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技术,其实我更想做产品,或者说是服务
相比于仅把产品经理给出的项目需求做出技术实现,自己去用心感受用户的需求以及这个时代的需求,并来一次头脑风暴,设计一款产品、做出技术实现、推介给存在需求的人,岂不是更酷?!
(一)
第一次在社区写东西,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先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一名物理系的大二学生,专业全称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之所以选择这个专业,首先是因为从小对物理世界的好奇,其次是因为这个专业名称里的“信息”二字——我从小就对电视天线的信号、无线电收音机的信号、手机SIM卡的信号、计算机网络的信号、家用WiFi的信号充满了好奇,并且总是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比如:
为什么计算机网络必须要用网线接入并缴纳网费后才能使用,而不能直接跟电视一样竖一根天线在那儿就可以接收信息呢?
为什么我们的手机打电话必须要用SIM卡并缴纳手机费,而不能直接像收音机一样免费地接收信号呢?
为什么我们要开通流量包才可以上网?有什么办法可以不用SIM卡直接利用空气中的电磁波进行通话或者上网呢?
······
在高考完填志愿的时候,我天真地以为只要进入“光电信息”这个专业,它就会帮我解开心中的种种迷惑。然而,我还是too young,too naïve了——进入这个专业后,才发现相比于我幻想的那个神奇而美妙的物理世界,这儿更多的是各种晦涩的理论推导;而在这些晦涩的理论背后,很少能够满足我对物理世界的好奇心或者解答年少时的种种困惑。就在我失望、彷徨、甚至于快要迷失方向的时候,互联网走进了我的世界。
(二)
我是一个农村孩子,父母的思想观念都比较保守,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着实有限,一提电脑,总是会和“坏孩子”联系在一起;因而,纵使我从初中开始就多次向父母提起想买一台电脑,但他们却丝毫没有动摇过自己的“信念”,直到高考完后,我才拥有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就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电脑小白,对计算机技术一无所知;甚至对最基本的“山那边的风景”的认知也是相当有限的。
(三)
我第一次接触互联网技术是在大一的第一学期末,不过这还要从大一入学前的暑假说起。
在高考录取结果出来后,跟我录取到同一所高校的一个同学,给我发了一个学校新生群的QQ群号,就在那个QQ群里,我接触到了我人生中第一个与时代接轨的东西——微信公众平台。因为我们加的那个新生群是学校团委新媒体部门的同学建的,所以经常会分享一些介绍学校和新生指南类的微信推送;我这时才发现,原来一直不被我待见的微信居然还有这么神奇的功能啊,原来新闻还可以用这么方便快捷又有趣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啊,我一下子就被迷住了。不过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互联网发展给我们带来的福利,只是感觉微信公众平台这种东西太神奇了!于是,在开学后学校各个部门纳新的时候,我果断选择了一个新媒体部门,成了一个微信公众平台的小编,同时这也为我之后与互联网技术的第一次邂逅埋下了伏笔。
就在大一第一学期结束,快要放寒假的时候,我们的指导老师脑洞大开,想要在我们学校的招生网站上加一个类似于新生论坛的功能,并且把任务交给了我们新媒体部门,让我们部门的一个师哥负责招纳团队——除了这个师哥,我们所有人都是零基础的,都要从零开始学。怀着对网络技术的迷之好奇以及年少时候的“信息情结”,我非常积极地报了名,被分配在了PHP开发组,由此推开了计算机技术的大门。
在大一的那个寒假,我学完了师哥给我们提供的html和CSS的学习资料,虽然连入门都算不上,但是能够做一些简单的小玩意儿的时候,还是挺激动的。虽然我们这个项目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了最终流产,我们的技术学习也随之半途而废,连入门级也远达不到;但是经过这一番折腾,我还是了解到了服务器、数据库、cgi程序、网页前端等概念,一个网络服务的整体架构逐渐浮现在了我的眼前,为我以后的技术学习指明了方向。
(四)
我第一次接触“产品”以及“服务”的概念,是在大一学年结束后的那个暑假。
大一学年结束后,我本想利用暑假的时间,好好把师哥提供的学习资源都学完,好歹也能达到入门级的水平,可以做一些自娱自乐的小玩意儿。可惜不幸的是,从这个暑假开始,我爸妈的关系极速恶化,整天吵架,我使尽浑身解数,苦口婆心地劝说、斡旋于他们之间,然而都无济于事;最终我忍无可忍,选择了“离家出走”——回济南打工。而正是这一次的打工经历,让我彻底融入了时代的发展潮流之中。
我打工的地方,老板是个正在创业的山大毕业生。虽然他们的创业方向跟技术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他们开阔的眼界、长远的眼光、深入的思考,以及对科技行业动态的敏感,都给予了我很大的感触。就是在那儿,我真正领悟到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自动驾驶等前沿科技的重大意义,慢慢学着用未来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用历史经验以及进化论的观点来分析未来的趋势。在他们的潜移默化下,我也慢慢开始用“用户体验”来评价一个产品好坏,用产品的衍生价值而非简单的盈利来估算一个产品的价值。从他们对一些企业和企业家的谈论中,我体会到了那些行业领导者、时代弄潮儿的伟大格局以及对时代潮流的深入思考。
正是在这段时间里,我感受到,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上,发现时代的需求,并用技术来实现需求,从而推动时代的发展,是一件多么有意义、多么酷的事儿啊!
从那开始,我就开始越来越关注科技领域的新闻,以及一些资深互联网人对一些互联网现象或产品的评价,以及对互联网行业的分析和展望;并且也尝试着自己去思考未来是什么样的?时代的发展潮流会是怎样的?互联网以及其他的科技行业将会朝着哪一个方向发展?这样的发展会带来怎样的社会影响?社会以及人类群体又应作出怎样的反应来适应时代的潮流······
(五)
在暑假打工时的收获,更多的是思维方式和战略方针上的一些收获——他们毕竟不懂技术,对于技术的具体应用上还是没有很成熟的意见的。
真正让我理解互联网的定位到底是什么,互联网到底应该怎么用的,是2017年1月的微信公开课。我仔细地看了一遍张小龙的演讲全文,看到了张小龙对互联网的定位——互联网是一种工具。我顿时感觉如醍醐灌顶,不仅是互联网,各种各样的科技成果,不都是一种钟的工具吗?它们存在的价值不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吗?因此,技术如果要创造价值,首先就要找到需要这种技术来解决的某种需求,并设计出基于某种技术来解决需求的产品方案,而这不正是一个产品经理所要完成的工作吗?!但是,通常的产品经理通常会因为不懂技术而不能做到需求与技术的完美融合,所以,从这儿可以看到,技术人员走出办公室,来客串一把产品经理——发现需求、给出解决需求的方案并最终给出技术实现,是一件多么有意义、多么酷的事儿啊?!
真的很崇拜张小龙能够自己一个人独立写出Foxmail——感觉小龙哥有种一人仗剑走天涯的既视感。
只要留意时代的发展需求,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做到,但前提是要有技术;而像我这样的技术小白,目前也许只有单纯地做做产品经理的梦了······
后记: 作为一个心存幻想的年轻人,我自以为找到了一个需求点,但限于技术,在短期内不可能像小龙哥那样单枪匹马去实现;而到我有能力自己去实现这个需求点的时候,估计这个需求点早就被别人实现了。所以,有人愿意跟我一起做产品经理梦,甚至帮我实现我的产品经理梦吗?
虽然我现在的想法还非常幼稚,但谁又不是从幼稚慢慢成长起来的呢?如果不尝试着去做,只能会一直幼稚下去,所以,不管怎样,我都会尝试着去做一个产品,就算失败,这也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次经历。
来源:图灵社区
关键字:产品经理, 技术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