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留存

从用户生命周期的角度,聊聊如何体系化做好用户留存

这篇文章从站在用户生命周期角度上出发,对用户进行分类,根据用户不同状态的不同诉求,分别用了三条路径进行优化和策略制定。推荐想了解用户生命周期留存有哪些关键环节的童鞋阅读。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每一款产品其实都存在一套完整的用户生命周期(如下图),我们常说的用户体系就是以用户生命周期为基础,对用户进行建模,进而实现很多精细化的产品方案和运营策略。本文就从用户生命周期的角

做好这三点,让用户存留不再难!

当续费了两年的用户突然间取消了,这时候我们就该思索产品是否令用户失望,找不到新鲜感了。做好用户留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它却是比拉新要容易的事情。作者在文中分享了三点让用户留存不再困难的要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在做研究用户存留的时候,经常会出现,付费两年的客户突然间就不续费了。经常和我们探讨业务功能点的小可爱也消失不见了,这时候我们大多都会去给客户发送一些优惠

宏观数据指标简介(下):「留存」与「活跃」究竟怎么看

上篇笔者介绍了宏观数据指标中的『新增』与『卸载』,这篇文章将会详细地阐述另外两个概念:『活跃用户』与『留存用户』。并且会『新增』『卸载』『活跃』『留存』的关系进行细致的梳理。这一篇文章的信息量相较于上一篇只增不减,同时这篇文章也是宏观指标的结尾篇,预期读完这篇文章后,你对于这些常见的『宏观指标』,将不再陌生。一、 活跃用户先给出活跃用户的定义:能被统计平台检测到的APP——

抖音、吃鸡游戏都在用:5个方法教你有效提升留存率

为什么哈佛商学院说,用户留存率每提升5%,公司的盈利将提升25%-95%?在前2篇文章中《裂变套路看似多,总结起来就一个》《裂变之后,如何做精细化的用户留存工作》,重点分享了裂变涨粉的底层逻辑和使用标签管理做用户留存的方法,这篇详细来谈谈如何系统性进行用户留存。一. 留存为何如何重要?获得一个新用户的费用要比维护老用户的成本高7倍,当用户留存率每提升5%,公司的盈利将提升2

需求分析丨引导留存的设计策略

本文将通过一个失败的设计方案为例,深入探讨如何进行需求分析,以及如何选择合理的留存设计策略。一、失败的设计方案“唉,这次的KPI可能又要废掉了!”对面的产品小伙伴一边吃饭一边喃喃自语,眉头紧促看起来心事重重,好奇的我们忙问他发生了什么。“为了提升新用户留存数据,我在产品上线了一个多日登录领现金的功能,还专门找老板申请到了几十万的奖金额度,只要用户连续多天登录,然后按照引导完

5点想法:关于B端产品的用户活跃及留存

本文是作者在促进B端产品用户活跃及留存方面的几点想法,与你分享~从事B端产品运营一年多,也感受到了相对于C端产品来说,B端产品更多注重逻辑和规则,而没那么注重产品设计和体验。而产品的使用者也是抱着“不管黑猫白猫,能抓住耗子就是好猫”的心态来看待你的产品,很多能提升C端用户活跃度的花哨功能他们是不看重的,所以虽然盘活C端用户的方法论很多,我们却不能拿来即用。以下是笔者在促进B

以阅读类APP为例,浅析提升用户留存的产品手段

最近看到一道笔试题,要求分析阅读类产品提升用户留存所设计的功能点,这里将心得结果梳理出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借此能够对移动产品如何通过产品手段吸引用户留存有更多的了解。一、了解用户留存什么是用户留存:用户在使用一个产品后,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使用该产品,这样的用户就是留存用户。留存用户占当时新增用户的比例就是留存率,留存率是反映产品发展状况与所处生命周期阶段的重要指标。也因此,吸引

用好2种余地策略,犹豫中的用户终会被你拿下

给用户留点余地,看起来好像是把能成交的用户推开,但实际上,却可以带来意想不到的吸引力。现如今,各行业都充斥着大量的竞争者,用户的注意力被无限分薄,用户注意力流失成为了让人担忧的问题。同时,每个公司的发展需求都化作业绩指标沉重的压在每个人身上。进而,促使用户快速做出决策,成为了很多公司的重要工作思路。点开一个页面,还没怎么浏览,咨询入口就三番五次的闪现在你的面前;下载一个AP

用户留存难度评估及留存策略全解析

用户激活、用户留存、用户转化,三者中留存是关键,拉新和转化在此基础上进行。用户留存决定产品生死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大家对阶段性的进行梳理和优化。在文章中,作者展开聊聊用户留存话题,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用户激活之后就要想办法做用户留存,再之后是转化。可以说留存是关键,拉新和转化都建立在留存好的基础上,不然花了很高的成本获取大量用户但是都留不下来,那就等于钱白花了。

换种思维做留存:向用户索取,更易留住用户

用户对你的投资,是让用户留下来的利器!一直围绕着需求转,总想着为用户提供更多。但当一个更加切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出现时,你有多大把握留住用户?如今的市场营销,就是从需求开始定义的,翻开任何一本营销学相关的书籍,都绝对少不了需求两个字。挖掘需求、分析需求、解决需求,成为了我们每个人的核心工作。然而,问题也正因此而生:当一个能更好解决用户需求的产品出现时,你发现你辛苦积攒起来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