羞于启齿的欲望:做好“逆人性”类型产品的最佳武器

所谓产品中的人性,早年就有前辈整理了“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七宗罪”等在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的一系列文章,实际执行的时候也有一定套路广为流传,还火了很大一批APP。但笔者最近却在做一个健康的、积极向上的APP。结合经验和思考,今天我要讨论下这一类“不惯着”用户的应用如何生存下去。

怎么定义人性?

产品人定义的人性,可以偏颇的理解为人类想要去满足自己低层次欲望的驱动性。

人性的层次——按照惯例,搬出心理学届最忙的两个老爷子

“心理不学冯弗马,读遍paper也白搭。”

  • “冯”是现代科学心理学之父冯特 ——你肯定不认识,所以本文不说。
  • “弗”是弗洛伊德老爷子 ——哦原来是他啊
  • “马”是马斯洛老爷子 ——这名字好耳熟

曾经我在自己写的一篇文章中吐槽过一个现象,只要说到心理学,广大人民群众就会搬出两位已经安详了的老爷子,一次又一次引用他们的研究成果,无外乎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论看起来更专业更有说服力。
对于这种现象我只想说 , 今天带我一个哈哈哈。没办法,谁让这套逻辑是经过广大人民群众验证过,有广泛群众基础,最主要通俗易懂。
弗洛伊德,代表作《梦的解析》,他的理论中一个重要观点是关于性欲和潜意识的,强调童年经历对人一生的影响;精神分析心理学派鼻祖,此学派理论目前主要应用于精神病人的诊疗。
马斯洛最著名的成就是下图所示——马斯洛需求层级理论,见此塔如见老爷子本人。他是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提出了融合精神分析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人本主义心理学, 于其中融合了其美学思想。
心理小知识以及在产品中的运用(2)——首因和近因效应
心理小知识以及在产品中的运用(1)——鸟笼逻辑
 
作者:许士通,微信公众号:野狗王的士高(ID:mrentropee) ,前搜狐畅游产品经理,目前从事大健康领域产品工作。研究生学习心理学,针对产品中的心理问题有些许思考。欢迎加我讨论~

关键字:用户研究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