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发展路径:从『养你』到『削你』
这两年大家应该明显感觉,实体经济越来越不景气,互联网反而越来越蓬勃发展,有人说实体经济是互联网的基础,实体崩了,互联网也完蛋。毕竟,实体经济靠着积累多年的经验立足,反而会被一些年轻的互联网公司洗牌甚至取代,实在是匪夷所思,最常见的就是媒体行业,从看报纸杂志到如今的微博,新闻客户端,又或者是从在街边打出租车到今天的滴滴打车。
当然,前两年还有一堆风投基金在支撑着这些公司烧钱扩张,美其名曰——培养用户群体。显然这不会永远的策略,未来则是到了互联网公司拿出诚意回报投资人的时候了,所以,互联网行业最终如何实现盈利的呢?收保护费吗?
相爱相杀的基友:商业化和业务壁垒
先解释下他们是干嘛的:
- 商业化:其实互联网产品变现简单说就是,『广告』和『佣金分成』
- 主业务
— 横向业务壁垒:从解决信息不对称,到提供线下服务,再到提供关联行业线下服务,能不依赖第三方的前提提下,完整走完整个服务流程
— 纵向业务壁垒:对应的信息服务或产品只有我能提供,或者只有我做的最好
业务壁垒和商业化两者相辅相成,业务闭环为商业化提供基础,商业化为业务闭环加的投入,同时也可能因为商业化过度,从而影响主业务发展,比如百度莆田系广告。
让业务先有壁垒
每一个互联网产品一上来都是要『砍翻』整条街的,成为行业的一个黑帮老大,这样就可以安心地收整个行业的保护费了。这些黑帮老大不仅仅要努力地捍卫自己的区域,还在逐渐往其他领地扩张。
为什么他们要不断地巩固自己的势力,拓展业务规模呢?简单归结如下:
- 提升行业竞争力:提高与竞品的护城河,从信息到服务。例如:从58同城到58到家
- 沉淀行业数据价值:能够完整地记录用户从服务开始到结束全流程,为行业各个环节甚至关联行业优化提供基础。如从滴滴公交到公交公司的公交车线路及车辆规划
- 拓展商业营收模式:从卖广告,到收佣金,到卖服务。例如:从淘宝,到天猫,到天猫超市or京东自营
至于如何提升产品的壁垒,不同的产品,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策略逻辑,从在公司做事的职责分工可以看到一款产品所需要的组成部分:
- 产品
- 技术
- 运营
- 市场
在任何一个方向上做到极致都能够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拿直播行业来分析,当同一个市场里的产品技术和运营差异化不大的时候,唯独映客敢烧钱做了许多市场推广的投入,用户习惯一旦培养本身就是一道坚实的『护城河』。百度『搜索』的技术实力壁垒也并非其他公司追赶,且靠着商业化的收入,百度也不断加大在技术方面的投入,壁垒越来越高,尽管后续出了一堆莆田系广告,也依然无法被其他搜索工具取代。
针对不同的行业,壁垒的形成都需要match行业特征。 这里滴滴和uber的战役值得单独拿出来一说。
某大牛:滴滴和uber是不可能共存的,不同于外卖或者电商网站,同一个『商户』(供应方)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为用户(需求方)提供服务,一个司机不可能同时载滴滴和uber的乘客。
每一个行业也存在不同的特征,即使同为电商,但是在外卖领域,同一个商户可以同时在多个平台上服务。而对于打车这件事,一个司机却不能同时搭载一个滴滴的乘客一个uber的乘客。
这里便抽象出另一个问题:行业特征对哪一种能力的要求最高?是技术?还是市场?饿了么从校园走出来,率先开创了020送外卖的模式,而美团如今成为外卖老大也是后来居上, 本质就是美团强大的线下运营能力,才是外卖战场真正看重的。 这也为什么BAT在技术,运营,产品设计上各有特长的原因。
从横向上的业务壁垒发展比较适合大公司,有钱有人有资源,在某一个行业完成深耕以后,便能够进入关联行业,实现1+1>2的效果。比如以机票起家的去哪儿,迅速进入酒店,火车票,汽车票,自由行等旅游相关的细分行业。资源整合为用户提供了更流畅便捷的服务,比如你买了机票,它便知道了你什么时候要去什么地方,从而可以给你推荐附近酒店,方便用户同时提升订单转化。
商业化的打开方式
首先问下,为什么要商业化?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个问题很傻,就好像问一个人为什么你要赚钱。对于一个企业,是一个人们虚构出来是实体,公司本质是由员工及里面的设备,办公室组成。所以, 商业化当然是为了给员工发工资啊,维持运营啊,同时投入更多资源在业务增长,巩固自己的行业地位
所有才会有财报这样的存在,就像是学校在期末考试结束后,都会有一个考试分数的榜单,商业化所带来的就是用一个标尺来看看这些企业都是在什么水平。
通常的变现方式如下:
- 广告曝光(要以效果转化为主,后续论证):例如阿里妈妈,头条,百度,朋友圈
- 往交易方向靠拢,从C端赚取佣金:
— 电商属性的产品:如滴滴,美团,淘宝,京东
— 内容变现:在行分答,知乎live,爱奇艺会员看一些付费的电影 - 直接收费和增值服务(部分直接收费):印象笔记,文明5游戏,爱奇艺会员去广告功能
所以看一个平台怎么做商业化,本质就是看这个平台在哪些属性上比较有优势,然后结合这个优势从用户或者商户上拿钱。有内容优势的产品比如新闻(头条,网易新闻),搜索(百度,360),或视频(爱奇艺)就直接以其原生的广告形式把广告主素材放上去,从而为商户提供曝光,订单转化,促成交易,赚钱服务费也就是广告费。
而交易优势产品则是抽取佣金。比如电商属性产品。
最尴尬的就是没有内容也没有交易属性的产品,只能以纯曝光的流量作为首要目的。比如360杀毒软件,或者墨迹天气。这类公司做大到一定量级变只能要么生硬地售卖广告,要么努力地往内容方向靠拢,增加广告的原生属性,提高转化,也在表现层面减少对业务的影响。
抽佣主要依赖平台的服务,让供求双方最流畅地连接,平台自然可以从最后成单中抽成。比如滴滴,需要不断优化打车的算法,让每一个人最快速被接单,司机也最快速有活儿。交易型产品发展到成熟期,便可以凭借服务收取佣金。
对于广告的玩法就复杂了,如何高效地促成转化?如果纯品牌曝光,那如何让客户的广告触达到其所期望的用户群体呢?
广告,依然是商业化的主流
先看下现阶段的互联网广告市场份额吧:
2016年第4季度中国互联网广告运营商市场收入份额中,阿里巴巴占26.5%,百度占到23.3 %,腾讯占到11.4%,分别位居市场前三位置。
而在阿里的主业务营收里:
中国零售平台收入233.83亿元,占到总营收的73%。而在中国零售平台的收入中,线上营销服务和佣金收入是其中的大头,后者占了其中三成。
阿里妈妈的产品矩阵
从上面2016年的广告份额分析,阿里>百度>腾讯可以看出,客户似乎更加愿意投放能够直接带来转化,因为这样的广告有一个重要的优势: 可衡量的ROI,客户知道我扔了一万块进去,最终反馈给我多少? 当然,这并非说品牌广告就不愿意投放了,在汽车和快消行业里依然是大把的客户等着把钱砸过来。
从广告曝光到产品使用的全流程打通,最有优势的则是阿里的『电商属性』及百度『目的属性』,以及腾讯的『社交属性』,将平台的属性深挖下去,则可以变成用户群体的两种标签:
- 画像标签:广点通针对不同人的年龄,性别,学历,收入等设置的广告位投放
- 意图标签:凤巢和百度的关键词搜索的广告,比如过去3天来过店铺3次以上的用户
总之,利用用户沉淀下来的数据,为商户挑选更match的用户,创造『品牌曝光』和『交易转化』,这就是广告的终极使命。
具体应该如何设计广告产品,就足够写一本书了,比如推荐一本《计算广告》看看,这本书非常无聊,如果不小心没看完也不要紧,我也没看完。
看完了也不代表你会,真的本事还是要靠实践。
作者 吴逸仁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广告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