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聪愿吃翔,陈欧 3 亿入局,共享充电宝是如何用鸡肋换鸡腿的?

随着2017年共享单车的火爆,越来越多的共享概念被挖掘。近段时间,共享充电宝开始被提出并且同时进入市场。一时间,共享充电宝市场涌出众多参与者,热度甚至有超过共享单车之势。目前共享充电宝有三类:一是移动模式下的移动共享,主攻大场景,以来电科技为代表;二是固定场景下的移动共享,主攻小场景,以街电科技为代表;三是固定场景下的固定共享,主打的是每一张桌面,代表是小电科技。对于共享充电宝市场,唱好唱衰的大有人在。国民女婿王思聪说共享充电宝能成他就直播吃翔,但聚美优品创始人陈欧依然高调携3亿入局。疯狂吸引资本的共享充电宝,是怎么拿这个鸡肋换到鸡腿的呢?


鸡肋的充电宝 

共享概念一火起来,似乎什么都能拿来加上共享概念推到市场。然后我们周围就出现了共享健身房,共享KTV,自然还有共享充电宝。前两者这里不提,对于共享充电宝而言,怎么就成为用户刚需还被推到市场而且还引起资本潮了呢?

在当下智能手机高度发达且越来越多的功能被绑定到手机上时,用户在手机的使用时长一直在增加,而随之带来的,则是对电池续航的需求,很多主流旗舰手机也以高续航为卖点,但还是不能完全满足用户需求。不可否认的是,充电是刚需,但这不意味着共享充电宝是刚需。据不完全统计,国内5000多家充电宝厂家的出货量超过了智能手机的出货量,这代表着充电宝几乎是人手一部。在当下充电宝已经如此普及而且成本也极低的情况,实在不知道共享充电宝哪里来的勇气说有一大波刚需。

图片发自简书App

再退一万步讲,即使共享充电宝是刚需,共享充电宝仍旧要解决一点,那就是如何改变如此普及的充电宝用户习惯。是的,你跟我说很多人有时忘带或者嫌麻烦不愿意带,可是,要明白,带一个充电宝远比去找一个共享充电宝最终用上来得轻松得多。当下的充电宝大体可分为两种使用场景。第一种,可移动式,用户缴纳押金后可自由使用,但是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归还(有些还丧病到需自备或购买数据线)。本身使用共享充电宝就是为了不时之需,现在用完了以后,有可能需要让你跑到一个大老远的地方去还上充电宝,很多用户还不如回家拿一个。至于购买数据线那种,忘带一次充电宝要买一次数据线才能充上电,再忘几次那估计可以直接买个新的充电宝了。第二种就是固定式的,充电宝固定在某个地方,用户需要在那里充够需要的电才能离开。对于很多用户来说,在某个地方停留的时间是很短的,但是为了要充电可能得要你停留在那半个小时以上,那可能就有点崩了。

无法称之为刚需,也无法提供一个良好的用户使用场景,更遑论扭转由来已久的用户习惯,即使有很多大V为共享充电宝站台,也不妨碍它是鸡肋的事实。


资本巧变鸡肋为鸡腿 

即使很多人不看好共享充电宝,也不妨碍着共享充电宝疯狂吸金,引发一轮又一轮的资本追逐。十几天的时间里,40多家机构携十几亿资本入局,引爆共享充电宝。一时间,众多鼓吹共享充电宝新风口的消息如井喷般喷出,各企业风投机构大咖也纷纷粉墨登场,共享充电宝从鸡肋快速变化为香喷喷的鸡腿,引起资本狂潮。有人说,共享充电宝没有什么刚需怎么就给炒热了呢?

其实对于资本来说,重要的不是这个东西能持续多长,是否有长效的市场,有没有真正的市场效用。他们关注的,只是在他们入局后,能不能通过各种手段把这个东西炒热,拉来接盘侠,从而从中捞一笔。一旦资本入场,整个行业的节奏会被瞬间加快,因为投资人等不及,他们要迅速把这个东西炒热,然后赶忙捞一笔退局。资本是可以造局的,就拿之前甚至当下还很热的网红直播来讲,很多平台的数据或多或少都有造假的成分在,早期投资人拿部分资本直接去刷平台数据,最终造成用户量庞大且流量惊人的数据假象,从而引爆这个风口,再激流勇退,捞完收益退出。

投资的本质就是交易 ,就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只要能找到下家,包装出一个好价格卖出去,早期投资人就能翻个几倍几十倍全身而退。很多所谓的风口,不过是被资本强行造出来的。而共享充电宝,也是如此。早期投资人不管这是不是鸡肋,只要在他们的包装之下,偷换一些概念,投一些钱让市场有东西可看,然后就疯狂炒热这个,再制造一些震惊数据,即使是鸡肋,也慢慢变成了鸡腿,这时投资人只要在鸡腿上狂啃一口,把剩下的丢给接盘侠,至于到了最后那里,还剩不剩下点骨头,那就不是他们关心的事了。

作者 Reman逍遥

关键字:产品经理, 业界动态, 充电

版权声明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若内容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点击 举报 进行投诉反馈!

相关文章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