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为什么这么厉害?——读《硅谷之谜》和《硅谷百年史》
硅谷大家都听说过,也都或多或少地与它有所联系,比如用的手机,不管是安卓还是苹果,都是来自于硅谷。比如用的电脑,里面的芯片大多都是来自于硅谷的公司。有篇文章说:硅谷的力量:如果加州是一个国家 它的GDP可以排名全球第六
这个面积跟北京昌平区差不多的“弹丸之地”,为啥这么厉害?
几个站不住脚的说法
天气说
书中说道,硅谷是地中海气候,一年只有旱季与雨季之分,每年4-10月是旱季,基本不下雨,阳光明媚,碧海蓝天;另外的几个月则是雨季,但全年的晴天依旧占三分之二。气温基本维持在15~28℃,可以说是四季如春。地中海气候,全球一共就5个面积不大的地区,一共才占地球陆地面积的2%。
这种天气确实爽,比北京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但是:
在美国,天气好的地区不少,比如佛罗里达、夏威夷,但是这两个地区的发达程度远远低于气候恶劣的纽约地区和新英格兰地区。甚至在于硅谷的气候相差无几的加州南部洛杉矶和圣迭戈地区,也有很多好大学,但并未出现硅谷。
斯坦福说
在硅谷百年史中有写到,硅谷并不是湾区的第一所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始建于1873年,而斯坦福大学开办于1891年,实际上斯坦福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一个不怎么厉害的学校,早起甚至连校长都很难请到。
那时候,尽快利兰愿意支付高额的薪酬,但是无论是波士顿的麻省理工学院的院长还是康奈尔大学的校长,都不愿意从他们舒服的东海岸城市搬到湾区这样一个不毛之地来。
《硅谷之谜》中提到,斯坦福早期由于资金压力,把一大片土地出租,这给硅谷的形成提供了帮助。后来日本和台湾都有模仿这种做法,想复制一个硅谷,但是并没有成功。如果要说硅谷与斯坦福之间的因果关系,
它们之间是鸡和蛋的关系,更多的是相辅相成,而不是谁决定谁。如果一定要找出英国关系或前后次序,则与其说是斯坦福造就了硅谷,不如说是硅谷造就了斯坦福,因为斯坦福的腾飞是在硅谷成立之后。
风险投资说
风险投资并非硅谷的发明,早在19世纪末,JP摩根就投资了特斯拉和爱迪生。在那个时代,美国有钱人进行风险投资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就连马克·吐温都进入了风险投资领域,马克·吐温写书挣了很多钱,但是都被他胡乱投资给“糟蹋”了,他有个机会可以投资贝尔发明的电话,但是他却觉得是天方夜谭,于是就错过了最有可能让他发大财的投资。
到20实际50年代末,美国风险投资还是主要集中在东部。硅谷的风险投资其实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兴起。和斯坦福说类似,并非风险投资早就了硅谷,还不如说硅谷造就了风险投资。
硅谷的起源与发展
《硅谷之谜》中将硅谷的起源归结于一系列的偶然事件。
偶然事件1
1883年,加州富豪利兰斯坦福的儿子去欧洲游玩途中病逝,晚年丧子的斯坦福夫妇为了纪念爱子,成立了斯坦福大学。1886年夏天,斯坦福捐出250万美元,作为成立斯坦福的基金。1893年,斯坦福去世,遗产全部用于办学,这才有了今天的斯坦福。
偶然事件2
二战之后,年前的小沃森成为IBM的总裁,他觉得计算机很重要,决定投巨资发展计算机,提高了研发经费,请了冯诺依曼作为顾问,与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合作研制计算机。之后需要建立一个新的研究中心,为了不受固有思维的影响,IBM将新的研究中心地址选择在远离纽约总部的圣荷西南部Almaden山区,即现在的IBM Almaden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硕果累累,同时给湾区带来了大量高层次科技人才。
偶然事件3
斯坦福夫妇在遗嘱里面规定学校永远不得出售土地,导致斯坦福大学的几千亩位置便利的闲置土地没法得到利用,但是被称为“硅谷之父“的特曼,发现了遗嘱的漏洞:规定了不能出售土地,但是却没有规定不可以长期出租。于是后面他就把斯坦福的交通便利的闲置土地出租出去,这不仅解决了斯坦福的财务问题,也成为斯坦福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契机,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硅谷的形成。
偶然事件4
1956年,肖克利由于母亲年事已高,辞去了贝尔实验室的工作,回加州帕洛阿图陪伴母亲。他利用自己的名气,网罗了一大批人才,收到贝克曼的投资后,开始搞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但是他很难相处,导致他网罗来的人才中”八叛徒“自立门户,成立了”仙童公司“,后面仙童公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又孵化出很多半导体公司,截止到2013年底,这些公司共有92家,其中30多家已上市,市值总和高达2.1万亿美元,比印度、加拿大或者俄罗斯当年的GDP还高。仙童公司被称为“世界半导体公司之母”。
《硅谷之谜》将硅谷的发展分为三个版本。
硅谷1.0——信息革命的前夜,这个版本是以半导体为主,从肖克利实验室,到仙童公司,再到英特尔。
硅谷2.0——信息时代,这个版本硅谷开始由“硬”变“软”,出现了一大批软件公司,包括甲骨文、Adobe、Sybase等。
硅谷3.0——后互联网时代,这个版本的硅谷以互联网公司为主,既有Google、Facebook等巨头,也有像Snapchat、WhatsApp等小而精的公司。
硅谷的奥秘
除了上述的一系列偶然事件外,硅谷的形成有没有其他奥秘呢?《硅谷之谜》中讲了以下几点。
叛逆和宽容
从“八叛徒”离开肖克利实验室,再从仙童公司衍化出来的一大波半导体公司,我们就可以看出来在硅谷,员工离职然后重新和之前公司业务相近的公司是很常见的。
社会与法律对此也是很宽容的。此处,书中有一段内容让我印象深刻。
2011年加州政府起诉苹果、谷歌、英特尔和Adobe四家公司,原因居然是它们之间互相不挖墙脚。2014年法院判定这四家著名的高科技公司败诉,一共赔偿3.24亿美元,这四家公司不服判决上诉,上诉法庭的判决却是把罚金增加到4.15亿美元。
多元文化
硅谷的人口是多元的,白人只占到一半多一点,亚裔、拉美裔、非裔占到百分之四十多,正是由于多元的人口,硅谷的产品面向的是全球市场,是给全世界的人们使用的,满足80%的满足80%的人的需求,而不是100%的满足1%的人的需求。
书中讲到,红杉资本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要求投资对象,即初创公司的创始团队中,至少有一个人是第一代移民,以保证这个公司未来的冒险精神。
拒绝平庸
硅谷公司员工离职,成立新公司多少"N+1"的模式,即把之前公司的产品做得更加好,超越它,反观国内,则多少"N-1"模式,模仿抄袭其他公司,然后做成一个缩水的版本,减少成本与价格。
硅谷拒绝平庸的特质也部分是由高成本导致,房价的快速上涨,让一般人很难在硅谷买房,一些本地的人选择卖掉房子去其他地方生活,这样就给更年期、收入更高的人腾出了位置,最终,一流的人才住在最好的地方,二流的人才有地方住,三流的只好离开硅谷。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北京,北京的房价是否也会给北京带来这样的效应呢?
作者生长在一个大院里,里面有一些退休的老员工,历史上做过很多贡献,但是他们早已不是生产的主力军,却还住着最好的位置,因为没有一个机制请他们离开,新加入的年轻人是主力军,却只能住在周边地区。这种情况很常见,也很容到让一些单位发展一段时间就暮气沉沉了。但是硅谷是通过市场机制,把最有价值的资源重新分配给最优秀的人,这样就可以永葆朝气。
宽容失败
凡是做事情,就有可能失败,如果想不失败,最好不要做事情。
在欧洲大陆和日本,一个人如果创业失败一次,基本上就没了翻身的可能,整个社会都会给他贴上“失败者”的标签,但是在硅谷创业成功率最高的人群是第三次创业的人。硅谷对失败的宽容还包括在公司内部的项目,书中举了Google的例子。Google多次尝试社交网络都失败了,但是一直在坚持投入,直到Google+出现,Google甚至连最赚钱最要稳定运营的广告系统,也会在改进过程中不断出Bug,带来数百万美元的损失,但其并不会因此处罚任何人。
工程师文化
在美国,工程师和律师、医生一样属于专业人士,社会地位高,很受人尊敬。
不仅仅是有地位,收入也非常高,书中的数据表明工程师的收入超过美国高级政府官员的收入,与斯坦福、哈佛或麻省理工等名牌大学正教授的收入相当。
受尊重加上收入高,这样的职业固然会受人喜欢。但是做工程师可不是那么简单,至少没有国内那么简单。
在国内的很多公司里,很多程序员需要产品经理告诉他们做什么,这样的人被称为“码农”。“码农”与“工程师”的区别在于,前者缺乏后者那种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主管很难放心地将一件工作交给前者就不管了。
工程师还有一个重要的特质:DIY,即自己动手,有想法就自己去实现他。在国内很多程序员,到了30多岁以后就不自己写代码了,甚至有些人还会觉得如果到30多岁还是自己写代码就会很失败。但是书中提到Google的汤普森,Unix的发明人,每天大部分时间依然花在写代码上面,书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这种自己动手做点东西的文化也让硅谷有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比如Android(Andr),就是Andrew自己做的“小东西”(-oid)。
吴军博士把工程师分为五个等级。
第五等级,能够独立实现一项功能的人,即前面提到的“码农”。
第四等级,有点产品头脑,他们在做一件事情前,知道所做出来的东西是否有用、易用,是否便于维护,是否性能稳定,等等。能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从头到尾将一个产品负责到底。
第三等级,可以做出行业里最好的产品。他们与第四等级工程师有着质的差别,这不仅反映在技术水平、对市场的了解、对用户心理的了解以及组织能力等诸方面,而且也反映在悟性的差异上。
等二等级,可以给世界带来惊喜的人,比如实现第一台实用化个人电脑的沃兹尼亚克。
第一等级,是开创一个全新行业的人,比如爱迪生、特斯拉、福特等。
不迷信权威
硅谷厉害的人很多,你在街上跟路人问个路,说不定就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但是硅谷却从不来不迷信权威。
1、不受所谓专业的约束。
专业偏见在中国太常见了,很少有人会相信一个本科是学中文的选手对于股市的见解,会比一个本科是学金融的选手高明吧?也就是这种迷信专业的看法,让很多人心甘情愿的被“专家”所骗。书中举了很多不受所谓专业约束的例子,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
在高盛内部,存在一些由客户管理的小规模基金,因为高盛发现某些客户对于某个行业或者某个板块管理得特别好,反而将一部分钱交给这些客户来管。
居然有客户投资比高盛这样的大投行在投资领域更厉害,而高盛还敢于直接承认,甚至反而将钱交给客户来管,这简直有点颠覆我的三观。
另外在过去50多年的历史上,没有什么金融背景的投资机构凯鹏华盈,却是投资回报最高的那一个。斯坦福的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并非职业高尔夫选手,平了当年老虎伍兹床下的记录,Google的高级副总裁尤斯塔斯创造了跳伞世界记录(41419米)。这样的例子在硅谷的公司里面比比皆是。当然在中国也有,比如马云大学学的是英语,而罗永浩甚至连大学都没上。
2、重实不重名。
“我过去就是这么做的”,“我走过的路比你走过的桥还多”,这样的说服人的方式,在中国很多时候都是非常管用的。但是在硅谷却没有说服力。
在讨论工作时,所有员工都是平等的,不论资历深浅,大家不仅都可以发表意见,最后一个项目到底该怎么做,采用什么技术方案,都需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分析数据才能确定。
Google的招聘也是非常务实,之前就出现过这样一个事情,Homebrew的作者去Google面试由于不会写二叉树没有通过面试,Google的一位选手还在Twitter上面回应了:虽然Google一半的员工用他写的Homebrew,但是不会写二叉树,还是算了吧。另外,书中还有个例子也很有意思,美国一个顶级计算机系的教授,推荐了他的2个学生来Google来面试,都通过了,但是后面他自己来谷歌应聘,Google让他做跟他学生做过的类似的考题,他却没有考过。
3、敢为天下先。
即敢于尝试过去权威们认为做不到的事情。关系型数据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0世纪70年代,拉里·埃里森决定做关系型数据库时,在这个领域毫无经验,当时IBM的大部分数据库权威并不看好这个新概念。但是拉里并没有因此放弃,并没有管那些权威,最终不被权威看好的关系型数据库成为了世界主流。
这让我想到李笑来投资比特币的故事,李笑来在很早期的时候就开始投资比特币,后面比特币几经波折,在比特币的变换价值触底的时候,舆论与权威的声音一直都没有听过,但是他并没有管那些,甚至一直持续买入,将他手里的比特币的价格平均到10元以下,而到现在每个比特币已经值5500人民币了。
扁平式管理
扁平式管理主要特征就是减少层级和分权。应该限制上级对于下级的人事权。
如果上级对下级拥有绝对的生杀大权,那么他的下属就了他的奴才,而不是公司的员工,而下属也会牺牲公司利益以满足上级的意愿。
这种描述,怎么感觉跟国企的套路很像呢?
书中说道扁平式管理的本质是契约精神,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是为了一起来把一件事情做成,所以是一种契约合作关系,并非传统企业里面的隶属关系或者拥有关系,在工作过程中上下级的沟通方式是一种商量的方式而非命令的方式。
国内有些同事也对外宣传是扁平式管理,但是其实换汤不换药,而有些公司甚至连虚假的扁平式管理都做不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 开大会时,会场的座位就分为了三六九等;
- 每个人的办公场所完全与职级挂钩,中层干部有独立办公室,高层干部有豪华办公室,员工挤在小隔间里;
- 公司和员工之间缺少正常沟通的渠道,原本很多信息可以由公司直接传达给全体员工,却要通过上下级层层下达,低效并在向每个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层级差异;
- 各种福利、津贴、差旅标准因为职级不同;
- 上级对下级具有过大的人事权,从招聘、考核评估到提升都是由上级说了算;
- 很多事情都要层层审批。
用科学基础来解释硅谷之谜
蒸汽机出现以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工业时代的科学基础就是机械思维。
今天,我们总是在将“互联网思维”这几个字,因为它似乎等同于“先进”二字,而我们在讲“机械”二字时,多少带点贬义的意味。但是在18世纪到19世纪,机械思维、机械论这些词在当时可是最时髦的,等同于“先进”二字。
在机械思维的影响下,管理中有了效率优先,如何提高效率,就要求分工明确,优化流程,流水线式生产。如今这种思维还是存在,反观自己的工作不就是有些流水线式的感觉么,原型、交互、设计、开发、测试,每人都是流水线上的一环而已。
而到了信息时代,科学基础就变成了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控制论的思维方式要求根据变化不断做出改变,而非机械思维要求的事先尽可能准确的预测。这个让我想到精益创业,先做出MVP,然后根据用户反馈,不断调整,原来底层方法论是这个哈。
信息论的思维方式告诉我们,应该讲最重要的资源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面,就像霍夫曼编码——把最短的编码分配给最常见的汉字。
系统论的思维方式讲究从整体上去看问题,比如苹果手机,单看各个部件的配置,它比很多手机都低,但是苹果手机从来不说自己的配置,而只谈它能给用户带来的使用体验,事实上,它的使用体验确实很棒。
硅谷从诞生是在三论出现之后,硅谷在工业时代还是一片荒地,它的发展一直受到全新的方法论来指导,作者认为,这是硅谷为什么这么厉害的根本原因。
作者 唐晓阳
关键字:业界动态, 产品经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