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聚合内容到聚合人:对“圈子”的思考
“圈子”这个概念去年频繁的出现在各大社交产品中,目前已经有了很多解读。作为一个社交产品从业者,我也聊聊自己的看法,希望能有些价值。
主要分两部分说明:一是“圈子”这个概念,二是“圈子”这个产品。
拆开的原因在于:现在的多数解读,都已经预设了圈子就是“小组”这个结构,但实际上圈子还有更多可能。所以第一部分聊聊“圈子”是什么,有哪些产品空间;第二部分聊聊我们现在所普遍认为的“圈子”产品形态,有什么特点。
一、“圈子”这个概念
“圈子”是“存在共同依赖群体”,而依赖包括内容依赖、交流依赖、情感依赖等等。
先假设这个定义是对的,让我继续解释下去,如果能自圆其说,也算是个有价值的观点。
在这个定义下,现在常见的许多产品都是“圈子”——比如“订阅号“、”QQ群”、“聊天室”、“论坛”……
但它们有很多表象上的差异,比如关系结构不同:订阅号非常的中心化,但论坛和QQ群却非常离散。
再比如内容上的差异:订阅号的内容非常的重,而QQ群却非常的轻。
这些表象上的差异其实都在反映一个背后的原因:构成圈子的人的差异。
所以,我们以人的维度,来理一理“圈子”这个概念:
二、圈子的产品形态
“圈子”是人因共同特征聚合而成的,但每个人对共同特征的“认同程度”是不同的。
对于每个个体,在对共同特征“不解”到“忠诚”的过程中,对信息和情感等需求存在着变化。对于圈子这个群体,个人的量变最终会导致群体的质变,这让圈子产生了不同阶段,反映在产品上就是形态的差异。
1. 潜在圈
潜在圈只是存在“统计意义”的群体。如“微博的男性”、“小红书的妈妈”等。他们零散的分布在网络各处,偶尔碰面了展开零碎的讨论。
他们没有稳定的社会关系,也没有一致的互动方式,这并不是圈子——但这是圈子存在的前提。
典型产品:没有Group前的Facebook
2. 内容圈(内容聚合人,人获得内容)
潜在圈中,有那么几个对共同特征更认同的人:他们中一些爱分享的人就成为了意见领袖,向周围广播着自己对共同特征的热爱(如小红书博主);而同样具备这一特征的人群,围绕着意见领袖聚集,为他加油呐喊,以意见领袖为中心形成内容圈。
典型产品:微信订阅号、微博、各类垂直媒体、Medium。
3. 社区圈(社区改造人,人获得认同)
逐渐越来越多人,发现了自己对共同特征的认同,也迫切想得到他人的认同;而想要被认同,只能多交流。
他们的交流影响他们的意识,他们的意识又再影响他们的交流——这意识就是“群体意识”,这交流就是“群体规范”。
终于他们越来越像,想一样的东西,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事;1万个人就像是1个人一样,外界不再分别称呼他们姓名,而叫他们“这群人”(如JRs),他们就是社区圈。
典型产品:贴吧、虎扑、知乎、B站
4. 社交圈(社交鼓励人,人自我满足)
人永远在找和自己最相似的人做朋友。
社区圈会一步步的细分,圈中人越来越少,相似度却越来越高;相似度高过了熟人关系,社区圈就变成社交圈。
在社区圈中,要融入群体不免要努力营造人设,但社交圈中大家已足够相似,以至于人设完全没必要。此时才能放开自己,真实地自我表达——不用担心你的伙伴会抵触你,因为他们都懂你。
典型产品:微信群(熟人关系)
5. 小结一下
对于每个用户个体而言,从潜在圈到社交圈,是一个从“对自己一无所知”,到“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再到“希望获得认可”,最后到“认清自己,无拘无束表达”的过程——这同样也是需求层次从低往高逐渐被满足的过程。
对圈子这个群体而言,每个个体认识自己的过程,都会带来这个群体的变化:从内容消费的,到交流互动,再到人文关怀——这是圈子更有价值的过程。
另一方面,任何产品所在的形态都不是绝对的,往往是一个模糊区域,这取决于其用户使用这个产品的方式。
比如知乎,对于仅关注内容的人而言,知乎就是“内容圈”;对于真实的交流和分享的用户,知乎就是“社区圈”。
三、各类圈子的差异
上文提到了圈子的三种产品形态,现在说说它们之间的的产品差异。
因为都是信息交流群体,核心差异便在于对谁说(社会关系)、说什么(内容载体)和为什么要说(核心价值),所以就从这三个方面说起:
1. 对谁说(社会关系)
一个中心 → 多个层次 → 平等交流
在内容圈中,意见领袖与成员对共同特征的认知差异巨大,只有意见领袖的观点有价值;所以成员都只关注意见领袖,但互相之间并无关系,这使得信息的流动是近乎中心发散的(意见领袖→成员)。
在社区圈中,成员对共同特征的认知更加均衡但仍有差异:
他们收获了不同程度的认同,形成了多个社会层级(管理员 → 明星 → 成员 → 小白)。越高层级的用户的观点越有价值,占据了主要的信息流,信息从高层向低层流动(如小红书中博主通过文章交流,小白通过评论交流,前者是主信息流)。
在社交圈中,所有人对共同特征的认知都相似,他们的观点同样有价值。所以无论是地位还是交流都是平等的。
背后的逻辑是:用户信息价值决定社会关系。
2. 说什么(内容载体)
文章 → 帖子 → 即时通讯
在内容圈中,成员对共同特征还不够认同,所以对信息的需求也不强烈;唯一的内容产出者——意见领袖只能通过更具价值、更加普适的内容来吸引用户留在圈中,即文章。
在社区圈中,成员对共同特征的认同有所提高——他们愿意消化更碎片的内容,想要看到更多样化的信息。
另一方面,普适的文章已不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碎片而多元的交流讨论才能够帮助他们处理共同特征的各种情况——帖子成为了社区圈的主流。
在社交圈中,成员对共同特征的认同再次提高,他们及时地愿意消费圈中的任何内容,因为他们的相似度已经高到任何内容都能引起共鸣。
另一方面,对于成员来说,这个圈子不仅是共同特征本身,还关乎生活和情感。所以此时即时通讯工具成为社交圈的主流。
背后的逻辑是:用户的信息需求决定内容载体。
3. 为什么说(核心价值)
意见领袖 → 氛围 → 情感链接
在内容圈中,唯一的表达者是意见领袖;他们始于热爱,忠于消费者的爱戴。所以意见领袖虽能短暂地决定着内容圈的存亡。
但长期地来看:是内容圈的消费者,决定了这个圈子的长期存在——即使一个意见领袖没了,也会有新的意见领袖被拥戴。所以内容圈的早期竞争壁垒并不高,如直播、知识付费,都会以“重资挖人”的方式来提升竞争力,但圈子成熟以后以后,也会因消费者的忠诚度而难以颠覆(如斗鱼、抖音被挖人后依然健在)。
在社区圈中,表达者更多了,而“氛围”——那些些愿意聆听和反馈的人,才是表达者源源不断的原因。这使得任一成员的离开都能弥补,无法影响圈子的存亡。
所以,社区圈难以形成,而一旦形成忠诚度便极高——即使产品没了,他们也会在另一个地方相聚(如“内涵段子”和“即刻”在“皮皮虾”和“Jellow”上重生)。
在社交圈中,所有人都是表达者和聆听者。他们惺惺相惜、互相理解,这种情感链接带来的关系甚至超越了产品本身,会对真实的生活中造成影响(如早期论坛的爱好者,经常会举行面基大会,并长期保持联系)。
背后的逻辑是:“人”是圈子的核心价值。
4. 小结一下
所以,一个产品应该选择哪种圈子形态?
这取决于你当前的(或目标的)用户群在“共同特征”上是什么结构:
- 如果大多小白,那挖掘一个意见领袖,能够形成内容圈;
- 如果大多进阶,那可以聚集一下形成社区圈;
- 如果都很资深,那就有社交圈的潜力。
另一方面,一个圈子只能提供一种信息价值,但不同阶段用户存在不同需求,即使更高认知的用户也需要满足基础的需求;所以,不同阶段的圈子是可以共存于一个产品的。
以产品经理这一圈子举例,内容圈存在于“ @许律周清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