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MVP 的思想验证你的想法

MVP,即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用产品的简称。最早是由Eric Ries在《精益创业》中提出的概念。MVP的思维无论是在做产品还是在做其他事情上都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式。

MVP思想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一、最小路径:

无需考虑细节,仅需要将整个产品流程跑通,快速将产品交付给用户。从产品规划到投放市场,都走最小路径。然后通过用户的反馈,快速迭代,逐步加大投入,最终得到一个符合用户需求的完整产品。最小路径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很多种,甚至可以是不需要依赖任何团队的,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快速验证想法。大众点评的最初的产品仅仅就是张涛用3天时间做出来的一个单页,上面放了1000多家饭店的采集过来的信息,然后在信息下做了一个评论功能。这就是大众点评商业模式的起点,也是它的最小路径。它成功验证了人们会有兴趣对线下的商家进行评价。如果本质上人们没有这种需求,你的产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界面做得再美观,也不会有人用,最终就是失败的。

举个反例,曾经有款APP叫叮咚小区,试图连接小区内的人和事,号称拿到1亿美金融资,3个月做出一个几个板块拼凑而成的APP,上面零散的放着“二手”、“家教”等几个分类信息,想做小区内的“58同城”。在上海一个月砸下1500万做推广。后来大家都知道,很快就宣告失败了。这就是在没有验证想法的情况下,把一切都做好了,才发现用户根本不接受,模式跑不通。如果模式跑的通,我相信哪怕你是一个印着小区分类信息的传单贴在小区公告栏上,都会有大批的人去看。

二、用户反馈

实质上这是另外一种思维方式,即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评价。放在产品策划中,即设计、开发、反馈、迭代。只不过check的部分交给了你的用户。mvp模型一定要有用户反馈的模块。当然我指的不一定是专门的用户反馈按钮。其实大部分用户是不会那么好去给你提建议的,除非你的产品打的需求是非常刚需,而且用户别无选择。对于大部分公司的产品,估计是很难有这样的情况。

用户反馈可以是你埋点的统计,大部分通过用户行为路径的分析就可以得到比较直观的结论。甚至有人曾经做过这样的产品,仅仅是一个产品原型,不具备任何实质功能,单击按钮只会提示“您也很期待这个功能吗?我们正在努力实现,您可以留下邮箱,产品上线后会第一时间邀请您试用。”,却在按钮下悄悄埋点,用户点击量最多的,优先级当然最高,另外还可以获取留下邮箱的种子用户。这是有实际案例的,sendwithus就是一个例子。

三、 迭代

迭代是MVP的核心思想。只要你的需求被验证,用户其实不会多在乎你的产品美不美观,只要能够帮用户达到目的,这一步就成了。再从第二步的反馈中得到更为准确的信息,不断修正方向。很多例子都证明了并非所有成功的产品一开始的方向是正确的。腾讯最开始做的是寻呼机的生意,百度一开始做的是搜索技术输出,把搜索技术卖个网站,Instagram最早的做的是一款无人问津的地理位置签到应用。用户需求,除了几个乔布斯式的天才之外,是很难直接洞察到的。可能根本就没有方法论可以帮你洞察到需求。所以才会产生了如A/B测试这样的方式来帮助你确认,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践是要付出的,MVP则是最小化付出,得到最大化验证的重要思维方式。

我不认为机会是个有准备的人的。我认为机会是属于不断敢于去尝试,去验证自己想法的人的。机会稍纵即逝,根本不会留时间给你去准备。一个市场,其实很难被垄断的。总会有长尾的需求不被满足。红海的市场,市场进入阻力确实很大,但是不要忘了还有时间这个维度,巨头没有任何产品能够同时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以腾讯为例,就出现过很多同样的产品并行的状况,最明显的例子就是QQ和微信。所以有想法的人,尽管可以开始你的MVP,只有不断尝试,才有可能找到可发展的模式,空想只会让你焦虑,另外再叹息一下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罢了。

想法固然好,尽快跑起来。

作者:跹尘

关键字:产品经理, MVP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