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疫情的利器——防疫文案大盘点
本文将总结疫情期间一些优秀的文案,在学习优秀文案表达方式的同时也能够加深对疫情的了解,做到不给国家添乱。以下提到的文案均来源于互联网,作者会对有出处的加以标注。
01 针对春节习俗的文案
走亲访友的春节习俗会极大影响疫情的控制,在广大农村地区,人们对仪式感的看重以及对疫情严重程度认识的不足为管控带来了不小的压力。针对此的优秀文案如下:
(1)不聚餐是为了以后还能吃饭,不串门是为了以后还有亲人。(百家号)
(2)老实在家防感染,丈人来了也得撵。(龙家圈街道)
(3)今年上门,明年上坟。(三言财经)
(4)带病回乡不孝儿郎,传染爹娘丧尽天良。(三言财经)
(5)一人感染,全家升天。(网络资源学家)
以上文案含有关键字“聚餐”、“串门”、“丈人”、“回乡”等。在春节期间惊醒作用很强,将后果和场景结合了起来,是非常务实的文案。
02 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文案
震惊体对于年轻人效果微乎其微,对老年人却效果极佳,作者经常能够看到亲属群中分享以震惊开头的文章。
以辟谣及科普为主的震惊体文案可以在老年人群体中发挥不错的作用。
来源:手机闽南网
以上文案极度夸张也没有科学依据,但其标准的震惊体表达方式以及夸张的后果对于劝家中老人重视疫情这一难题有不错的效果。
说明在宣传产品的时候,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受众是哪个群体,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够得到最好的效果。
不要嫌弃宣传方式落伍,能抓住用户的宣传方式就是好的宣传方式。一些不那么高大上的方法可能才是最有效的方法,例如拼多多的诸多策略都谈不上新颖,但就是效果极佳。
03 以毒攻毒的文案
每当有重大事件发生时,哄抢事件会给人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破坏,这样的做法会让本来足够的生活物资变的紧缺,人为制造物资短缺现象。简单来说即:每人需要两杯水,有十个人,三十杯水。水本来是有富余的,但因为恐慌,有人却一次性购买了二十五杯水。这时,真正的紧缺出现了,不是由于供给不足,而是由于谣言导致的分配失衡。
这种情况上演了不止一次,例如日本核辐射事件引起的中国谣“盐”风波导致大量抢盐以及非典引起的板蓝根抢购。武汉疫情中板蓝根总算逃过一劫,但双黄连却中招了。
更让人苦笑不得的是,抢双黄连的同时,连双莲蓉月饼也有人抢。这样做不仅导致真正需要的人可能买不到,更有可能在抢购的过程中因为人群聚集而导致疫情传播。于是便有了以下反击文案:
真实案例:我朋友的外公,都死了两年了火化了, 无意中家人接触到了双黄连,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买了几支口服液,倒在骨灰盒里,没想到第二天他外公就活了!甚至还能走路!现在还时不时走到村口扭秧歌。(神奈川冲浪里吧)
以上段子显然是假的,让老年人不再相信谣言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让谣言更加假,让其失去老年人的信任,危害最大的谣言往往是真假参半的,过于虚假的谣言反而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04 可操作性强的文案
以上三种文案能够引起人们对疫情的重视,但在操作性上还是略有不足,以下文案则将简单易记和可操作性结合了起来。
(1)个人防护四要素: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会。(新湖南)
(2)戴口罩、讲卫生、打喷嚏、捂口罩、喷嚏后、慎揉眼。(新湖南)
(3)疫点返乡回到家,居家观察14天,出现症状要报告。(新湖南)
(4)疫情防控“三字经”(网信静海)
戴口罩、讲卫生,勤消毒、要力争。测体温、勤洗手,常通风、健康有。
拒野味、不聚集,待在家、莫大意。亲友情、网上叙,少出行、串门拒。
如外出、多留意,强防护、别迟疑。若发热、应隔离,早治疗、快就医。
听官宣、谣言息,信科学、莫恐惧。废口罩、是垃圾,统一收、分类弃。
群防控、人心齐,同努力、赢战“疫”。
通过上述文案,普通人也能够掌握疫情防护知识,简短的内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阅读阻力,增强防疫知识的宣传效果。
在科普领域有“多一个公式,少一半读者”的说法,简化专业知识才能够更好的科普。例如iPhone只需宣传自己更加流畅即可,而不会去讲自己系统安全性、编程语言、后台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因为后者不仅难以记忆,而且大多用户也看不懂(这样讲并不夸张,毕竟大学生比例极低)。
优秀的宣传文案普及了疫情防治知识,以最通俗易懂的表述指出了疫情防治中最关键的部分,对于广告宣传工作有一定的启发。
最后,祝愿大家都能健健康康的迈入新的一年!
#作者#
马璐。关注产品设计以及用户体验,力求在技术一定的情况下将产品做到极致,充分发挥技术的潜能。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