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合理的上线流程有哪些环节?

一个合理的上线流程有哪些环节?有哪些细节容易被忽视?

要说事合理,能说出来至少三个能说得过去的流程:

1. 总体开发完成的流程:开发完成——测试(测试环境)——bug修复——评估未解决bug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测试(正式环境)——bug修复——评估未解决bug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上线——回顾测试

优势:项目、功能完整性强,不易出现漏的功能或者测试项目

劣势:周期较长,(当然,如果项目较短功能较少没有此劣势)

2. 分步骤完成的流程:开发小功能1——测试功能1(测试环境)——bug修复——评估未解决问题——测试功能1(正是环境),同时进行小功能2的测试(测试环境)——bug修复——评估未解决问题——测试1和2(测试环境)——bug修复——评估未解决问题——上线——回顾测试

优劣和第一种情况相反

3. 综合以上两种的,边测试边调整, 这需要团队人力足够,一般公司不会这么做。

有几个大家都可能忽略的细节:

产品:

上面 @楼下王叔已经提到一些了,我补充下:

数据兼容的问题,每个功能每个版本之间数据是否兼容,不兼容怎么处理的!!

如果是 iOS 应用,iTunes Connect 的设置是否都照顾到了,对应应用内的功能控制是否开启/关闭了!

埋点数据检查了没,特别是适用友盟这种。客户端搞定了,但是友盟又没添加。

设计:

设计一般会在开发完成后的靠后阶段进入,调整整体的 UI,这里有的时候会省略或者赶时间不做,这点也是有必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来做的

——————————

第一次补充,来自 大之·Marco

1.多版本的兼容性检查:确认上线后,检查旧的版本在线上是否还能兼容运行;(毕竟有人不更新)

2.版本差异性控制:当达到一定的版本差异时,考虑是否强制更新;(版本越多监控成本越大)

3.版本更新之后7日内事项:必做好每日各渠道的更新率、流失情况、行为轨迹等监控,输出日志,优化下次版本更新时有针对性调整;(安排专人做也可以,渠道越多工作量越大)

4.渠道存在差异化/本地化版本的更新情况:做好记录,评估以及在运行一定阶段后进行版本的归总统一或者保持差异,定期评估&定期决定;(渠道差异运营差异导致产生的监控点,必须多人知情,尤其是运营&产品)

文/ 郑几块 美到家, 微博等 产品经理

关键字:产品经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