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三方登录的趣分析
之前写了一篇小文章,写了自己对App注册登录页面的一些想法。后来这段时间也想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今天终于陆续写完了。写的是关于第三方登录的一些想法,因为文章似乎写的有些不伦不类,所以给文章取的标题名“关于第三方登录的趣分析”。
用网络流行语来说,关于产品设计,“第三方登录”已经是一个已经被“说烂的话题”了,但鉴于第三方登录在市场上依然是常青角色,我觉得还是可以用一些有趣的角度去观察和看待的。
一、什么是第三方登录
用户通过授权,基于用户已有的第三方平台的帐号和密码来快速登录的功能,大部分拥有第三方登录的产品,用户都无需再进行注册。
二、目前市场上App登录注册使用第三方登录的情况
1.不允许使用第三方帐号
- 牢牢把握住注册数据 :如果产品使用第三方登录,第三方返回的数据较为有限。但在大数据时代中,数据就是生命啊,所以不使用第三方登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 本身就是国民级别或者现象级别的产品:这样的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刚需类的产品,基本不会担心繁琐的注册流程烦住用户的脚步这种事情的。
2.有选择性的允许第三方
- 只选择国民级的社交型产品:微信、QQ、微博。这样的产品非常多,很多产品在推广初期,为了提高用户量,都会选择以这样的方式来推广注册。
- 同一系别的互联网产品或者有明显的合作的关系的互联网大咖:互联网集团大咖一般都会希望建立统一的账户体系,共享帐号数据。(纯属个人脑补)
目前占主流的互联网产品大系,我比较常见到的C端产品,主要是以下三个系别:阿里系;腾讯系;网易系。
阿里系: 阿里系的产品占有率最大的应该当属支付宝(有可能是淘宝)。支付宝与淘宝原本根本就不是第三方登录的选择之一,因为这两个产品的社交属性不强。但因为阿里系强大气场的存在,所以也慢慢被纳入第三方登录的选择之一。
高德地图
饿了么
优酷视频
腾讯系: 腾讯是做IM起家的,QQ和微信本身就是其他产品最爱选择的第三方登录产品。而腾讯系当然也不例外,非纯正系的腾讯产品在登录设计上与其他产品类似,但纯正腾讯系的产品不仅选择QQ和微信作为第三方登录产品,而且也只提供了第三方登录(QQ和微信)作为用户登录的选择。(原因的话:帐号数据共享;获取QQ微信强大的社交关系)
不过腾讯系的产品在第三方登录上的选择也有所不同。
Ⅰ同时支持微信和QQ(并且登录时会强调注明:微信和QQ两个是2个独立帐号,帐号信息不互通)
其实早先我看到的QQ冠名的产品,一般仅支持QQ登录,但随着微信社交地位的提升,这些产品的登录选择中便慢慢添加了微信。
全民K歌
腾讯视频
QQ音乐
QQ阅读
Ⅱ只支持微信登录(一般微信冠名的,只支持微信,目前只有看到微信读书)
微信读书
网易系: 网易虽不属于BAT第一战队,但网易旗下也拥有众多产品。既然是自家的产品,就当然允许使用同一个内部帐号(网易邮箱),互相导流了。
网易云音乐
有道翻译官
在这里推荐去看下网易严选的登录页面,因为产品似乎做了防截图设计,所以只能找人借手机拍照上传(手机像素不高,图片有些小模糊)。
网易严选售卖的商品并不多,而登录注册上的产品就是网易严选主打的几款产品之一。首先页面非常的小清新,上面商品的图片是会在变化的,也有小小的广告作用,应该是我目前看过的最喜欢的电商登录页之一了。
网易严选
判断一个产品是不是网易的,最简单的判断方法就是看这个产品支不支持网易邮箱登录了,通过这个方法,你就会发现之前隐藏掉的夺宝类产品。(不过话说回来,今天一看,夺宝类的产品好像突然全部下架了)
快夺宝
1元乐购
3.基本允许第三方进行登录的产品类型
- 上面提到的三个系列基本都会支持自家帐号的登录。
- 偏向于内容型的产品。
今日头条
芒果tv
沪江学习
三、采用第三方登录的好处
1.第三方登录应该只是一个简化的说法,我觉得完整的说法应该是“第三方登录免注册”。用户不用注册直接登录,就可以直接避免用户因注册流程繁琐而流失的现象。
当然这种说法也不是很准确,因为现在有些产品在第三方登录之后,还会继续要求用户进行注册,或者绑定相关帐号。例如京东。其实是产品多帐号体系的一种体现。
京东注册绑定
一般来讲,允许第三方登录,又可以用手机注册的,一般也会提供第三方帐号解绑的功能。
京东解绑微信功能
这种多帐号体系出现的原因主要可能有两个。
(1)早期推广产品的时候,采用的是第三方登录,但是产品的完善扩张,用户数量的增加,产品需要更多的用户数据,需要做更多的运营活动,而第三方登录返回的数据有限,在用户已经习惯第三方登录的情况下,只能引导用户绑定其他帐号。(纯属个人脑补)
(2)可以基于第三方产品(主要是微信)进行大规模的运营的活动。(还是个人脑补)例如美团的偷好友红包活动,是完全基于微信的朋友圈进行运营的。
美团偷红包活动
(3)跟国家新规有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第二十四条新规:网络运营者为用户办理网络接入、域名注册服务,办理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等入网手续,或者为用户提供信息发布、即时通讯等服务,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者确认提供服务时,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网络运营者不得为其提供相关服务。
这是相当于网络实名制的一条规定,从2016年6月1号开始实行。所以很多产品在用户使用一些功能的时候,就会要求用户先绑定手机号。
2.直接获取用户的第三方信息,例如昵称头像等,用户无需再进行设置,同时也可以跟产品的微信H5页面同步。
3.基于产品在选择第三方登录产品时选择的主要是社交型产品,可以看产品设计的主线是获取用户的丰富的社交关系和数据。一是借用朋友圈的力量,扩大产品的影响力;二是社交产品的使用频率较高,可以减少用户的记忆成本。
四、第三方登录的缺点
1.无法收集用户更多数据。
这个前面已经提过很多次了,第三方应用返回的数据有限。没有充足的数据(主要是手机号和邮箱地址),就无法为产品后期的运营提供帮助。
2.第三方登录的社交性给用户带来的困扰
产品利用第三方登录之后,有的只是纯粹采集帐号信息,做免登录功能;但腾讯系的产品是真的是大大方方地把第三方的朋友圈给完完全全用起来。
但生活中,有很多人根本就不热衷于社交。这些人不发朋友圈,不玩微博,有的人只愿意做围观者,有的人连参与都不愿意。所以用这类型产品就会遇到很多麻烦。
你用转转出售一件买了却不敢穿的连衣裙时,不好意思,你的微信好友很可能会知道;你在全民K歌上高歌一曲,却迟迟不敢发表,因为你觉得让认识的人听到是一件挺尴尬的事情;你在微信读书看书的时候,每一本阅读的言情小说,你都会设为私密阅读,因为你不想让你的老爹知道你又在看这种“没营养的书”;美团上,你的某某微信好友偷走了你的大红包,你不敢吭声,因为其实你们一点也不熟,根本就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好友。
所以这些人不爱用转转,爱用闲鱼;不爱用全民K歌,爱用唱吧;不爱用微信读书,爱用网易蜗牛。
这就是这些产品第三方登录社交属性的负面效应,除了微信读书有“不让好友看到”;“仅自己可见”;“私密”这个能增加隐私性的功能,其他两个产品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一键关闭社交属性的功能。
其实我觉得这种产品应该让用户拥有自主权:
- 是否直接关闭社交朋友圈属性,也就是有权是否让“好友”发现自己;
- 是不是有权可以对好友做区别处理;
- 如果初衷只是想让用户多分享,加强用户的分享体验就好。
五、第三方登录有哪些可优化的点
1.引导绑定手机号
不管是为了产品将来的发展收集数据的目的,还是响应国家的政策,在适当的情况下,引导用户绑定手机号还是十分必须的。最合适的办法应该还是通过适当的运营活动去引导用户。
2.保持帐户的一致性
允许一个App绑定两种帐号信息,使得用户在至少保持一种信息绑定的时候,修改其他的信息绑定,以此来保证帐户可以唯一性。
3.在社交属性的运营活动上应该相对谨慎。
- 社交这张牌不是想用就随便用的,要考虑到人们对社交需求的多样性,可以在功能点上加以区分;
- 如果并没有办法利用第三方的社交属性,那么做好产品的分享体验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这个缺陷。
文/仍是夏
关键字:产品经理, 登录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