,然而在中国电视台上,我还从来美国见过有对本土产品发布会的报道,在我看来,深圳卫视《时间的朋友》对电视台来说,是一种进步,观众终于有了更多选择。
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毕竟很多话题与内容的讨论和传播并不是那么自由。被视作是“毒鸡汤”生产者的咪蒙能拥有千万级粉丝,在我看来同样是人们对优质内容,尤其是知识和思想性内容的渴求——哪怕是反智的,总比没有强。不论是罗辑思维还是咪蒙还是Papi酱,都比过去生产美好鸡汤的《读者》、《知音》、于丹们所提供的知识有价值得太多了。 当你在吐槽罗振宇或者罗辑思维时,不妨想想有着知识快速充电痛点的用户们有没有更多的选择。
罗辑思维是一个优质的知识产品,其团队善于包装与运作,不论是内容付费、知识经济、共享创作还是会员模式,许多探索对于内容和知识产业均有极强的样本性价值,正是因为此,哪怕我不是罗辑思维的忠实粉丝,但我一直对其保持开放的心态,一直在观察和学习它。
人们总以为自己的价值观就是对的,自己的品味就是高尚的,自己的着装打扮就是美的,然后去判断所看到的现象甚至指责他人的选择。 有人喜欢咪蒙,有人喜欢凯文凯利,有人喜欢罗辑思维,其实这都无可厚非,世界因多样性更美,社会有更多的选择并且人们能够尊重他人的选择才是进步。总希望别人的爱好与品位与自己相同,恐怕还得回到五十年前才行或者去朝鲜看一场团体操表演。
文:罗超
微博:@互联网阿超 微信公众账号:SuperSofter(每天整理业界资讯,结合自己点评,十分钟热度深度兼顾) 博客:www.ikeji123.com
关键字:业界动态, 市场, 罗辑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