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社交谬论 VS 社群浪潮的未来

一. 背景

1. 支付宝推出【圈子】功能,主要由官方主导运营。

  1. 只允许女性用户发布,男性用户只能评论和打赏。

  2. 关注点: 芝麻信用不低于750分的男性用户才可以评论。

  3. 关键词: 荷尔蒙。推出当天产品出现大量打擦边球的大尺度图片。

二. 目前进展

1.【校园日记】访问量1600W+,【白领日记】1400W+。

  1. 开始管控发帖量,对浏览用户随机显示图片。

  2. 正在引导圈子氛围,大尺度图片逐渐消失的同时 单条信息打赏人数下降 。

  3. 修改圈子规则,【校园日记】等只允许女性用户评论,即非目标用户只可以浏览,点赞和打赏。

三. 圈内人士的看法

有可能学院的阿禅 认为:

“负责这次版本运营和产品的支付宝人员,肯定是老司机。他们知道荷尔蒙是大众社交的必需品;也知道,如何让男人和女人,在这个充满荷尔蒙的虚拟世界里互动;他们更知道, 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可以让有收费需求和有付费能力的人配对起来。 在每一处文案,他们都花了心思。

比如,在这个充满荷尔蒙的支付宝里,产品经理用了「打赏」,而不是「赞赏」这个词。你觉得我一篇文章写得不错,你可能会点底部的「赞赏」按钮,这时你的情绪应该是竖起大拇指。而当你点那个「打赏」按钮时,你的心情更有可能是:

哎哟,姿色不错,大爷赏你一个。”

同时阿禅认为,如果支付宝在此基础上增加 [显示发帖者与查看者之间的距离]

和 [让女性用户查看附近消费能力高的人] 这两个功能会更加刺激用户。

白崎 认为:支付宝虽然做不成社交,但 做社区 还是有成功的希望。

而 老道消息 写文《支付宝这么搞,我看就很好》,称支付宝此举值得尝试,是不同思路的 折腾和验证 。

四. 从产品运营的角度去看圈子

产品上把【圈子】功能放到首页,以Feed的形式展示信息更新。

运营上先通过大尺度图片吸引流量,用户进入后再做精细化运营。

现在说支付宝【圈子】的成与败还有点太早,我们不妨先看看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值得借鉴?有哪些做的不好的地方值得警惕?有哪些尝试的思路值得思考?

我们可以看到这次尝试的目的有三:

一是营销目的达到;

二是提高支付宝的使用时长和使用频次,提高活跃度;

三是在用户关系上有所尝试,是否具备重构关系链的空间。

阿里在社交上的努力,可以看做阿里和蚂蚁两家公司合力, 企图在新零售和互金的基础上圈住用户关系。

而这次【圈子】的尝试,也可以看做是支付宝由工具思维向社区思维的转变,这一点上是值得很多工具型应用做社交尝试去学习的。

五. 从社群角度看【圈子】

依照互联网圈内透露的信息来看,支付宝前期已经在和众多的垂直圈子进行紧密接洽,所以不排除后期可能推出吴晓波读书会等圈子。

圈子会加入更多,更考验的是 对第三方的筛选 和圈主的运营能力,特别是圈子后续的运营留存。

这是支付宝对【圈子】的最新声明。

我们可以看到,支付宝的【圈子】想做的事情是 为社群提供基础设施,利用大数据为社群筛选精准的目标用户 ,并利用实名制的功能清除社群内部的不良信息,也就是说后期不排除会有发布不良信息将会降低芝麻信用的规则出台。

结合支付宝此前的群组,到位和生活圈等动作来看,支付宝分明是 想借助社群做 社群分发 来完成社交领域的弯道超车 。

对于一个仅次于微信、QQ,拥有4.5亿活跃用户的产品来说,最有价值的可能是用户真实身份的数据,特别是 用户认知层面的真实身份,这是做社群用户分层的基础。

有朋友提到,支付宝或许正在考虑做成贴吧、豆瓣类似的兴趣圈子,在首页以Feed的方式邀约合适的用户进入。基数大这没问题,但至关重要的留存和内容沉淀呢?

除此之外,一个拥有app且社区活跃度不错的社群,会有多大的动力放在圈子上去运营?一个没有APP的社群,在圈子上又如何产出持续性的高质量的内容维持互动?

或许我们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想想,支付宝做【圈子】功能与其主推的生活号是否有一定的紧密关联呢? 事实上对标的,还是朋友圈和微信公众号 ?

我们把支付宝与微信的最近动作做个比较:

1. 微信的小程序与支付宝圈子:社群浪潮谁会抢滩成功?

小程序基本偏向的是价值而不是流量,支付宝【圈子】强调的是精准数据背后的精准目标人群。

2. 支付宝【圈子】打赏与微信图文打赏的区别:

或许可以这么说,【圈子】的打赏从一开始就带有猎奇的成分,而微信图文的打赏是基于内容的认同。

我们来比较一下某颜值互动app与【圈子】在UGC和打赏上的区别:

二者都是在养眼图片的基础上进行打赏和评论,【圈子】的优势在于实名制和基数更大,但在运营上我们或许可以看到【圈子】在冷启动阶段的准备,以及接下来可能的动作:

(1)普通的UGC基本上对打赏者是没有吸引力的,而 失却打赏的动力之后【圈子】的持续价值有待观望 ;

(2)正如某app上的内容生产者大多是自家模特公司外,【圈子】的内容生产主力来源极有可能是淘女郎。

3.支付宝做社交与微信做搜索的思路区别:

前者是直接的,毫不掩饰的,常常要推翻重来的;后者是间接的,斯文的,迂回的,有些虎头蛇尾的。

以人群为细分的圈子有多少值得沉淀的内容?

支付宝【圈子】引入第三方后将会怎样发展?

如果支付宝将圈子、生活号、群组和生活圈连接起来呢?

通过种树增加芝麻分, 芝麻分成为进入某一个圈子的考量标准 ,用户在生活圈发布的动态可以同时选择发布到哪些圈子(类似分组可见),生活号提供的资讯可以发布到圈子, 群组可以成长为圈子 。

似乎支付宝的每一步社交动作都会得到引起舆论关注但叫好不叫座的结果,似乎用户已经习惯了支付宝只是一个工具一个钱包的认知定位,似乎人们一直认定支付宝不合适做社交或者是肯定做不成社交。

那么,支付宝是直接变成社群服务平台的可能性大,还是导入支付宝的数据重新做一款社交产品的机会大呢?

文/公子F

关键字:业界动态, 市场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