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本身是一个中性词
在2015年的春天,我怀着一颗海子、顾城的心,来到20多年一位伟人画了一个圈的南海边。心想着写出一句“砖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一样广为人知的广告词,或者几篇让人不知所云又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意识形态广告,再不济,看着自己做的广告出现在电视上,也就足矣了。总之,这应该是诗意、浪漫又充满豪情的,毕竟人家老爷子说了,“不做总统,就做广告人”嘛。
而事实是,当我拿着大学写的一堆诗歌散文去面试文案时,几乎没有广告公司通知我去面试。而通知我去面试的,基本是清一色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作为一个毕业不满一年的人,我住在深圳政府为来深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提供的四人间里,听几个还没毕业的学生在大厅讨论要不要接受公司开出的12K的薪水,第一次去3W面试,咖啡馆前硕大的字体展示着“这就是互联网的圈子”。一条滑梯直接通向地下一层的孵化器,在那里有一条常常的互联网公司上市时间表,从苹果到阿里巴巴,跨越了几十个年头。孵化器里有十多个觉得自己能够续写这张时间表的CEO,尽管在之后的两三年时间里,他们的项目将将无疾而终,或者不愠不火地勉强度日。
总而言之,“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引起的热潮,总容易让人与那个“不光黑猫白猫,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的波澜壮阔的时代联系起来。
年轻的时候最大的痛苦,并不在意流落街头、没钱吃饭,而是在于刚毕业的几年作为职业生涯的关键时期,却因为生存压力做出了糟糕的选择。总而言之,我最终没有成为一条广告狗,而是成了一条新媒体狗,虽然说不上特别糟糕的选择,但是多少有些有违初心的成分。
因为公司让我做新媒体的理由是从我的文章中看到了我的文字功底,但是在我真正进入这行开始,我几乎很少再写类似的文章。而所谓的文字功底,对我来说无非是一个“我手写我心”的过程,并没有什么技法可言。
其实每次我基本不说自己是一个文案,因为在我心里,文案注定是要去广告公司走一遭的,不管有没有写出广为流传的金句。要说成小编吧,有时候还是要写几句文案的。虽然偶尔搞点活动,感觉离策划吧还有点远。所以,思来想去,感觉还是说自己是做内容的,最为准确。
在“keep grouth,fuck everything else”的背景下,阅读、点赞、转化、日活等数据是赤裸裸的,在这些赤裸裸的数据背后,体现了一个自乔布斯以来被神话的词——用户体验。
当咪蒙的粉丝只有几十万,广告费用还在2万一篇的时候,就可以把美黛拉的服务器搞瘫痪,以后粉丝数量与广告价格一骑绝尘。在此之前,不管是《好疼的金圣叹》登上《独唱团》,还是出版《圣人请卸妆》,都不曾有如今的影响力。
之后又听闻有80后女教师依靠打赏月入10万,仔细一看名为周冲,就是那篇极尽尖酸刻薄之能事的雄文《萧红,那个饥饿的贱货》的作者,公众号的英文id同样很周冲:“fuck_your_dick”。许鞍华的《黄金时代》票房惨败,而一篇刻薄的影评带来的曝光度,让这位写作者又给自己“一个人,一支笔,过一生”的旅途挣了一笔不菲的旅费。
刚入行的我对于这一切是不齿的,甚至义愤填膺,因为我认为文章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这些文章不传递价值观,而是选择了一部分人的价值观加以迎合。在我看来,这些内容与以简单粗暴的骗术剔除非目标用户,从而显著提升成功率的诈骗短信没有本质区别。
当内容创业,知识付费的浪潮滚滚而来,内容的用户体验被反复提及,但是为什么我目光所及之处,大多都是我不愿意看到的内容?口口声声的用户体验,到底是谁的体验?
我们都曾坚信互联网的发展将会使信息的传递变得扁平化,但是目前来看,新的内容割裂和信息不对称正在不断加剧,而且一个群体越来越难听到另一个群体的声音。无论是“川普当选”给了所有美国主流媒体一季响亮的耳光,还是用户过亿的快手上的残酷底层物语,都反应出一个现象:人数众多的与主流价值观割裂的,游离于主流文化视线之外的群体,正在以他们的方式对这个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换言之,这是一个一切被解构,一切被割裂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个体处在各自的信息茧房之中。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我意识到,其实我们需要更多地倾听其他群体的声音。
诚然,作为一个读者,每个人当然有权坚持自己的内容偏好。但是作为立足于产品的内容生产者,个人的偏好其实软弱无力。当内容成为流量生态中的关键一环,它的本质是一种供人消费的产品。作为内容的产品,可以是美的,但是很多时候它是low的,内容美还是low并不是关键问题,关键的问题在于你的用户愿不愿意消费你的内容。换言之,在流量生态中,内容其实是一个中性的词,很多时候其实无关美感,无关逼格,而是关乎于是不是有效。
作为一个写作者,我认为好的内容应该是先表达自己,然后吸引与气味相投的读者,而不是先挑选一部分受众,然后写迎合他们的内容。
作为一个营销从业者,我也认为好的生意,应该是需求前置,然后根据需求去开发产品。而不是先自己生产出产品,然后才去卖一个产品。
当内容成为一门生意时,我依旧欣赏那些自由、独立的内容创作者。但是对于那些准确击中受众G点,看起来却很low的内容,我不再义愤填膺。
我越来越觉得,其实内容本身是中性词,相比于很多好坏之分,更适合的分类应该是合适与否,至于文以载道,铁肩担道义,也许一直以来,我们对内容抱了过大的不切实际的期待了。
对于真正想做好内容的人,我觉得需要做的事情是,做好不靠自己做的内容吃饭的心理准备。
来源:品途网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内容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