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 IPO 市值破百亿,互联网公司能不“拼爹”否?
一家公司只成立了三年多便成功登陆纽交所,打破聚美优品从成立到IPO的时间记录,上市后两个交易日股价上涨均超过20%,市值一度突破115亿美金,成为仅次于BAT、蚂蚁、京东、滴滴、网易、美团、携程、微博和今日头条的第十二大互联网公司。这家公司就是趣店。
因起家于备受争议的校园贷业务,趣店IPO后遭致一些媒体和自媒体的口诛笔伐,更有自媒体指出其涉嫌高利贷业务,要知道,趣店后还有20家现金贷业务公司排队IPO。业务本身的商业模式,恐怕才是趣店最大的风险——趣店成功IPO且获得市盈率超过100倍的超高市值,核心原因在于背靠蚂蚁金服这颗大树。
背靠大树成为创业成功的显学
2015年9月,蚂蚁金服2亿美元D轮投资趣分期(趣店前身),目前是趣店第五大股东,引入蚂蚁金服后,趣店的发展上了全新台阶,在众多现金贷玩家中脱颖而出。一方面其拿到芝麻信用等征信数据,风控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而这是玩转现金贷的基础;另一方面,拿到支付宝上的多个入口,获得大量精准优质用户和借款业务。正是因为通过蚂蚁金服走出校园,趣店才可以在今年4月银监会联合教育部禁止校园贷业务后,全身而退。这也标志着趣店正式加入了阿里生态。
不只是趣店通过“站队巨头”脱胎换骨,在BAT渗透到中国互联网各个角落的近几年,不少创业公司得以崛起都是因为“站对了队”,比如滴滴与快的、ofo与摩拜在众多同类玩家中脱颖而出,与引入阿里或腾讯的战略投资有直接关系。
现在尚未IPO的超级独角兽,十有八九与BAT有关系,如蚂蚁、美团、滴滴、菜鸟、饿了么+百度外卖,甚至手机公司魅族,都是因为在引入阿里投资后才实现年销量2000万的突破,进入智能手机的主流阵营。互联网巨头的势力范围不仅限于创业公司,就连已上市的互联网公司,京东、58、新浪、搜狐、携程们也都与BAT搭上了线,进而实现了更好的发展,或者地位的保持。
更特别的案例是,今年9月IPO的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于港交所上市后股价连续飙涨3天,涨幅超40%,市值一度突破1500亿港币,之后股价有所回落,但今天市值依然有约合158亿美元。它跟菜鸟、爱奇艺、微众银行等公司一样,就是“因巨头而生”,众安保险是马云、马化腾和马明哲联合发起成立的公司,其业务收入也曾主要来自于阿里系,2014年,其退货运费险的保费规模达到6.13亿元,占当年总保费规模的77.2%,这部分收入主要源自于阿里系旗下淘宝、天猫平台的客户。现在,众安保险通过与携程、微信、小米、顺丰、滴滴和摩拜等股东或友商合作,推出多个险种,对阿里依赖度已明显下滑。
互联网巨头携用户以令创业者
众所周知,曾经中国创业者面临的普遍问题是:“巨头抄你怎么办”?今天中国创业者需要担心的问题是:“巨头不投你怎么办”?一方面,因为如果巨头不投资你,就会投资你的对手,或者亲自上场,不论哪种选择对创业者都不是好消息。
不难发现,在许多创业赛道,巨头投资心仪玩家后,剩下的将很难再有机会突围,活下去可能都是问题。如共享单车,在腾讯和阿里(蚂蚁)分别投资摩拜和ofo后,没有巨头撑腰的玩家,不少陷入经营困难,悟空单车、酷奇单车纷纷被爆倒闭,小蓝单车将被永安行收购,收购前获得千万“援助款”,经营之难可见一斑。
巨头的选择决定创业者的选择,如果阿里和腾讯都有自己的扶持对象了,创业者最好不要再进入;已经身处这个市场的,只能自求多福了。
创业者对于巨头的恐惧不仅来自于巨额资金的注入,更是但是巨头们以战略的方式开放“入口”给他们,不用“烧”更多的资金去拓展用户,反而用这些资金去运营运用,从口碑和规模来看,这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一个优质的循环开始。
站长时代,一个人单打独斗做个网页都可以成为大公司,即便不上市,也可以卖给巨头,如hao123。移动时代,几个人开发一个App,不断积累用户,成长为一个大公司的可能性同样存在,如墨迹天气、美图等等App。然而,到了今天,AI、金融、生活服务、新零售等等创业,无不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只有钱已不足够,比如还需要AI技术、新用数据、流量入口,这些软资源,已被巨头牢牢把持,所以聪明的VC都与巨头们联合起来投资,或者投资更有可能被巨头相中的玩家。
因此,今天中国创业者,最美好的出路,就是被巨头看中,让你成为其生态的一颗棋子。不过,这对创业者来说,绝非最完美的路径,成也干爹、败也干爹,巨头可以成就你也可以毁掉你。
当然,当一家公司业务过度依赖一个巨头,就相当于被人卡着脖子,公司的控制权或许还在创始人手里,但生存权和发展权,已经牢牢拽在别人手里了,给生态公司多大的发展空间,看巨头爸爸的心情和战略需要。而且,就算巨头愿意跟你一起玩儿,也意味着你要像古代的“藩属国”一样给巨头“纳贡”,收入的相当部分,要分给巨头。
创业者能脱离巨头黑洞成为第四极吗?
曾经,UC俞永福曾有句名言:UC是非卖品,要做互联网的第四极。所谓的第四极,是指独立于BAT之外发展。说出这话不久UC就被阿里全资收购了,尽管今天俞永福在阿里成了封疆大员,UC也成了文娱板块的重要棋子,但从UC的经历不难发现,很多创业者都有独立于巨头发展之心,最终却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回望中国互联网会发现,不是所有公司都依托于BAT才得以壮大,互联网上也有一种生存方式是脱离于BAT而野蛮生长。百合网、世纪佳缘、智联招聘、51job、人人网、唯品会、聚美优品、当当没有与BAT结盟,甚至于巨头直接竞争,最终也都实现了独立上市。然而,我们会发现上述这些公司,没有一个坚挺至今的,包括趣店在内的中国前十二大互联网公司,只有今日头条和网易,与巨头尚无瓜葛。
究其本质原因,在于巨头的“生态效应”对用户、流量、数据和人才有磁石般的吸引力,此消彼长,与巨头有竞争关系的玩家则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才能留住用户、流量、数据和人才。反之,与巨头走到一起,就可以与荣俱荣,巨头吃肉,创业者喝汤。可以说,中国互联网巨头已经形成一种“黑洞效应”,创业者要在巨头之外成为第四极已是难上加难。
当然,也有少数几个例外——不站队的独角兽或者上市公司,市值超过或接近百亿美金的,还有小米、网易、今日头条、陌陌和美图,堪称屈指可数。小米是因为雷军本身就是与马云、马化腾相当的自带资源、资金和生态的超级创业者,不具可比性。那么,网易、今日头条、陌陌和美图,如何摆脱了BAT的巨头黑洞?
网易:丁磊的个人能力形成独特体系,让网易立于不败之地
丁磊是“易狐浪”三大门户中最不按常理出牌的掌门人。一方面,延展到游戏业务大获成功,成为稳定的现金牛;另一方面,不断探索新业务,如社交、音乐、金融、电商甚至养猪,形成了一个独特生态。网易不与巨头资本结盟,很少投资创业者,丁磊像传统老板那样经营网易,只做赚钱的业务。在组织层面,网易具有自我进化的能力(不少牛逼的创业者,如YY李学凌、陌陌唐岩、雪球方三文均是网易系),战斗力强悍,在许多领域可与巨头一战,如游戏业务硬是从强敌腾讯口里分到了一块蛋糕,当然,这个能力也体现出丁磊独特的管理能力。因此,多年来其立于不败之地。
今日头条:利用巨头却不依赖巨头,赚钱建立独立的生态
今日头条是独角兽中唯一一家进入200亿美金俱乐部的,更为不同的是,它不是在巨头无暇顾及的缝隙中生存,而是在巨头竞争胶着的内容分发领域壮大。截止目前还未站队,我认为它是巧妙地实现了“利用巨头资源,却不依赖巨头,巨头注意到自己前建立生态”这个方略。
曾经今日头条通过接入微博数据(也曾引入微博投资)完善了社交数据,这对个性化内容分发业务功不可没。在到达一定体量后,今日头条及早确立独立发展的战略。先是强化造血能力,2016年收入做到80亿一举超过微博,成为信息流广告的大赢家;接着及时进行生态布局,基于用户基础和成熟业务获取的资金,快速延展出大量的高价值业务,如短视频、问答等等,甚至要做社交与微博直接交锋(这也导致了微博的退出让今日头条不再有任何巨头资本);更能体现出今日头条对生态布局重视的是,在尚未IPO时便进行大举投资,IT桔子曾统计今日头条截至今年6月已投资超过30家公司,内容为主,同时涵盖广告、社交等公司,甚至还投资了几家海外公司。
今日头条可将赚取的资金留住保持良好的利润率快速IPO,像趣店一样获取很高的市值,但张一鸣把钱拿来布局新业务和投资,还是在构建壁垒,形成一个算法驱动,融入社交关系、具有极强变现能力的独特生态体系。
陌陌:在巨头缝隙下先求生存,抓住机会迎来大发展。
虽然陌陌曾引入阿里投资,但业务无整合更像是财务投资,所以谈不上站队巨头。
陌陌所处的赛道是社交,这是竞争最不激烈的市场——因为社交的网络效应,让腾讯一家独大,一般玩家根本不敢进入。在移动IM兴起时网易、小米等玩家曾进入最终都被微信干掉,马云曾高调喊出要“火烧南极”的来往也无功而返。陌陌是唯一一家在腾讯阴影下做起来的社交平台,瞄准的是腾讯不方便做的陌生人社交(最初也有约炮这样的不好的标签),最后通过社区化、兴趣化等方式洗白标签IPO。不过在IPO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市值在20亿美金停留,不算亮眼。
直到2016年陌陌大力进军直播业务,才迎来转机——直播收入眼下已占陌陌整体收入80%,陌陌也成为收入仅次于YY的直播巨头。直播业务让陌陌的收入和利润都大幅增长,进而直接推动其股价迎来攀升,市值一度超过80亿美金。当然,陌陌也已意识到对直播收入依赖过剩,2017年的种种动作都是在强化“视频社交”业务,通过产品改版、品牌广告等方式强化视频社交业务。总的来说,陌陌的社交属性已经贴上,就很难被撕下(跟腾讯一样),这就是其护城河,在基于此像腾讯一样采取“泛娱乐”战略,形成良好的造血能力,实现大发展。
美图:围绕“美”这个独特标签深耕,形成工具+社交+软硬件的生态
美图登陆港交所后,市值一度突破1000亿美元,迄今为止与BAT等巨头都没有发生关系。在世界范围内,其业务本身就有很强的独特性,就是围绕“美”做产品和服务。最初美图只有“美图秀秀”这个工具,后来形成了超过10个App的工具矩阵,当然,也还是都与“美”有关系。尽管腾讯很早就推出了类似的美图应用,然而从产品体验来看,美图通过人脸数据的积累和算法的不断优化,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品牌和产品壁垒。在美图CEO吴欣鸿看来,互联网公司的命脉是自然流量,当一个产品获客成本达到巅峰的时候,自然流量的优势就会体现出来,这也可以直观的表明,基于这个产品的生态体系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循环。
美图很早就认识到工具本身的弱粘性和易替代性,因此很早就发力社区业务,推出美拍做社区,发力短视频和直播业务。早在2013年美图就推出了“美图手机”,探索软硬件一体化,今天美图手机已超过卡西欧,成为最大的美颜手机品牌。今年美图又基于美妆类业务上线“美图美妆”电商平台。基于工具矩阵,再发展社区、硬件和电商业务,美图形成围绕“美”的独特生态,即有水平延展,也有垂直布局,且通过技术、社区、品牌等等形成了壁垒。
写在最后:
网易是老巨头,依靠创始人的才能形成独特生态立于不败之地;今日头条曾利用巨头,最终摆脱巨头自成一体,及早布局形成了完善而独特的生态;陌陌则是在巨头不方便做的领域开辟了一片天地,遇到直播这个契机实现了大发展;美图在巨头看不上的一个小点“美”上做到极致,形成了工具+社区+硬件+电商的垂直生态。从这四家脱离于BAT黑洞的小巨头身上可以看到,站队巨头不是唯一选择,不过要想在巨头的阴影下壮大,就必须形成独特的、独立的和完善的生态,以及宽而深的护城河,否则就算一时之间“偷跑”上市(如聚美优品),也很难持久。
不过,巨头们即便可以脱离于BAT的黑洞而生存和发展,但要成长到AT的体量,却几乎没有可能,毕竟,今天在阿里和腾讯市值遥遥领先之际,“互联网第四极”本身就只是一个伪命题——这是一个有几分伤感的结论。
微博@互联网阿超
微信 罗超频道(luochaotmt)
关键字:产品经理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