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线音乐教育市场能否迎来风口?

随着疫情的持续胶着,国内的培训机构几乎已经停摆,暑假原本是培训机构一年中需求最旺盛的时候,此刻却并涌出太大的浪花。大多数人认为培训机构要把此次当做加快互联网步伐的契机。

音乐教育培训领域自然也不例外,虽然线下机构叫停,但是家长和学生的需求还在。那在线音乐教育市场,能否在2020年这个全民禁足的特殊情形下迎来转机?

一、在线音乐市场

目前在线音乐市场主要有以下两类赛道:

1. 专注线上视频教学模式

在这一赛道里有Finger,提供热门乐器线上教学视频(民谣吉他、尤克里里、古筝、声乐、钢琴、古典吉他、电吉他、架子鼓等),用户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课程及直播老师,并通过视频进行线上学习。2018年10月,已完成1亿元B轮融资,由绿城服务集团领投、硅谷银行跟投。

歌手胡彦斌创办的牛班。主打明星教学,以流行音乐为教学主线,开设声乐、吉他、键盘、编曲四大核心课程体系,由业内教师团队倾力研发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针对各层次、不同需求的学员,开展教学和培养。

珠江钢琴投资的弹琴吧,主打电子曲谱和智能硬件(钢琴、吉他)。

2. 做教育资源撮合的O2O平台

家教是一个万亿级市场,包括k12学习辅导和兴趣教学,O2O音乐线上课程服务和线下教学体验相结合的一站式学习培训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目前这一赛道还没看到特别亮眼的产品跑出来。

可以看到,在线音乐市场还没有特别头部的玩家进入,可以说是一片蓝海。

传统k12教育形式早就被颠覆,ai+互联网也降低了音乐培训市场的门槛。都说音乐市场市值千亿,那入局到底难不难?

众所周知,在线音乐教育市场,真正有需求的是4岁到10岁人群。

在线音乐教育平台要解决的终极问题是能否让用户真正掌握一门乐器。一则考究团队是否有强大的研发能力,二则需要用户与人的天敌——惰性持续做斗争,毕竟这很反人类。

二、团队研发能力

1. 课程研发能力

(1)专业性——系统化课程编配

毫无疑问,课程的专业性是在线音乐培训的基础。而专业性的保障之一是专业的音乐教学团队

在这方面,无论是运动领域的keep,还是英语教学领域的VIPKID,都有很好的先导示范。

据介绍,Keep课程生产团队中,硕士及博士学历占比达95%,其中大多为美国运动医学会认证私人教练ACSM-CPT、美国体能协会认证体能训练专家NSCA-CSCS、密歇根运动实验室· 研究员、北京市体育科研所· 研究员等,运动健身经验均在五年以上。此外,团队也与国家体育总局、太极禅等专业机构合作,最大化保证课程品质。

其次,在课程研发上,如何发展一套较为完善的课程产出体系,快速产出内容也是平台端需要着重考量的。

一般来说,先进行课程大纲的编写。由于在线音乐市场,面向K12人群,考级目标明确。结合考试大纲,课程的核心目标不会偏。

第二步进入课程的开发阶段,课程设计完成之后,需要反复测试。能否深入浅出将知识点输出给到用户,不自嗨,这是课程研发团队需要关注的。

可借用可用性测试:可以由课程开发相关人员邀请小白用户进行体验与内部测试,通过收到的反馈、建议,进行课程的分析与设计修改。

专家团评审:可以由资深课程设计师对新课程进行审核及评价,保证课程达到能力范围内的最优质量。

内容生产:评审通过后进入到内容生产环节,脚本分镜设计,选择模特、服装、环境,拍摄,后期剪辑制作。后期团队的质量也影响着内容的最后成片。

(2)趣味性——游戏化课程设计

由于目标用户群为K12人群,按部就班的讲述必然枯燥无味,如何在专业性的基础上,保证趣味性,是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或许可以借鉴任天堂老爷子的设计,寓教于乐,将教学课程游戏化,引导青少年儿童,在趣味中完成一门乐器的学习。

2. 软硬件结合

在5G、无线电技术等的加持下,软件与智能硬件结合,在线辅助教学,已成为一些音乐教学平台的杀手锏。

在钢琴教学领域,弹琴吧将APP与钢琴连接,用户通过钢琴上的呼吸灯互动,能快速学会一首钢琴曲。

在吉他领域,AI音乐学院,与恩雅乐器联合打造的智能琴可通过LED指示灯与APP课程互动,用户可依照录制视频的教学内容边学边练,软件能对用户的弹奏情况即时反馈,在视频上与用户形成互动,更贴近线下手把手教学的体验场景。

据说目前研发的乐音识别技术现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对基础练习曲目的识别准确度达到98%以上,高阶曲目准确度在90%以上。此项技术也是该产品的核心壁垒。

但据笔者了解,单音识别确实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而对于和弦,高阶曲目的识别,仍不是十分成熟,需持续优化,这非常依赖于团队的更迭能力。

外人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对于乐音识别,不同于其他普通软件的研发,这需要核心研发团队具备一定乐理知识,最好能会一到两门乐器。只有真正懂乐器的人,才能了解用户的核心痛点,以及产品迭代的方向。这一条件,大大提升了对于核心团队的组建难度。

另一端硬件侧的挑战丝毫不亚于软件侧。

大家都了解,乐器的制作程序多,流程长。如何在不破坏音色,硬件发声结构,还要把控成本的前提下,将硬件与乐器完美结合,这是核心。

目前看起来,国内在这方面发力的主要为传统乐器品牌商,手握乐器自制生产能力与销售渠道的乐器厂商,利用稳健的现金流,构建一套研发体系,服务于乐器本身。

好处是乐器自研这一块不会有大的风险,而弊端也十分明显。软硬件打包售卖,会是线上教学平台最好的归宿,受限于乐器品牌商的传统思维与视角,平台若想做大,除非有强资本做推手。

而纯互联网公司,若想实现软硬件一体化,也免不了要与乐器厂商合作,自建工厂显然是重资本投入在初期不现实也没必要。

3. 课程互动

美智教育,与其他教育培训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智美教育是知识和技能相结合的一种。受限于互动局限,在线授课,老师没有办法通过视频解决示范纠正。通过视频授课,老师既无法看到孩子的弹琴过程,孩子也无法准确领会老师的授课精髓。

笔者身边通过自学学会了吉他的不少,其中有一个自己组了乐队,在直播最火的那几年成为了花椒平台的签约艺人,每晚固定演出。可当他遇到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吉他老师指点后,才发现这么多年来自己的弹琴指法一直是错的。

最好的课程互动,自然是真人1V1。

可弊端在于,在线1对1的流量获取形式过于单一,成本必然越来越高;电销模式难以和用户建立亲密关系,转化率低,获客成本自然增高;同时用户选择门槛高。

与此同时,获客成本也非常高昂。目前在线教育机构的获客成本普遍占到客单价的一半,甚至更多。也就是说,你签下一单,一半的钱给了老师,另一半的钱拿去获客。“按照目前这个形势,没有盈利可能,发展得越大越危险。”

如何平衡获客成本?

似乎很难。高昂的获客成本必然抬高课时费,缩笼市场。而在社会主流意识里,美智教育只是给孩子培养兴趣的一部分,并不等同于英语、数学等必修课程。以目前国内市场的情况,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智行业都只是一种从属关系。

在线音乐教育市场依然任重道远,那线下音乐培训市场呢?

三、音乐培训市场的现状

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音乐培训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前景评估报告》,2018年我国音乐教育培训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800多亿元,并且市场规模仍在持续稳步增长中。不少社会资金纷纷注入音乐教育培训行业,据相关调查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全国音乐教育机构已达30余万家,音乐教育培训市场蓬勃发展。

然而,现实却是非常残酷的,30万家琴行中有7成处于亏损状态,剩下的琴行中倒闭的占据1成,仅有2成琴行处于盈利或持平状态。这也符合经济学中的“二八定律”,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市场竞争的异常剧烈。

根据业内调查,当前培训机构的经营成本,起码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再加上培训市场很多项目趋于饱和、竞争加剧,假如节流困难、开源无望,必然会导致培训机构陷入亏损经营状态。主要的原因集中在:

1. 招生困难

生源是培训机构生存的根本,如果没有生源,培训机构想要盈利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大多为个体户的小琴行缺乏专业招生团队和有效宣传渠道,招生效率低且扩展有限。

2. 管理不当

科学管理是企业盈利的重中之重,然而在音乐教育培训行业,很多琴行机构的创始人都是教师出身,他们在教学领域往往很出色,但是在琴行管理方面难免有所欠缺。教师分工不明确,缺乏企业文化,人才留不住。

3. 经营不善

经营是培训机构盈利的保障,管理是对内,而经营则是对外,一个节流,一个开源,二者相辅相成,同为培训机构的盈利服务。

琴行收益主要来源于乐器销售和课费,而课费属于预收费模式。老师一方面希望学生出勤少,这样因为沉没成本而沉淀下来的课费,会直接转化成利润。而硬币的另一面是,学生学琴也几乎是一次性的投入行为,失去一个付费用户后基本上就等同于失去了这个用户的终生价值。如果琴行试图割一次性韭菜,那无疑是一种短视自杀行为。

因此只有当学生上完一节课,才能算产生了一节课的利润。总体上来说琴行是属于慢收益行业,一些琴行很容易因为扩张而造成资金供应不上,最后导致资金链断裂,陷入泥沼难以自拔。

此次疫情,让原本就混乱不堪的线下音乐培训市场遭受大洗牌。也让更多的从业者明白,如果再停滞不前,只能惨遭淘汰。如何真正抓住消费者需求并创新,是琴行从业者需要真正反思之处。

在其他传统领域,如白酒行业,江小白主打小镇青年酒,从细分新场景脱颖而出;咖啡行业,三顿半以速溶和冷萃撬动速溶咖啡,而传统美行业“河狸家”一反线下一次性或者间断性的体验式服务,主打到家服务,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美业体验式消费。他们都给音乐培训市场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与此同时,利好的声音已经发出:

在202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教育部门要主动与体育部门建立常态化协商沟通机制,共同推进青少年体育工作。要深化学校体育中考等评价改革,引导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他表示,为加强美育,2020年要在改条件、改教学、改评价上攻坚。要持续推进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总结地方将艺术科目纳入中考的经验做法,把学校美育工作纳入督导评估和考核体系,让“软任务”成为“硬指标”。

美育正式被纳入督导评估和考核体系。

在这样窒碍难行的日子,谁能越早找到发力点,越能在暗昧之后迎来曙光。谁能在潜力市场抓住更大更深的用户需求,谁便有可能最先触碰到闪闪发光的未来。

#作者#

江南布衣。多年互联网产品经验,关注用户体验与商业价值。

本文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