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认识和克服产品设计中的认知偏差

如何定义好的设计?这应该是一个不用思考就能回答的简单问题。我们都清楚的知道我们喜欢什么,而那个我们喜欢的就是好的设计,是这样吗?

好的设计符合我们各自的看法,符合我们对事物的样子和行为表现的理解;但是在我们深入的思考以后,那个简单的答案开始变得复杂起来。其他的人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他们的经验和兴趣是什么?当我们将这些考虑在一起时,好的设计就变成了一个相对的名词术语,对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事物,有时也会依据不同的使用和个人经验而改变。

那么设计者如何创造出让成千上万客户感到高兴的美的和好用的产品,而不是针对个别的人?如果我们都受到自己的兴趣和过去经历的影响,我们怎样才能认识到这些倾向,并尽量减少其影响?

一个方式就是不断地解析自我。不幸的是别人总是比自己更容易看到那些偏好倾向。

为了减少个人偏好的影响,我们首先需要承认它的存在,然后做决定前再三考虑——尤其当我们的假定是基于有限的信息、自我偏好、过度自信或过去经验的时候。这些因素这么明确是因为我们通常基于这些中的至少一项做决定。

让我们拿敏捷开发过程作例子,因为它是结合设计实践的最流行的开发过程之一。

在敏捷开发过程中,设计是在所有的需求确定之前开始的,因此无法拿到所有的信息。这无疑增加了在不成熟方案中的偏好风险。

敏捷过程是迭代的和渐进的,每次迭代持续一到四周。如此短暂的时间框架要求我们快速和高标准的设计,以满足冲刺规划的时间。同时,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做足够的探索,从而我们很容易过早的做决定。

敏捷开发过程需要跨职能团队处理所有功能的工作,从分析到设计,从开发到测试。因此,需要可以相互分享专业技能的自信的和有经验的团队成员。然而越有经验的设计师,做设计决定时越有可能自然地依据偏好,这主要是由于过于自信导致的。

3个产品设计中影响设计决定的认知偏见

1. 从众效应

可能被我们忽略的一个认知偏见,其在于我们选择某个事物首要是因为其他人之前选择过,而不是我们自己的信念。

然而我们经常觉察不到的从众效应却时刻发生在产品的设计过程中。现在经常看到设计师将“Material Design”不分行业的用到任何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案中,不论电子商务、旅游还是银行。

过度使用的“Material Design”是一个完美的例子,设计师运用标准化设计以适应与其他社区。可惜,标准化的设计让我们减少创造力,从而进一步促进标准化的运用,最终脱离用户真正需要的。

2. 锚定效应(沉锚效应)

过于依赖通过研究或测试获得的第一信息也可能是不利的。

这种偏差可以在RITE(快速迭代测试与评价)方法的行动中看到,一种迭代测试方法。当在测试中使用此方法,一旦在可用性测试中发现问题,就会立即对设计进行更改。在观察第一个参与者的行为之后,团队就会在下一轮测试开始之前改进概念。

这里的趋势关注在一个特定的问题,虽然它可能是一个孤立的结果。收集更多的反馈可能会更好地为以后作明智的决定。但是通过锚定一个结果,我们可能在没有充足的调查之前丢弃功能和改变方向。

3. 证实性偏差

证实性偏差,是一种倾向寻找,解释,青睐和回忆信息的方式去证实我们原有的信念或假设。与此同时,我们较少考虑其他的可能性。

当我们搜索和解释结果,以符合我们对解决方案最初的看法,我们却落入其陷阱。我们发现自己寻找证据是用来证实我们自己的信念或证明别人错了。

认知偏见总是有害的吗?

并非总是。需要注意的是当设计师需要不断的做与产品相关的决定时,有时这些偏见是有帮助的。所以我们为了按时完成工作我们经常不得不依赖我们先前的经验。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些捷径可能会导致问题,并导致我们做出脱离任何研究的过早决策。

在我们的决策过程中我们如何最小化认知偏差的影响?

正如前面提到的,我们首先必须自己认识到他们。为了便于我们在决策过程中进行内省,我们需要问不断的自问。

这实际上是我如何揭示我自己的证实性偏见。我经常自问为什么我倾向于某种解决方案,并且很多次我揭露出这些被很好伪装成自信和经验的偏见。

题图来自:Adobe

原文作者:Radu Fotolescu

原文链接:https://blogs.adobe.com/creativecloud/recognizing-and-overcoming-cognitive-bias-in-product-design/?segment=design

译者:静面人生

关键字:产品经理, 产品设计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