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行—延期转正—从运营小白到高级经理之路(下)完结

一、走了这一步,打下成长的关键根基

那么业务推进逐步成效之后,我们需要找到成长的关键节点。真正的成长就是在线下培训,在现场获得了大量真实用户的声音且不断磨炼产品运营洞察力。

那么在于获得用户真实声音对我的帮助在于哪里?一方面让我的运营方案更有价值,很多伙伴做出运营方案,到一线让伙伴一看没有价值,为什么没有价值?因为你并不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去做运营方案,你只有根据用户的需求去做你的产品运营方案才会有价值。

(这里重点是同理心,比如“登录环节”,涉及开启设备-点击图标-登录账号等操作。作为工具提供方认为很简单,但是这个环节必要的操作说明文档/视频资料也是必须的。)

第二让业务运营逻辑变得有血有肉,这个业务逻辑是指什么?是指我们通过对于产品使用场景的了解,进一步增加对于业务逻辑的认知。我们需要在现场不断地提升产品运营洞察力。

产品运营洞察力是指将复杂变简单的升维思考能力。(关于这一点以后出专门的文章讲解)

表现在哪里?表现在于第一对于细节能够进行掌握。第二,对于关键节点要清晰。

什么是细节?客户在习惯的业务流程中,通过新产品的加入能够给他更好的业务结果(为什么是业务结果而不是用户体验呢?这是TOB和TOC的区别之一。)

什么是关键节点?你的产品基于客户管理目标与功能模块是直接关系,你要清晰的知道所有的产品模块并不是都对客户业务有价值,有时候只是为了实现功能支撑罢了。而作为产品运营人员要清晰的知道哪些是真正有价值的,哪些是没有价值的。

二、思维方式改变结果才会改变

当你对于产品和业务有了更多认知之后,其实还要不断进行反思,以下三个思维方式我认为对于我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第一个量变才会质变:很多伙伴不知道写运营文档,也不会写运营文档,对于我而言,高产期的时候一天一个运营文档,客户当天提出文档需求,当天晚上我就可以搞定它。在写文档的过程中也是业务逻辑梳理的过程,更是知识体系搭建的过程。

只有“量”达到之后,你才能对于业务“一针见血”实现质的飞跃。

第二个利他思维:想想能为别人做什么,这里进一步提升了我运营文档编写的专业性。很多运营伙伴自己写文档不愿意分享出去,根本原因在于什么?根本原因在于你并没有信心写出一个比现在的运营文档更好的文档出来,所以你不愿意去分享。

不分享没人愿意帮你指出可改进的地方,你如何进步呢?

第三个精进思维,很多文档并不是说有了就万事大吉了,通过我们对于业务的认知,对于产品的认知,不断地进行精进和迭代,判断一下我们是否还能够做得更好。

最简单的一点,如果产品售前PPT,你还在等功能更新之后才更新售前PPT的话,很明显你还差得远。

以上就是一个跨行业的运营小白如何用一年半的时间成长为运营专家,带领产品销量和产品续费逆风翻盘的过程。如果你也想做到,可以先问一下自己什么时候敢在公开场合向一线伙伴喊出来“你们谁不卖产品,我来搞定;哪个客户用不好,我来搞定。”

喊出来的第一步,也是迈向专业门槛的第一步。

作者:张兴,《产品运营指北针》作者;微信公众号:不打杂运营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