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品工作流梳理
最近在做类似大力和有道的智能台灯产品,从0到1搭建了指尖查词功能,对AI产品算是有了一些基础的理解。
本文试图以产品经理的视角梳理AI产品(计算机视觉产品)的工作流。
一、工作流框架
下图是一个AI产品的大概框架。这里面关键的认知是,AI能力迭代是跟产品功能迭代平行的、一条需要基于反馈不断迭代的一个子工作流。
引用自微软《人工智能系统》
基于两者是平行的流程,我们可以借鉴产品经理的工作流,对AI产研的工作流程进行拆解和构建。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每个流程中AI产研应该关注的问题。
二、需求分析
在需求分析阶段,对AI产研来说,同样需要了解用户、场景、需求。接下来举一些例子。
1. 场景分析
不同的场景对于AI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比如在于指尖查词项目中,我们需要了解用户在使用智能硬件产品时的灯光环境,这个涉及到我们对于算法训练集的选择。
在学习场景中,可能很多家长或者孩子会在光线很暗情况下看书,但是他们可能自己并不知道。
还有的人家里的灯光很黄,拍出来的图像就会显模糊。还有的图像会有一些暗光甚至局部曝光。
另外,有些摄像头会在不同的光线之下自动做白平衡,这会导致最后出来的图像差异非常大,这些都会导致最后算法的准确率很差。
——纸上世界创始人分享
2. 痛点分析
我们需要了解用户在某个场景下的问题,然后分析AI对此问题能否有效(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升体验)。
比如在指尖查词项目中,用户原有的解决方案比如查纸质字典,就存在以下问题:
1)便捷性差
字典是个大块头,不方便携带,一般都放在书桌。
2)查找效率低
寻找一个目标单词需要先找到首个字母所在的大概位置,然后再进一步去找该单词,定位比较麻烦。
3)信息维度不够
比如词典里面的单词音标,目的是教小朋友学习发音,但是低年级的小朋友是没有学到音标的。所以这些学生要有标准的发音进行引导,除此之外,还需要有发音的口型教学内容。基于计算机视觉的AI能力,类似有道词典笔的产品可以大幅提升查找效率,这是整个产品能够成立的关键。
3. 可行性分析
除了验证AI能否有效以外,我们还需要知道我们的AI是否可行。比如在指尖查词项目中,我们就需要知道用户对于AI的要求,比如以下指标:
- 精度、召回率
- 结果返回耗时
如果我们算法的精度大大低于用户的预期,则项目无法成功。
三、竞品研究
AI能力也需要进行竞品研究,我觉得可以从技术的成熟程度来进行对应的竞品研究。
1. 前沿技术创新
很多前沿技术虽然还没有被大规模投入使用,但是已经能产出很多demo了。寻找这一类的竞品,我觉得可以在github上面找到。
比如,我跟算法同学聊了指尖的轨迹跟踪,立马丢给我一个github的轨迹跟踪的项目deepsort。
四、算法设计
在算法同学进行算法设计时,我们AI产品需要知道算法,这样有利于我们进行产品设计,我觉得以下两个是一个好的切入点。
1. 整体框架
对于AI产品来说,虽然不需要写算法,但是知道整个算法的框架有利于产品设计。
比如在指尖查词项目中,如果在客户端部署了指尖检测的算法,我们就可以在检测到指尖时,给予用户及时的状态反馈,而不用等到整个文字识别结果返回才给到反馈。
推测大力的整体框架
对于算法,我们产品经理不应该把它当做黑盒子,而是应该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出更好的产品。
2. 接口文档
除了整体的框架,我们AI产品还可以通过了解接口文档,来增进对于算法的了解。
比如我们看了百度OCR的接口文档,我们发现AI能够识别文字的角度。基于这个能力,我们可以在发现用户书本方向放错时,给予用户及时的反馈。
五、需求文档
在需求文档这块,除了传统的需求文档模块之外,AI产品(计算机视觉产品)可能需要需要在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深入。
1. AI交互细节
大力台灯在指尖查词上的交互给业界定了一个标杆。具体而言,大力定义了几种交互状态:
- 开始检测:方括号开始闪动
- 检测到用户的手指:方括号内出现手指
- 识别到手指后,开始进行文字识别:方括号开始出现转圈
大力交互厉害的地方在于通过对三个图标(方括号、手指、加载圆圈)进行简单的组合,就构建了一套交互体系,给到用户即时反馈。
整个解决方案,对于用户来说学习成本比较低,是一个比较优雅的解决方案。
2. 异常情况处理
由于算法在早期的效果是不够理想的,所以我们要界定一些超出AI能力的异常情况,也就是黑话“兜底”。
比如计算机视觉中一直没有返回图像识别结果,对话机器人中一直无法判断用户是否说完话或者用户意图,等等。大部分的兜底策略就是用开玩笑的口吻回应用户,比如“这个单词还没学会”、“这个技能还要再练习”。
3. 指标需求
一些关于AI能力的指标需求,常见的指标如下:
- 准确率、错误率
- 精确率(查准率)、召回率、F1
- ROC曲线、AUC
- 计算速度、结果返回耗时、鲁棒性
六、冷启动策略
1. 算法冷启动流程
算法最终会达到一个正向循环,即上线后拿到用户数据,对这些数据标注后,训练算法,提升算法性能,然后会有更好的体验,会有更多的用户使用,接着拿到更多的用户数据,走向正循环。
但是刚开始的时候,没有大量数据进行训练的时候,算法性能是不高的,需要慢慢达到正循环,再次之前的过程,我理解为算法的冷启动。
2. 接入服务 vs 自研
如果我们是接入百度、华为等大平台的AI能力,那冷启动的过程相对来说要快很多,但是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大平台的服务相对来说是通用的,可能对于我们自己的垂直场景没有做过优化,估计数据表现也不会很好。
百度有一个EasyDL的平台,是专门解决这个问题的。
如果我们的深度学习算法是自研,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层面的行动进行算法的冷启动:
算法层面:把开源的算法拿来用,进行迁移学习,从而快速达到一定的算法精度。
数据采集/标注:
- 购买市面上已有的数据集
- 机器合成对应场景的数据,快速生成训练集
- 通过人工或者工具产品的方式,收集对应场景的真实数据,进行标注
3. 场景容错性判断
我们知道算法的精准度等指标刚开始是不理想的,尤其是在自研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让用户先用起来,然后收集数据之后,再进行训练和迭代。
其实这个跟产品的MVP很像,刚开始发布的第一个版本,也不是一个完美的版本,需要用户用起来之后进行迭代才行。
但是在冷启动的时候,要考虑场景的容错性。比如自动驾驶领域,可能对于计算机视觉的能力要求非常高,出错了会造成乘客的生命危险,这个场景的容错性是很低的,所以这种产品内部要做很多测试,达到较高的标准之后,才能发布给用户体验。
但是,对于很多场景容错性相对较高,比如娱乐游戏场景,则标准比较低,可以尽快上线,接受用户的反馈。
七、算法迭代
1. 准备测试集
我在做指尖查词的产品过程中,跟着算法工程师一起把算法的准确率从70%+提升到了90%+,可以分享一下整个过程。
深度学习作为监督学习,需要大量数据进行训练。这些数据分为三个部分,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
- 训练集:相当于课后的练习题,用于日常的知识巩固
- 验证集:相当于周考,用来纠正和强化学到的知识
- 测试集:相当于期末考试,用来最终评估学习效果
对于AI产品经理来说,我们需要测试集,这样方便我们对深度学习算法进行评估。
2. 分析测试集数据
准备测试集之后,我们基于算法的框架,使用漏斗模型,得出每个节点的准确率。
比如,对于指尖查词来说,算法从开始识别,到最终识别成功,可以用以下的漏斗模型进行表示。
通过测试集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主要的问题出现在3-4层、4-5层漏斗中,即指尖识别的坐标错了(识别到别的字了)、文字识别错误(类似把apple识别为abble)。
更具体而言,整个测试集样本中,有12%的样本是指尖识别坐标错误,有6%是因为文字识别错误,所以我们第一个版本的准确率大概只有70%左右。
3. 找到改进机会点
1)指尖识别坐标错误
算法同学对于错误的样本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对于指尖识别坐标错误这一类型,是属于算法优化的点。
主要理由是,算法同学判断指尖附近内容的方法存在问题。优化之后,后面几乎没有坐标识别错误,正确率一下子提升了12%个点。
2)文字识别错误
对于识别错误,算法同学同样对错误的样本进行分析,并且分类。如下面所示:
主要的解决方案是针对细分场景,准备更多的数据进行训练,或者基于更优的规则,以提升准确率。
4. 迭代算法
经过一个周期的努力,我们把算法的准确率从70%+提升到了90%+,用户的体验有了质的提升。
八、用户体验管理
早期算法还不是很厉害的时候,我们需要主动做一些用户体验管理。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管理:
1. 预期管理
基于我们场景的容错率,我们的产品要在满足用户的最低要求后,才能给到他们使用。发布之后,最好也要进行预期管理,告知目前哪些场景可以支持,准确率怎么样,哪些又不能支持,希望能够给到用户合理的预期。
2. 容错设计
比如指尖查词场景里面,当算法不确定用户是指哪一个单词时,我们可以把两个相近的两个单词都给出来,方便用户进行挑选。
类似以下场景中,大力台灯把【朱】【旭】都展示出来,用户可以通过切换得到自己想要的词。
竞品的指尖查词(图来自蓝鲸教育)
3. 用户反馈问题入口
某些场景我们的算法确实搞错了,则可以留一个入口给到用户。一方面给到用户一个宣泄的渠道,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作为一个样本给到我们去判断底层的问题。
4. 规范用户行为
有一些场景AI功能还未覆盖,则我们需要规范用户行为,告知目前不支持这些场景。
比如,我们的OCR识别还不识别手写体,则用户拿手写体过来时,则要告知用户不支持手写体,不然用户会很有挫败感,类似还有:
- 灯光过暗
- 字体过大或过小
- 书本折叠
- 手指盖住单词
- 识别非目标语言的文字
5. 系统思考:不止AI
不能把所有的体验问题都归咎于AI算法,比如在识别过程中的耗时问题,除了AI算法可能存在问题外,我们的app可能在摄像头打开、识别结果数据库对比等环节都存在耗时过多的问题。
我们要进行系统思考,这样才能定位到真正的问题。
以上就是从产品经理的视角梳理AI产品的工作流,请多多指教。
本文作者 @小明的产品笔记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