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早”APP V1.5 产品体验

个人微信 carriecarriecarrieyy

公众号 凯瑞的平行宇宙

在线教育类或是知识分享社群类的强内容产品,都无外乎PGC和UGC两个方向。实际例子中,任何产品都同时有这两方面的属性,只是有的PGC更重要,有的UGC更重要而已。

比如“得到”是典型的PGC产品,无论是首页还是主导航栏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用户“快速去学习”你想要的内容,“随时听”栏目更可以从用户的使用痕迹推荐用户感兴趣的内容,亲测还比较准确且平台内容的丰富度较高。今天不是为了说“得到”,所以不在此展开。

典型的UGC产品以“知乎”为例,首页是完全信息流的形态,加上一个搜索功能。唯一算得上PGC的模板是知乎LIVE,只在右上角的小闪电是入口,我曾一度没注意到这个入口。“发现”栏目是各种UGC产品常用的功能,用于推荐当前热门。

那么, 用户参与知识型产品时的心理预期和需求点到底是什么呢?

首先,趁早团队对产品的定位是“帮你得到好习惯的时间管理工具”,而且王潇本人和APP主创祖腾也都说过,趁早团队的精神是反人类的学习者。那么,来找趁早APP的用户至少是主观意愿上对现状不满意,希望自己有所改变,但客观能力上不所不足所以来抱团找同类或求助大咖的。

我分析这类用户有如下几种需求:

1、 看大V 。对现状不满、对未来有预期的用户,一般都表现出焦虑,而解决焦虑最惯用的方式就是找精神Idle。85前的朋友们也曾经认真读过刘墉、张德芬吧?而认可趁早精神的朋友们100%是认可王潇本人的价值观和践行计划的方法论。而被精神Idle感染而开始对未来有预期,并不是故事的结尾,这种感染需要长期持续下去,以缓解在执行过程中旧疾复发的焦虑,毕竟自控力不是一天练成的。

2、 求方法 。精神Idle找好了,吗咖也打上了,那就需要方法了。我也进行过多次线上线下的分享,要工具,要方法,要求共享PPT是必然的需求。

3、 抱团队 。寻求成长和改变,是反人性的事情。当别人在吃零食的时候,如果你要去跑步,总会想要有几个小伙伴同行,显得不那么孤独。或者,我们从小受的主流教育是,不要太另类。而在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是碌碌无为的普通人,能跟随趁早精神来到趁早的用户,至少在思想上已经走出了“做个碌碌无为的NOBODY”的舒适区,她同时想找到,在陌生的互联网中,谁可能是跟我一样的异类,让我们相逢在高处。

4、 找认同 。也许把“相逢在高处”用在这里更合适,抱完团,不过是建立了同类关系,也就是找到了一起爬同一座山的人,而刚开始我们还没有相逢。也许过程中有人迷了路,有人放弃了,如果我们没有彼此的鼓励和认同,也许只有极少数人能在山顶相逢,所以在趁早星人在组织中需要被认同,或者看到同伴被认同,找到除了大V之外的鼓舞,即榜样的力量。

理完以上的分析之后,我们来看看,趁早APP到底应该是一个PGC产品还是UGC产品?

先不着急下定义。

以王潇为核心的图书作品、趁早年会等主动发声的产品,虽然并没有互联网化,但是可看做是PGC产品,而各地的趁早民间组织是UGC产品。

在趁早APP出现之前, 趁早最大的问题是流量。广义的流量指的是产品影响用户的各种渠道 。从前最大的流量来源我想应该是图书产品和推广和王潇个人文章的传播。

这种以完全个人内容吸引来的流量可以是非常巨大的,可参考咪蒙和PAPI酱,而这种流量变现的唯二方式无非是广告或者卖货。

趁早在卖货这个方向已经落实在做了,在此不赘述。而广告的部分很少涉及,如果中信联名卡不算的话,我记得基本就是没有。

所以就存在一个问题,大量被感染想改变的朋友们自发地找到了彼此,毕竟,这是一个开放的互联网,所以有了各地的趁早民间组织。

但是“总部”对民间社团的管理难度是非常巨大的,而实际上,我猜想,总部也并没有过多的意愿去管理民间社团。

以上,就是PGC的内容与UGC发生的天然断层。

我想,APP的出现正是为了解决这个断层,所以出现了目前产品设计上含糊不清的部分。

在版本1.5出现之前,主要功能是焕新天使带打卡。看上去是完完全全的UGC社群。

但是我们反看用户需求部分,看大V、求方法、找认同三点都是缺失的,仅仅只有抱团队有一定的满足,但是体验甚至不如各地的微信群打卡。

我是在内测期就下载了APP进行体验的,简单的说,当时的产品既没有告诉我为什么要打卡,要怎么打卡,也没有告诉我,打完了卡然后怎样。

早期版本就翻篇了,我们再来看看1.5.

首页与得到有一定的相似处,但是在内容不足的情况下,这样设计很容易露怯啊。

比如,听音频、看视频两个栏目点进去,全部课程也只有5个课程,但是却占了首页黄金入口。

做计划也就是早期版本的重头戏焕新天使入口被移到了第三个,明显有弱化UGC的意思。

从变现的角度来说,走知识付费的角度肯定是更直接的,但是对比得到,目前趁早上的内容的选择,我个人认为是不太合适的。可以先从趁早用户的画像出发,就我接触过的知道趁早和玩社群的人群里,新手妈妈和三年内的职场新人是非常大的群体,围绕个人职场技能、育儿知识等话题会更加适合。具体要看趁早内部对用户的分析来确认。

总的来说,现在趁早的内容既少也不合适,前期应该邀请更多的大V进行独家课程分发,或者先利用王潇个人的课程,来吸引用户形成在平台上的粘性。

V1.5版本目前稍稍强化了PGC的部分,然而因为内容不足,也无法过于弱化UGC,变成了一种很奇怪的体验。

1、课程少且不精,这更多是运营问题而非产品问题。

2、“星球”里的精选贴子质量很一般且互动很少,进一步削弱分享的欲望。

3、“商城”页面,完全可以内置在“我的”页面里面只是一个充值入口,独立出来更加奇怪,对后悔药也没有说明,用户可不会人人都知道后悔药怎么用哦。

4、最后是“我的”页面,用户会希望在这里直接看到自己发过的贴子的FEEDS流,也就是我的动态里的内容,而其他的5个功能,可以折叠进侧边栏,需要的时候再展开。

总结下,趁早产品团队要想明白未来的产品视图是从大咖出发做课程,还是从用户出发做UGC社群。二者的运营思路和团队成员的工作计划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有一个侧重,就应该在产品功能上强化体现出来。

同时,关注社群用户心理满足部分,毕竟,趁早星人都是天然做了上进心过滤的好小伙伴,而且有分享的欲望,多从心理学上考虑如何与角户互动,如何发挥种子用户的能动性吧。

作者 凯瑞的平行宇宙

关键字:产品经理, 体验, 趁早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