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单车停运反思:创业者真的应该追创业风口吗?

创业风口“共享单车”的炒作热度似乎有所下降,疯狂过后的行业洗牌在所难免,悟空单车率先出局,创业风口真的可以追吗?

资本追逐共享单车的创业风口多日,终于迎来了第一轮洗牌。重庆本地共享单车公司“悟空单车”已经宣布停止运营,据创始人透露,不仅自己搭进去好几百万,而且一千多辆共享单车也早已不见踪影,真是应了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那句话,”共享单车不成功就当做公益了”,人们不禁反思:所谓的创业风口真的应该追吗?

“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起来”这句话相信很多人听过,一夜之间这似乎成了无数底层创业者奋斗的座右铭。然而现实用最残酷的教训告诉我们,风口不是你想追,想追就能追的!当今互联网创业已经形成BAT三分天下的寡头竞争市场,细数那些在风口成功飞起来的企业,背后几乎都有资本巨鳄的身影,当所谓的风口成为一种趋势的时候,已经轮不到你了。

追风口的公司到最后基本上是给行业独角兽做嫁衣,因为既然产生了风口,就一定要产生最后的胜利者,也就是龙头公司。即使是行业前三甲后面两位的长尾机会也是屈指可数,因此前三甲综合竞争力强的公司往往都是通过并购成为该风口新的龙头,正如美团+大众点评,滴滴+优步中国一样,投资人都清楚,收益最大化的一定是龙头企业。

就拿共享单车来说,摩拜单车和ofo为什么能够成为行业佼佼者?他们是追风口成功的吗?显然不是,要知道他们做共享单车之前这个领域非常冷门,尽管政府公共自行车形成了早期共享单车的概念和雏形,但是民间真正做出来的根本没有,创业成功的人根本不是追逐风口,恰恰做的是冷门领域,没有行业竞争才有更多的资源发展自己,等成为风口早已占尽优势。

创业者在确定创业方向的时候,往往会感到很彷徨。也许心中天马行空想出几个idea,一看到市场上某个“风口”炒得火热,心里那个激动啊所有的想法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满腔热血找几个朋友就撸起袖子干起来,然而市场调查,用户分析,竞争对手,战略方案这些关键的东西通通都没有认真思考,没起步就已经失败了一半。

如果你认为你的资金,技术等各方面实力足以做到龙头,风口你可以大胆去追,但是请仔细看看现在市场上的独角兽们,有哪个是从风口拼出来的?他们最大的共性就是-成立之初不被人看好,做的东西没有人看懂,当人们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他们已经成为市场先入者。伟大的公司诞生于创新而不是诞生于风口,创业时机最重要,看你能否坚持而已。

成功的创业者一定有预判市场趋势的智慧和眼光,这样的人往往都有“情怀”光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人们的生活使得他们更加容易立足当下,发现生活才是创业者选择方向的最佳途径,立足生活的同时你还需要想清楚自己的优势和资源在哪里,很多人频繁去追那些风口但自己不太擅长的陌生领域,到头来发现自己这个冷门的领域已经走出行业独角兽了。

那么创业者是不是完全深耕冷门领域,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可以了呢?也不见得。我们无法去预测风口,因此你创业的冷门领域是否能成为风口还是未知数,如果这个领域的消费者痛点本身就是伪需求,坚持再久也是无用功。但商业创新是永远不会消亡的,一旦你的商业模式有机会成为风口并且有庞大的用户渗透率时,要成功就容易的多了,因此时机很重要。

创业领域在成为风口之前都是有不少先行者进行勇敢尝试的,最后成功的往往是集大成者+正确的时机,也就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都具备时,你才能成为真正的行业先入者而不是充当炮灰的先行者,什么意思呢?举几个最简单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就拿共享单车来说,这个商业模式其实很多年前就有人尝试过了,在杭州,中山等地好几年前就有政府投资做共享单车,当然是偏公益性质的市政项目,但直到摩拜单车和ofo的出现才引爆这个概念,之前的先行者为啥不成功?多年前连智能手机都不普及,好的商业模式没有合适的载体当然做不成,时机不成熟就算有潜在的风口也是不容易被发掘的。

摩拜单车和ofo其实就是借鉴了前人的经验,做了小小的改变(共享单车模式搭载智能手机)就引爆了一个风口,同样的市场环境到了合适的时机,冷门行业也可以成为创业风口,关键是你能不能发现这样的机会?我能不能思考前人尝试过失败的商业模式,然后在移动互联网的时机下再创新一点点,发现别人还没想到的商机?

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风口,当你足够优秀,你就能制造下一个风口,传统行业从生产到消费,在移动互联网的时机下,每一个环节都有细微的突破口,创业者与其追逐别人制造的风口,倒不如找准自己的节奏,发现下一个潜在风口。

作者:爱合伙

关键字:产品经理, 创业, 业界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