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类 app 系类思考(1):浅析“不感兴趣”按钮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用户为重心的产品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咨讯类APP的不感兴趣功能也逐步的为大众所知,其功能性越发明显。

前资讯类app大行其道,以前很多只做新闻的网站也开始做起了内容平台。但平台的内容是如此的繁杂,如何将迎合用户喜好的信息精准地展现在feed流里,已经成了开发人员们的难题。

今天,作者梳理了一下资讯类平台的“不感兴趣”功能,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为什么会有“不感兴趣”

在几年前,“不感兴趣”还不为大众所知,以14年末为限,在百度上搜到的可能只是“dislike”按钮,也就是中文互联网世界里的“踩”。

“不感兴趣”在PC时代的坐冷板凳的原因有很多,资讯类平台过于倚重PGC是一方面,在这种情况下 网站该放什么听从的是编辑们的安排 ,推荐的内容更符合编辑们的喜好,这在一定程度上 限制了用户的范围 。另一方面,算法的不成熟也使得机器推荐变得很不靠谱,彼时“机器学习”、“人工智能”还没有大行其道, 平台运营者更相信人的直觉而不是藏在黑盒子里的智能推荐。

但到了移动时代,一切就变得不同了。

首先是 小屏的限制决定了摆放在用户面前的必须是最贴合他喜好的内容 ——用户没有耐心在繁杂的信息中寻找自己想看什么,他需要有个机制能自动的把他想要看的东西放到他面前。哪怕有许多app会在用户刚开始登录时提供一些类别让其选择,但这样过于简单粗暴的推荐方式还是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其次是 移动端设备普及率的激增带来了众口难调的庞大用户群 ,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在闲暇时间刷一下app看看新闻和段子已经成了很多人的放松方式。但人和人的喜好并不一样,有的人可能喜欢娱乐新闻而有的人却只对严肃新闻感兴趣。虽然有分类标签,可在一个分类下面也会有着无数的分类。老版本的app并不能使每一个用户满意,运营app的编辑在浩瀚的用户群面前也会感到乏力。

最后则是 内容创业大潮带来了新一代的信息爆炸 。在PC时代,用户寻找信息靠的是主动搜索,信息爆炸是在他搜索之后的结果中呈现的。而 在移动时代,潮流已经不是人找信息而是信息找人了 。内容创业者们不能等用户去发现他们,而是需要依托平台去主动寻找自己的目标用户。

于是,在这个“有大量内容,有大量用户”大背景下的“不感兴趣”按钮,就不得不走红了。

“不感兴趣”背后的产品逻辑

在“不感兴趣”之前,一些平台上的用户可以通过给内容打分来决定一篇文章的热度如何,但 这样的操作是具有全局性的,也是不够“聪明”的 。在有着庞大用户群的平台上面,“全局性”推荐意味着feed流无法照顾每一位用户的感受,编辑也只能服从大多数人的兴趣,这直接导致了用户群体有着先天的局限性——这个平台的调性已经定下来了,再来的新用户也只能是“同类人”。

而“不感兴趣”就不同了。首先,它是局部性的—— 受影响的只有用户自己 ,我点了不感兴趣之后这种反馈不会对其他用户产生丝毫影响。其次,它是足够“聪明”的, 通过各种策略、算法及机器学习,它能准确的反映出用户的喜恶 ——更多的是用户讨厌什么,也就是它 其实是在测试用户的下限 。通过这种方式,平台可以向用户推送更加个性化且更不会引起用户反感的资讯。至于 用户更喜欢什么,这就要从用户的点击事件及停留时间来推测了 。

对用户来说,“不感兴趣”给自己带来了更加个性化的“定制服务”。而对平台来说,“不感兴趣”带来的好处要多的多。

一方面,“不感兴趣”按钮可以尽可能的留住用户。 如果说用户被内容吸引过来,那他也很有可能因为内容变糟而离去。 个性化的推荐内容、良好的使用体验可以说是内容类平台的决胜关键。

另一方面,“ 不感兴趣”类似于Yotube上的“跳过广告” ——它可以帮助平台实现精准地广告与内容的投放。美国的广告行业有一句著名的话是“ 我在广告上的投资有一半是被浪费了的,但是问题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同样内容作者也希望自己的文章能传送到自己的目标用户群体当中通过高转化率来积累忠诚的粉丝。“ 不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其实也算是一种另类的双向筛选 ——用户剔除不喜欢的内容,广告商与内容作者排除目标之外的群体。这对效率的提升可以说是显著的。

“不感兴趣”并非万金油

讲完了“不感兴趣”的种种好处,也是时候来讲一讲它的坏处了。

首先“ 不感兴趣”的背后策略是极为复杂的 ,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在凤凰新闻、今日头条等资讯类app下点击不感兴趣按钮后出现的标签其实在数量与分类上都各不相同。一篇文章背后可能有数十个标签,如何挑选出最能反映用户心声的标签并不容易。而且 在很多时候,“保量”和“不感兴趣”是互相冲突的存在 ,平台总会有些保量需求,这在背后给推荐机制增添了不少难度。

其次, 只有在实力雄厚的情况下才能有提供个性化推荐的资本 。广告商是资讯类平台的金主,内容作者是平台的造血细胞。但不是每个平台都像今日头条一样有无数的广告商与头条号来提供资源去尝试探索,有强大的技术团队在背后提供算法、策略的支持。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 除了头条之外的很多资讯平台上可以屏蔽新闻,但却去不了广告。 也不难明白为什么不同的平台调教起来的效果却都参差不一。

最后,很多时候 “不感兴趣”的存在拉低了平台的下限,也会限制平台的上限。 下限低了,它所能容纳的用户就更多,而上限低了,它的优质用户就会减少。所以我们可以看到LV会在澎湃新闻上做广告却不会在用户数量更加庞大的头条上花费一点精力。前者的用户数量虽少,但足够优质。后者的用户数量庞大,但却不符合奢侈品的调性。

“不感兴趣”的现状与思考

纵观资讯类平台的“不感兴趣”功能,大概可以用五个维度来观察。

一是标签的数量与分类,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功能的功效。

有些平台的标签集中在“内容质量差”、“标题党”、“内容低俗”、“旧闻”上面,也有的平台可以细化为“IT数码”、“手机配件”、“国际关系”。

二是能否屏蔽置顶的新闻。

像头条可以直接屏蔽,凤凰新闻会让其选择原因,而其他的如新浪、网易、天天快报就并不能使用这一功能了。事实上很多平台会使一些需要保量的新闻、文章设置为不可屏蔽,这其中又牵扯着用户体验与平台利益的考量。

三是广告是否也可以“不感兴趣”。

头条与凤凰新闻均可以屏蔽广告,但像其他的很多平台的用户就得被迫接受广告的存在了。这在前面也说过,很多平台的广告商并不多,它们并没有足够的资源支撑广告的可以屏蔽。

四是“不感兴趣”的点击难度。

凤凰新闻的点击难度就很大,往往都会误点入新闻当中。这可能是产品经理的有意之举——增加难度,保证新闻的阅读量。至于用户体验的损失与流量带来的利润哪个更大,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五是能否屏蔽文章的来源。

在头条、凤凰新闻、网易新闻中我们是可以屏蔽文章创作者的——它们 拥有着大量的头条号、凤凰号、网易号来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容。相比之下,没有“新浪号”的新浪新闻就不能屏蔽内容提供者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头条的某些文章下,点击“不感兴趣”可以直接取消关注该文章的创作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方便了用户。这一小功能目前还并未在其他平台上见到。

结语

“不感兴趣”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影响可以说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app开始加入了这一功能。或许在将来,即便在主流的应用市场,我们也会看到这一功能的出现。

文/李看山

关键字:产品经理, 用户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