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层化的产品路径和人生困局 | 思考

我的前投资人好友曲凯,最近在公众号「42章经」发布了一篇名为《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活》的好文,谈及他由投资渐而「入道」的阶段性感悟。在诸多箴言妙语中,有一条让我颇有共鸣:

在做投资的时候,我发现很多项目最后投资与否,与跟进的时间长短往往非直接相关,最终还是取决于第一次见面。所以说第一印象与见面的方式很重要。

所以我极少主动去认识那些比我高出一个 Level 的人,因为这会让我们的关系永远停留在我弱他强的刻板模式之下。

这让我回想起《增长黑客》的写作缘由,很大程度上是一场精心酝酿的局。彼时我从上海前往北京创业,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作为赧于和懒于拜山头结交合作资源的宅男,于是萌生了「与其我挨个 social 换名片,浪费大量时间精力在获取敲门砖和路程上,不如靠写一本有影响力的书,让大家自动找上门」的想法。

于是我就这么做了,并且真还就做到了。这本书销售火爆,读者分布广泛,自此大小互联网公司的蓬门为我而开,也有不少传统企业联系并邀请我前往交流,足迹更是遍布大江南北。两年内我由一个向往乔治·克鲁尼《在云端》般生活的人,飞成了东航和国航的 VIP,合计里程相当于绕了地球三圈,在《增长黑客》销售最旺盛的那段时间里,我起床的第一件事通常是思考:我现在正在哪座城市呢?

不同于绝大多数神隐的作者,我慷慨地在书封上留下了个人的真实微信号。任何人只要扫描,都可以添加我为好友(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不需要验证的,扫码就可以直接跟我对话,至于我是否回加则视情况而定)。由此形形色色的人等逐渐占据了我的通讯录名额,我也由此获得了更多「观察这个世界的样本」,并更加坚信了「人是分三六九等的」这个看起来有些令人沮丧的现实。

你会发现,那些处于社会中上层精英阶级的人,更乐于「单刀直入地抛出交流目的」、「为知识和信息付费」、「能在线上或电话解决的问题绝不会无故安排线下接触」、「首先思考如何为对方带来价值」、「制造意外惊喜」;

而深陷增长困局迟迟打不开局面、自觉人微言轻不善交流沟通、处在职场乃至人生初级阶段茫然无目的的(层次相对前者较低的)人,多半「喜欢询问在吗且总是渴望立即得到回复」、「理所当然地认为买了书就应当获得作者提供的免费咨询」、「抛出大而无当缺乏细节的问题以至于连专家都根本无从下手」、「自说自话地开始一问一答的闲扯而根本不管你此刻有没有时间陪聊」……

与前者沟通,轻松愉快,制造双赢;跟后者扯皮,费时费劲,时间黑洞。不幸的是,后者往往对自己给对方带来的困扰毫不自知,在对方响应延迟/试图委婉暗示结束对话/索性不回复时,反而穷追猛打,加速了自己被对方「降低心中评级」。

上周在家乡江苏南通做了场小型的读者见面会,席间有人抛出问题「新创业产品如何提高市场份额?」——瞧,又是一个大而无当缺乏细节的无效提问,既没有提供关于此创业产品的任何信息,也没有团队资源能力的背景介绍,更没有现阶段的市场份额数据抑或竞品调研结果,完全空对空。

通常抛出此类问题,意味着提问者没有进行过任何思考,更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是典型的「穷懒型伸手党」。一经询问,原来提问者「还根本没有开始创业,只是萌生了想创业的念头,连做什么都没想好,就先姑且随便问下听听意见」。得,您倒是问得很 free style,真没把我的时间和脑力当回事。

这就是典型的不在一个 Level。认知是无法向下兼容的。更可悲的是,比你高 Level 的人通常没有主动为你提升 Level 的义务和契机,所以你只能靠经历去体悟,去发现双方的差异继而弥补之间的 gap。很多人终其一生都突破不了这层天花板。「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论调每隔几个月就甚嚣尘上一次,不是没有现实依据的空谈。

我对人与人之间 Level、圈层这件事,最近一次启发在上个月参加吴晓波老师的写作研修会。包括吴老师和其他分享嘉宾都谈到这个自媒体时代「圈层化」的趋势和价值:「你不需要讨好每个人。你需要靠产品个性和过滤策略,把真正契合的人聚拢在一起,而忽略那些外围的低价值吃瓜群众。在这个时代,每个手艺人只要有 1000 个铁杆粉丝,就能养活自己。」咳咳,这让我最近懒于更新公众号的行径,提供了心安理得的理论基础。我不需要成为一个流量写手,动辄以「10万+」席卷朋友圈,这不是我的追求,也不是我心中真正的写作。

圈层这件事体现在互联网产品里,将直接影响产品气质。这从冷启动阶段就开始发酵。做了那么多年 to C 互联网产品,我愈发笃信「但凡允许自发演化的产品形态(尤其 UGC),在未经打理的情况下,定然符合墨菲定理,即一定会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BTW,我是人性「性恶论」的支持者)。

例如,上周末与某从事互联网教育的集团公司交流,下属某条新产品线将开拓「职场社交」(求职者与职业导师建立匹配)的业务方向。在产品负责人没有给出令我信服的运营方案(这明显是一个重运营的项目)下,我直接提出了此类产品令人悲观的演化路径:

可以想见作为一个面向职场的匹配型产品(或者说,「双边市场」模型),它的需求端一定多是对职场发展最有需求的年轻小白——毕业不久或仍在校,对职场充满憧憬却又迷茫,高价值内容贡献能力弱,容易被时评煽动被鸡汤感动——这些人价值较低;

它的供应端则很可能是职场上处于中游的人士——马云李彦宏这样的商业领袖自然不可能进驻,吴恩达李叫兽这样的职场偶像也显然缺乏自降身价的分享意愿,只有处于上升期的人才希望借此平台获得曝光——他们的目的非名即利,于是各种自我标榜吹嘘、搭售产品的行为都会陆续跟上,降低平台上供应端内容的纯度和价值。

于是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为了高年级同学向低年级同学贩卖信息不对等继而赚取崇拜的平台。大家各取所需,自得其乐,但始终是中低圈层的自 high。平台价值很难有进一步的提升,从低端向高端拓展的前程阴云密布。

既想让不同圈层的人建立连接,又试图维持这种关系黏性,前者简单,后者困难,不通过强运营来划分圈层或是建立某种「机制性搭讪」的 feature 是根本做不起来的。

再加上在中国做社交本来就面临着企鹅巨人的碾压。所以你想,为什么 LinkedIn 在国内的「赤兔」成了前车之鉴,死活做不起来。

说到这里,提醒一下读者朋友们:在近期,我将会开始将读者社群的运营重心,从浮浅交流的「微信群」向能够沉淀深度内容的「小密圈」转移(这也是受到最近读到的一本《深度工作》的好书的启发)。目前已经加入付费社群的朋友都可以免费加入。计划本周末将小密圈调价到 199 元。这本身也是一种过滤机制,用来界定圈层,区隔语境。

关于圈层化这件事的思考和实验还在继续。

/范冰XDash

关键字:产品经理, 圈层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