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的领悟!从平庸走向神奇的创新之道
本文,将从产品创新的思维分析,略为分析一些创新问题。
“我们的产品是最棒的,相信我!”
“技术一流,体验优秀,市场前景广阔”
“用户不简单吗,送点东西就来啦。”
“我们绝对是创新,投资我们是您的正确选择!”
(关于产品常见的回答)
无法想象全世界每天都有多少新品上架,有多少产品下架。
远的不说,此刻打开手机应用商店:各家的商店里有多少款产品?仅手机浏览器就几十款。具体的数量我没有统计过,至少不止数百万吧,总感觉无穷无尽,手机怎么滑也见不到底。为了添加一个微信表情包,我打开了微信表情添加,进入了更多表情选项,用手机滑动了20次还没见底,还有“更多的”表情包在下面(你可以试试)。
每天都有很多新产品诞生,僵尸应用一大堆,有些产品一开始就已经死了,只是尸体还一直“挂”在那里。
引用臧克家先生的话,别有一番滋味,“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
大部分产品不仅平庸,就连抄也没抄出范儿。
培训界的老师最喜欢说一句话: 要么创新,要么淘汰! 某天,主人要求驴子背着很重的盐袋到河对面,当驴子踏入河中的时候不慎滑倒了。它踉踉跄跄站起来以后,突然发现袋子变轻了很多,因为盐融化了。此后,驴子反复的如法炮制,发现百试百灵。从此以后,驴子每次渡河都‘不小心’滑到一下。某天,主人把盐换成了海绵,驴子仍然驮着海绵下了河,可这一次终结了他的生命,沉重的海绵把它拖入了河底。
大多数人,都是经验主义者。经验是人生财富,但不要把经验主义应用到产品中去,尤其是互联网产品。
有多少次我们被经验主义所驱使者:离职后的头几天,早早的就起了床;医生没有根据病患个体差异抓药,错把耳鸣当做了感冒;我以为……然而……
一开始错了怎么办?
可能性有三种,一是推到重来改,如此,还有可能让产品换发活力,但很少人有勇气承担,这里不仅是利益问题,还是团队文化价值观。二是项目终止,个人利益可能会严重受损。三是做下去,虽然一定会死,但总有个交代,以后也好找借口。
历史上不乏这样的案例,如二战时期的德军就研发了很多看上去很厉害的产品。
1914年8月,德军完成了史上最大的履带式重型移动炮台“卡尔臼炮”,从外观上看就是一门超大短管巨型坦克。
这款巨炮拥有600毫米的巨大口径,填装弹长1.991米,弹重1.7吨,配备指挥官1人,炮手18人,共19人。在实战中,巨炮需要俯仰手动水平操作,转动缓慢、操作繁琐。在每次发射完一发炮弹以后,由于巨大后坐力产生较大的位移,必须重新人工手动调整精度,耗时耗力。此外,跟普通坦克每小时50Km以上的时速相比,卡尔臼炮的移动速度每小时10Km,进入战场缓慢。
显而易见,从震撼性来说,这门巨炮是可怕的,仅凭那恐怖的炮口就足以威慑任何敌人,而它的弊端更突出。车上只能携带两发炮弹,一发已经装填,一发在尾部,而随行的弹药搬运车,只能携带4发,在加上及其缓慢的移动速度,进入战场迟缓,这么巨大的武器,射程最长却只有6Km。
这款产品在历史上只出现过三次,分别是塞瓦斯托波尔、华沙战役、柏林战役,最后一次上场时德国失去了阵地,它成为了苏俄的战利品。这是一款一开始就错误的产品:机动性低、补给资源大、操作繁琐、体型巨大、容易被针对、反击战无用武之地(主要用于攻坚战摧毁重型工事)。
很多时候,我们认为自己拥有完美的创新理念,就像每个写BP的人都认为自己的BP一定是最伟大的。但实际上,大部分都不切实际。
到底如何才能实现有价值的创新,而不是从一开始就错呢?
二、痛的领悟:产品创新规则
人的大脑每天可以产生6万个想法,我们不缺乏灵感,更不缺乏创意。
一款优秀的产品,不能够仅依赖灵感填充,它不同于艺术家,灵感来的时候立即就能够变成一幅画、一首歌。 灵感和产品之间,还隔着千山万水
我发现很多产品在成长中缺乏系统规则和思维,一个是依赖经验主义想当然,其二是省略了很多步骤,团队激情不在此讨论。我们常拿痛点和痒点来诠释客户的需求,这可能还不够。
“痛点”,“痒点”都无法直白的诠释客户需求,“痛恨”才是真的痛。
我常跟人说,我真不知道什么是痛点,痒点更不懂了,反正让我不爽的我就骂,让你不爽的你也骂,只要是让人骂的、惹人很的,就有可能的潜在机会。
以前坐出租车,最讨厌的就是看司机脸色,你说往前多停10米在路口下,他极不耐烦的说你不早告诉他,然后凶巴巴地唠叨一大堆,这完全是拿着钱找气受,揪心。或是你非常着急去一个地方,一辆的士迎面开来,他却问你去哪儿,然后告诉你太远了他不去,你是否很不满?
之所常用滴滴,是痛恨了的士服务,这是在我跟无数滴滴司机和的士司机对比来的。至少对于我来说,用滴滴不是方便的问题,而是对的士服务已经绝望。
面对这么多痛恨的理由, 产品创新的规则有哪些呢? 从步骤来说有5步,每一步都包含了很多内容,在此不做过多展开。
下面就以快捷酒店为例(仅做推导)。
1.首先是提出假设
假设想解决的问题是用户痛恨的、骂的、讨厌的。
如很多快捷酒店,还称不上快捷。即使你在网上预定了、支付了,进门前还要登记,问长问短。说国家查身份证什么的,我们可是客户啊,国家对你的约束跟我没有关系吧,那是你的问题。
如果在登记的时候,前面还有几个人排队,真的让人抓狂。不知道为什么,同样是排队,酒店排队跟汽车、飞机排队的感觉完全不同,这不是一个应该排队的地方。如果你是找妹(帅哥)去开房,那几分钟的等待可能想死的心都有了(痛恨)。
那这里的假设就是:如果客户不想排队,如何加快他的办理流程并满足身份审查?
2. 然后是寻找创新机会
灵感发散。
怎么能够让快捷酒店真的快捷呢?
A、不刷卡,刷脸;
B、不刷脸、刷指纹;
B、直接通过实名支付宝入驻;
C、老客户自动进入,不验证,监控智能认证;
D、每一间房门口设置身份证识别系统,凭身份证进入并点亮室内电源;
……
实现快捷的方式有两大类,一个是提升办理效率,一个是非人工干预。
3. 接着是提炼创意
创意分为常规的和非常规的。
常规的就是一些很容易实现的,而且在同类市场和产品中大家都有可能使用的方法。非常规的就是还没有人使用的,从未发现过的,有点大胆的。而创新大多来自非常规。
常规的:
A、优化前台人员软件使用效率;
B、简化老客户入驻手续,快速入驻;
……
非常规的:
A、拍一张照片进行识别就能入驻;
B、前台全部换成机器人;
…..
机器人(AI)和人脸自动识别可以成为新闻热点,值得考虑。
4. 然后是整合方案
把各种现实中可实现的组合起来。
A、在房间入口设置身份证识别系统可以实现;
B、前台设置机器人自动刷卡、读取、结账可以实现;
C、指纹+人脸设备可实现;
……
列出目前的技术可以实现的、自己能完成的(先忽略难度),能够整合、重叠在一起的 。
5. 最后形成创新方案
将各种功能排序分批实现。
虽然我对快捷酒店是个外行,但从入住者的的感觉来说,只有退房的时候才叫快捷,我曾经理解的快捷是如无人售票车一样的自助式快捷。
三、神奇的产品从问题中来
创意转换为产品,产品拥有创新,在整个过程中要提出很多问题,问题即是产品的原型,如果你有一张写满问题的白纸,如何创新就在纸上 。
以下是一些问题的浓缩。
如果我们的产品(__),会怎么样?
如:如果我们的酒店不用办理入驻手续,会怎么样?
当我的产品摆到客户面前,客户会说(__)?
如:这个跟我有什么关系?
当我们的产品跟竞争对手比较,使用者会说(__)?
如:我一直用支付宝,为什么要换掉?
这个行业中的老规则有哪些?
此问题非常值得深思。规则越多的行业,体制越陈旧,越抵触创新,牵一发而动全身,P2P与银行的争执可见一斑。 罗列出自己的行业规则,一条一条去扒,惊喜就在其中 !
客户痛恨什么?
我特别害怕打开小米自带的浏览器,还卸载不了。每次看到它推送的新闻就抓狂,标题党无聊至极:“美女逛街狂喷经血”、“朋友聚会时女方大胆献胸”、“没有男人,妹子一样嗨到爆”、“女人都想嫁的年轻总裁”…..
谁能告诉我,哪一款稳定的纯净版浏览器好用,别像欧朋老瞎转圈的就行!
我们想当然了没有?
如上面所提到的那家金融公司,他们的产品是微商城(积分+现金购买)。这种产品过于泛滥了, 如果缺乏创新点又要考虑存活,也许采取暴力营销能够取得一些成效:使用海量的客户数据,通过强推+打折的形式强行转化一部分。但他们既没有客户数据,也缺乏营销方案,即便是转化了第一波,后续也会僵化。
客户样本怎么说?
产品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际体验和触觉,不是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大数据库,做好实际调研真的太重要, 可惜,80%的公司鄙视了这些方法,可喜,这才给了其他创新者机会 。
我不太确定是什么原因让大多数人不做实地调研了,凭感觉成了他们做产品、客户的习惯。一个人可以一整天面对着电脑而从未问问朋友对某某的看法怎么样。传统的纸面样本、对话样本、跟踪访谈都被抛诸脑后了,平庸也在情理之中。
小范围测试结果如何?
当人们对某一事物产生了恐惧、厌烦,那就绝对不会触摸他了。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宁可小范围试错,也不能全局失败!
千篇一律的产品只能拼:人力、经费、资源。小公司操作小项目,在小范围内测试成本可控,简单易行,大多数时候身边的朋友就满足测试要求了。比如我一个朋友他们开发的流量充值系统,在我的手机上显示字体是透明的(BUG),既没花钱测试,又得到了我的关注,还发现了BUG。
以上仅对一些问题做出思路拓展,具体到每一款产品再根据自身的特性来创建自己的“问题集”。
后记
我仍然喜欢用“传统”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如纸、笔、白板、访谈。
家里的墙上挂着白板,这已是我多年的习惯了,而白板的神奇之处在于:很多毫无头绪的问题,总能在白板上找到神秘的答案。如果你遇到了困惑,可以试试看,先准备好多种颜色的水笔。
一个产品的诞生,是基于产品特性(技术)、服务特性(服务)、客户特性(人群)、商业特性(盈利)等融合而成的,而创新更不能脱离用户。
用户在哪儿?就在你家里、楼下、超市、商场、朋友圈里,你所要做的,就是每当你想出一些让你兴奋的点子时,听听他们的建议,一次又一次的去改变,去完善。
本文由 @懂号叔叔 原创发布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