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互联网产品从业者应该装多少 App?
沪上著名产品汪——纯银最近发了一条微博:
那些讲“我手机里虽然只安装了不到 100 个应用,但是深度使用,那些安 200 多个应用的,说不定浅尝辄止呢”的观点,其实和“我虽然是渣大学专科学历,但是聪明素质高,那些名校本科学历的,说不定工作能力比我还差呢”是一个意思。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手机里 200+ 应用的人,就是比 100- 的产品感更强。你的个案代替不了共性,除非你能说服大公司HR不优先考虑名校学历的应届生。
作为产品经理&助理,把玩过上千个应用是基本功,手机里不仅安装 200+ 的应用,更应该对至少10% 的应用有准确的点评,张口既来不打草稿。开阔的产品视野是基本功,也是必修课。我面试产品岗的方法就是不停地跟你聊产品,至少 10 款,热门和冷门都聊,看你怎么使用和理解它们。
正好自己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所以干脆拿来聊聊自己一直以来的变化。
阶段一:产品爱好者
大约四年前,那时我还是个学生,用着 Nexus 4 + iPad mini,Android 原生党,只在 GooglePlay 上下载 App,Material Design 原教旨主义者,每天刷酷安、Appsolution,研读每一份版本更新记录,以尝试新鲜 App 为乐,以没拿到限免为耻,以安利好 App 为荣,以安利失败为耻。
这基本踩实了我从事互联网行业的决心,希望能做个有趣有用的 App,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后来工作,转投 iOS,爱玩 App 的习惯也一直保持,但不再是 Material Design 原教旨主义者,而是以“易用性”为核心。也因此认识一帮“互联网产品爱好者”,大家从各种 App 开始,无所不聊,至今仍是生活中的好友。
三年时间,大约体验了 1200+ App,手机上长留 130 个左右,自认借此树立了一个优秀 App 的产品观。
阶段二:断舍离
大约今年春天,我开始删手机上的各种 App。
先删掉所有的游戏,再本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原则,同类 App 只留一个,功能优先,断舍离。但,谨慎保持着对新 App 的关注,五分钟试玩,没爽到就删。甚至在推特上参与了一个叫 # 每天删除一个 App 的话题。
我将这一举措归因于移动互联网行业越发同质化,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越来越少,常用的 App 越来越少,而我作为产品设计从业者,越发注重功能也即实用性,一些好玩、有趣但的确很少打开的 App 也就成了刀下亡魂。我希望自己在用手机时,能够更加专注,少即是多。
至此,总共体验了约 1600 个 App,手机上的 App 不足 60 个。恍惚间,感觉自己蜕变了!掌握产品的真谛了!
阶段三:观察者
大约一个月前,我把自己 AppStore 的已购项目从头到尾捋了一遍,把印象中好的 App 又重新装了回来。其次,抛开个人品位、喜好,把一些知名互联网公司的 App 也都下载了(有几个实在不喜欢,还是删了)。
因为,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知易行难。
一个产品的成功,有其成功的道理;一个流程的顺畅,则需经过不断的打磨。这些我之前都忽视了,没有想透,甚至觉得理所当然。产品的精妙之处就在于它的不断迭代,如果我忽视它迭代的过程,又能有什么价值?
我希望自己能在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揣摩设计者的设计思路(严禁揣摩不可验证的细节问题如“陌陌每个用户能上传 8 张图,为什么不是更多或者更少?”),揣摩产品使用者的使用心理,多问几个为什么。
其实这是自己一直以来的老毛病,总是以为自己懂了,实际上只是浅尝辄止,说不出个所以然。缺少格物致知的精神,缺少系统化的输出。
在我自己看来,我这三个阶段是走了弯路,急需纠正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人生的三重境界,我到了哪?你又到了哪?欢迎回复讨论,也欢迎大家给我推荐好玩有趣的 App。:)
无论如何,别买 16G 的手机。
题图来源:unsplash
文/Leland
关键字:产品经理, APP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